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教学的关键。文章结合农村教学实际,提出了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英语;农村;学习兴趣
英语既是活的语言,也是枯燥无味的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它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果,如何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越来越成为每一位教师所关注的焦点。作为教学一线老师,尤其是农村的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我认为除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技能、技巧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外,还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给学生以锻炼英语的机会;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等。
一、抓住开头,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说明自信心作为成才的重要条件,它在少年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无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农村初中的学生,根据在小学中的经验,他对自己,对学习英语,很多都失去了信心。这样的孩子实际上智商并不低,之所以在小学英语没学好,很可能是由于对英语学习认识不够,或许在开始时认为这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学科,等到意识到其重要性时,已经和其他同学有差距了,接着便在学习中自暴自弃,懒于思考,懒于练习,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导致不良循环。
我们要从归因上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海德的归因理论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任务的难度、运气等。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就是说,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中学生因其所处的特殊的年龄阶段,逆反心理相当严重。假若教师一味以严厉的姿态出现,凡事批评当先,往往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久之,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畏惧也引发到所教课程的厌恶,更不要说有学习兴趣了。因此,要使学生爱学英语,必须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兴趣
明确学习目的不是老生常谈,应不断地变换方式,抓住一切有利的时机,甚至与教学内容相连贯,不断地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到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小到为自己的将来创条件,从理论到实例,要不厌其烦反复讲。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明确英语教学目的。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规定,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实践经验证明:采用生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目标使人产生求知的渴望,是人要求掌握知识的动力源泉,有了渴求知识的动力,它会驱使人去探索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一次次战胜困难的喜悦中自然就产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追求更新更高的境界。
四、尊重学生个性学习权利,力求对学生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分层达标是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刺激物,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权利。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善用因材施教,而现代大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难以很好地实施因材施教,特别是农村教育由于受时空、地域、信息的限制,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应试的现实,使每位学生得不到“全人”发展,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学习兴趣难以提高,优生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不合作,后进生厌恶学习、做事失去信心。笔者在教育实践中,针对学生随着学习英语的进程逐步表现出的各种差异:听有快慢之差;说有正误之分;读有理解之别;写有运用之异。笔者采用把英语学习分为认知层次(学习以识记单词;理解文章意思为目标);理解层次(以掌握单词;理解文章;理解相关知识点及基本语法为目标);运用层次(以运用单词成句;深层理解课文;掌握相关知识点及基本语法;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立自己的定位,自由选择合作小组,增強参与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选择向别人学习;可以选择共同探究;可以选择帮助别人。让学生在平等、轻松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学习层次,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提升自己的兴趣。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学生课外活动
英语学习不光以课堂作为活动场所,课外活动也是课堂活动的延伸,也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灵丹妙药。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真实”英语情景,为学生英语学习展示一个扩大化、丰富化、直观化的空间,学生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感知、自由思维、自由想像,从而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听、说、读、写”的环境,学生可以听到英、美人士的发音,看到英、美人士的嘴形,模仿英、美人士的对话,感受英、美人士的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兴趣。
六、教师本身应注意形象,多表扬、少批评
多表扬、少批评,对每个学生来说均很重要,尤其对差生更应如此,凡是他们有一点进步均以表扬,以鼓励他们学英语的信心,凡是有错误的地方应耐心细致的纠正,尽量少批评,多表扬,在他们的作业中多给几个“good”,“excellent”之类的词语,这样以来他们就觉得教师喜欢他们,学英语也相应的有了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学起来才有积极性,如果一个教师一站到讲台上学生就对这科感到反感,甚至望而生畏,又怎能学好呢?所以我们应尽量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在心目中留下较好印象和形象,学生情绪高昂,从内心里佩服老师,英语就极有可能学好,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者要注意的内容之一。
总之,兴趣是教学的关键,是强有力的催化剂、稳定剂,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而学生一旦对学习英语感兴趣,那么学习英语对农村学生来说则是一件乐事而不是一件苦事,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在良好的兴趣指引下较快地入门,保持农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缩小城乡差距,从而提高教学成绩,让学生和教师更协调、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农村;学习兴趣
