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2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激情导入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让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花雨》。(学生齐读课题)
  
  二、 品味桂花香
  
  1. 课文中,“我”喜欢桂花,因为它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味儿却是那么迷人,让人陶醉。怎么使人陶醉呢?请读第2~4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2. (出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1) 你能不改变原意,把句子换一种说法吗?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 哪一个字最能体现桂花的香?(浸)“浸”本来是指一个东西泡在液体里,在这里是指什么呢?
  (3) 谁能读得让我们也体会到浸在桂花香里的感觉?
  3. (出示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1) 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里了?(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文吃桂花糕、喝桂花酒等进行感悟)
  (2) 是呀,“我”的家乡整个村子全年都好像被浸泡在花香里,人们被这浓浓的花香深深陶醉了,怎能不让我感到快乐呢?让我们来陶醉一下吧。
  【设计意图:桂花的香,需要学生自己去读、去品,才能品出花香,品出语言文字的味儿来。所以,采用让学生自主阅读,读中感悟的方法,再通过教师适当引导、点评,以感受作者用字的准确和富有表现力。】
  4. 而对于童年时的“我”来说,除了闻花香、吃桂花糕,印象更深的是什么?自由读第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5. 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1) 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老是缠着)
  (2) “我”缠着母亲问什么?这一句为什么用感叹号,不用问号呢?是作者用错了吗?
  (3) 好,现在你们就是小琦君,我当妈妈,谁来缠着我问一问?
  (4) 瞧你们急的,桂花还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听了妈妈的话,你的心情怎样?(失望)
  (5) 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生齐说后面句子)
  6.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1) 我乐什么?又是怎样“摇桂花”的?
  (2) (看插图)你们看,她双手抱着桂花树,摇得多起劲、多快乐呀!
  (3) 谁来快乐地读一读?
  (4) 读到这里,老师看出很多同学都手痒了,想不想摇桂花?那就使劲地摇一摇,看谁摇得最快乐、最起劲。
  7. (出示: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桂花纷纷落下,此刻的你就站在这棵桂花树下,这缤纷的桂花雨飘落在你的头上,你的脖子上,你的身上,就像沐浴着细细的春雨,你情不自禁地大声喊起来: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2) 这桂花雨一定也淋着你了吧,你来喊一喊。
  (3) 还有哪些同学也淋到桂花雨了呀,站起来一齐喊一喊。
  (4) “儿童解得摇花乐”,这就是摇桂花的乐趣,桂花雨的奇妙。
  8. 小琦君陶醉了,那她的父母亲呢?出示小诗: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9. 假如你是小琦君的父亲,会怎样吟诵这首诗?
  【设计意图:“‘我’缠着母亲问什么?这一句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为什么不用问号呢?是作者用错了吗?”学贵有疑。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感叹号,也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这儿采用“以疑导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悟出作者急切希望摇桂花的心情。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感受摇花的乐趣,更能引起学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接着,放手让学生读句子,尽情摇树,感受快乐,品味花香,想象下“雨”之景,陶醉桂花雨之意境,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三、 体会思乡情
  
  1. 就在这摇花的快乐中琦君度过了她的童年。后来,作者离开故乡到了外地,从此,一家人其乐融融“摇桂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以后,琦君从外地回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出示母亲说的话:“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2. 母亲说的仅仅是桂花吗?你从母亲的话中体会到什么?(思乡情)
  3. 是呀,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香不如家乡桂,难怪母亲常常会说——(齐读母亲说的话)
  4. 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母亲说的仅仅是桂花吗?你从母亲的话中体会到什么?”是呀,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香不如家乡桂,难怪母亲常常会说——(齐读母亲说的话)类比的手法,巧妙的引导,自然化解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刚好直抒胸臆。】
  
  四、 拓展延伸
  
  1. 许多年过去了,作者琦君早已告别了童年,离别了母亲,远离了家乡50多年,如今,她已经89岁高龄了。可是她依然喜欢用自己的笔写童年,写母亲,写故土。别人问她为什么,她这么说——(出示资料卡片:我总是不能忘却旧事,我一辈子最爱写的就是故乡、亲人、朋友、花草树木。这魂牵梦萦的故土,这难以割舍的童年,倘若都能一一地收藏起来,藏在记忆的花园里,我想一定是一朵朵常开不败的花。当我们想起来的时候,会觉得很温馨,那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花朵的芬芳,更是美丽的人生。)同学们,喜欢这段话吗?
  2. 小结课文: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琦君奶奶的童年生活,伴着阵阵花香,品味着桂花雨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我们既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也感受到了她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
  3. 听歌曲《那就是我》。
  【设计意图:多读一点琦君写的文章,查找琦君的生平事迹,课上就能游刃有余,从而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利用音响效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最后,听歌曲《那就是我》,让浓浓的思乡情达到高潮。】
  4. 同学们,在我们的童年生活中,一定也有许多有趣的、印象深刻的事情,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把你的这份美好的回忆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既是课堂教学有机的延续,又体现学生的情感积淀,运用语言文字,自由表达情感的必然。这样,训练学生写作,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宝应县城中小学)
其他文献
期刊
代表:长城证券、西南证观点:国内创业板与纳斯达克综指大幅缩窄,创业板当前点位对资金吸引力较强;监管层为IPO正名,中小创的短期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双创意见”再次发布,
期刊
【摘要】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人力资本投资是西部地区参与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实现区域经济国际化、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诉求。在这些的拉力作用下,政府提供向导、高校加强管理、企业提供支持和个人明确目标形成“四位一体”的推力,构成“推力+拉力”模型。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人力资本;西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
基金管理公司,顾名思义就是管理投资者所购买基金产品的专门机构,投资者的基金资产由他们来负责投资,因此,基金管理公司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基金持有人委托其管理的资产能否保值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rn1.小朋友,秋姑娘悄悄地来了,她给江南水乡换上了一件美丽的衣裳,你们想去看看吗?rn2.(播放金秋江南的图片)看,这就是金秋水乡如诗如画的美景.(配以轻
经济周期(Economic Cycles)又称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s),通常在英国称为贸易周期(Trade Cycles),在日本称为景气循环.经济周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起落和扩张与收缩不断交替
前言  不经不觉,风骨系列已经写到第十五篇了,也是本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本期集中讨论民营企业在境外上市期间如何合理使用公关宣传、股权激励方案及自我增值的策略来使企业素质提升一个台阶。另外最后还会讨论民营企业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心。(风骨系列介绍请参阅《财经界》杂志2014年10月刊: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美学 - 风骨系列(一)介绍篇及往后杂志的相关文章)  企业公关宣传  企业在境外上市后,公关宣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