120例早期胃癌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enhai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120例早期胃癌的临床及病理表现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7 月-2015 年7月在我科治疗的120例,经诊断为早期胃癌病人,通过查阅住院病历的形式获得病人的基本资料及病理类型、消化道症状等资料,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 早期胃癌 临床表现 病理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病死率均位于其他恶性肿瘤的前列。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早起胃癌是指:是指癌组织仅限于黏膜层、黏膜下层浸润而不管淋巴结有无转移[1]。早期胃癌的生存率远远高于晚期胃癌,据统计早期胃癌经过合理规范的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2]。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胃癌生存率的关键。对早期胃癌的临床及病理分析,可提高胃癌病人的早期诊断率。本文通过对我院120例早期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 月-2015 年7月在我科治疗的120例,经诊断为早期胃癌病人,通过查阅住院病历的形式获得病人的基本资料及病理类型、消化道症状等资料,对其进行分析。
  1.2 诊断方法:符合早期胃癌的诊断标准,通过胃镜诊断:具体方法如下:通过胃镜对观察人肿瘤的直径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并详细的记录,取肉眼能够看见的病灶和其病灶外3cm边缘的组织,按照0.5cm进行取材,编序号,进行定向包埋。所有組织用10%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
  并用石蜡进行包埋、切片,最后HE染色。早期胃癌镜分型仍用1962 年日本内镜协会对早期胃癌分型,分3型。Ⅰ型隆起型;Ⅱ型平坦型和Ⅲ型凹陷型。Ⅱ型又分为:Ⅱa表浅隆起型;Ⅱb表浅平坦型;Ⅱc表浅凹陷型。
  1.3 应用SAS8.1及PEMS3.1统计软件系统对所收集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的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水平为α=0.05,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以x±s表示,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120例病人基本资料统计。
  女性28例,男性92例,男女比率为3~4∶1;年龄40~85 岁,平均年龄为(65.4±21.2)岁。60岁以上的老人占71.6%(84/120)。
  2.2 120例病人病理表现统计
  2.3 120例病人临床表现统计
  临床上以腹胀为主诉的占50%(18/36),以上腹痛为主诉的占36.1%(13/36),以乏力食欲不振为主诉的占8.3%(3/36),因体重下降而检查发现的占5.6%(2/36)。既往有萎缩性胃炎病史的占19.4%(7/36);溃疡病病史占11.1%(4/36);既往有肿瘤病史占13.9(5/36);有胃癌家族史的8.3%(3/36)。
  3 讨论
  胃癌是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占第二位,早期胃癌的死亡率远远低于晚期胃癌。早期胃癌多没有症状或有轻微的症状。不利于临床的早期诊断、治疗。本研究通过120例早期胃癌病人,通过查阅住院病历的形式获得病人的基本资料及病理类型、消化道症状等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女性28例,男性92例,男女比率为3~4∶1,这与很多研究一致;年龄40~85 岁,平均年龄为(65.4±21.2)岁,发病年龄相对较轻,但6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较高,占71.6%(84/120)。肿瘤直径<3.0多见,因此胃镜检查时,不易发现。局限粘膜内常见,组织学类型高、中分化腺癌为主(98例,81.7%);淋巴结转移18例,占15%,这与病人的生存期有关。临床表现以腹胀为主占50%(60/120),以上腹痛为主占30.0%(36/120),乏力、食欲不振为主占9.17%(11/120)。因此年龄40~83岁,男性,出现在出现腹痛、腹胀、乏力、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的,建议胃镜检查,以便早期确诊,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 Japanese Society for Gastric Cancer: The General Rules  for the Gastric Cancer Study[M]. Tokyo,Kanehara,2004.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3-31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附着龈重建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附着龈缺乏患者中选取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行常规牙龈缝合治疗,观察组给予附着龈重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有效角化黏膜宽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有效角化黏膜宽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宽,差异
目的:观察KTP—NdYAG激光联合置管治疗各种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用KTP—NdYAG激光治疗仪联合置硅胶管药物灌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泪道阻塞眼87例(96眼),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87
【摘 要】 目的:观察选择性联合内痔痔核剥除的吻合器法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混合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 选择性联合内痔痔核剥除的吻合器法痔上黏膜环切术,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HH)。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因此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30例,其中锁骨中段骨折20例,中外1/3处骨折10例。结果:30例均获随访平均10个月以上。骨折完全临床愈合。结论
【摘 要】 目的:研究瓷聚合体对前牙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6例在我院口腔修复科于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接收前牙修复的患者,采用瓷聚合体对前牙进行修复,观察修复后的效果。结果:患者在2年后修复体的颜色匹配度、舒适度、边缘密合度均较高,修复体完整性次之,且牙龈炎性反应百分比较低,分别为95.0%、87.5%、90.0%、80.0%、7.5%。结论:瓷聚合体应用于前牙切面修复,其
【摘 要】 目的 探讨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14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95例采取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5例采取利福平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及2个月后的痰菌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5),具有可以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口服异烟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