英语既是活的语言,也是枯燥无味的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它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果,如何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越来越成为每一位教师所关注的焦点。作为教学一线老师,尤其是农村的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我认为除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技能、技巧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外,还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给学生以锻炼英语的机会;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等。
一、抓住开头,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说明自信心作为成才的重要条件,它在少年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无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农村初中的学生,根据在小学中的经验,他对自己,对学习英语,很多都失去了信心。这样的孩子实际上智商并不低,之所以在小学英语没学好,很可能是由于对英语学习认识不够,或许在开始时认为这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学科,等到意识到其重要性时,已经和其他同学有差距了,接着便在学习中自暴自弃,懒于思考,懒于练习,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导致不良循环。
我们要从归因上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海德的归因理论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任务的难度、运气等。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就是说,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中学生因其所处的特殊的年龄阶段,逆反心理相当严重。假若教师一味以严厉的姿态出现,凡事批评当先,往往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久之,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畏惧也引发到所教课程的厌恶,更不要说有学习兴趣了。因此,要使学生爱学英语,必须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兴趣
明确学习目的不是老生常谈,应不断地变换方式,抓住一切有利的时机,甚至与教学内容相连贯,不断地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到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小到为自己的将来创条件,从理论到实例,要不厌其烦反复讲。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明确英语教学目的。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规定,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实践经验证明:采用生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目标使人产生求知的渴望,是人要求掌握知识的动力源泉,有了渴求知识的动力,它会驱使人去探索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一次次战胜困难的喜悦中自然就产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追求更新更高的境界。
四、尊重学生个性学习权利,力求对学生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分层达标是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刺激物,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权利。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善用因材施教,而现代大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难以很好地实施因材施教,特别是农村教育由于受时空、地域、信息的限制,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应试的现实,使每位学生得不到“全人”发展,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学习兴趣难以提高,优生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不合作,后进生厌恶学习、做事失去信心。笔者在教育实践中,针对学生随着学习英语的进程逐步表现出的各种差异:听有快慢之差;说有正误之分;读有理解之别;写有运用之异。笔者采用把英语学习分为认知层次(学习以识记单词;理解文章意思为目标);理解层次(以掌握单词;理解文章;理解相关知识点及基本语法为目标);运用层次(以运用单词成句;深层理解课文;掌握相关知识点及基本语法;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立自己的定位,自由选择合作小组,增強参与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选择向别人学习;可以选择共同探究;可以选择帮助别人。让学生在平等、轻松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学习层次,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提升自己的兴趣。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学生课外活动
英语学习不光以课堂作为活动场所,课外活动也是课堂活动的延伸,也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灵丹妙药。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真实”英语情景,为学生英语学习展示一个扩大化、丰富化、直观化的空间,学生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感知、自由思维、自由想像,从而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听、说、读、写”的环境,学生可以听到英、美人士的发音,看到英、美人士的嘴形,模仿英、美人士的对话,感受英、美人士的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兴趣。
六、教师本身应注意形象,多表扬、少批评
多表扬、少批评,对每个学生来说均很重要,尤其对差生更应如此,凡是他们有一点进步均以表扬,以鼓励他们学英语的信心,凡是有错误的地方应耐心细致的纠正,尽量少批评,多表扬,在他们的作业中多给几个“good”,“excellent”之类的词语,这样以来他们就觉得教师喜欢他们,学英语也相应的有了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学起来才有积极性,如果一个教师一站到讲台上学生就对这科感到反感,甚至望而生畏,又怎能学好呢?所以我们应尽量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在心目中留下较好印象和形象,学生情绪高昂,从内心里佩服老师,英语就极有可能学好,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者要注意的内容之一。
总之,兴趣是教学的关键,是强有力的催化剂、稳定剂,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而学生一旦对学习英语感兴趣,那么学习英语对农村学生来说则是一件乐事而不是一件苦事,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在良好的兴趣指引下较快地入门,保持农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缩小城乡差距,从而提高教学成绩,让学生和教师更协调、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