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学模拟技术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诊断学是应用医学基本技能、医学基本理论知识诊断疾病的学科,医学生的医学教学以此为重点,主要对学生应当具备的临床思维能力、交流技巧、职业素质、基本技能进行培养。在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医学模拟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在医学教学各个领域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医学模拟技术通过对真实医疗诊治环境的模拟,将判断和解决临床问题的机会提供给学生,进而实现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的有效培养。
  一、医学模拟技术概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医学模拟技术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医学教学辅助手段,并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通过有效的应用,诊断学实践教学的传统困境已经不复存在,并使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不足得到有效弥补,诊断学的水平和医学生的操作能力都获得了大幅提升。医学模拟技术主要有四方面内容构成:综合模拟人、标准化病人、临床案例模拟,计算机辅助系统和局部功能性模型[1]。
  二、诊断学实践教学中医学模拟技术的应用
  1.综合模拟人
  医学教学领域中综合模拟人不仅能够对诊断学实践教学相关资料进行收集,还能够为诊断提供模拟病历。它模拟的内容可以是各种生理、病理改变以及生命体征,也可以是患者的各种症状。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综合模拟人为基础对具体病历进行设计,学生在观察生命体征、身体检查、收集了病史后,展开病例分析,然后进行诊断和治疗。通过这种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培养。例如,诊断学实践教学难点之一心电图教学,过去学生只能够死记硬背心电图诊断依据,但通过综合模拟病人这个问题就能夠得到有效解决,它能够结合实际需求对各种心率失常表现和心电波形进行模拟,进而使心电图教学实践病历不足的问题得到解决[2]。
  2.标准化病人
  标准化病人是以现实生活中真实病人病历为依据设置的,开展相应的临床学科训练,同时高度模仿真实病人的病理特征和疾病感受,诊断学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问诊和体检。诊断学实践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包括胸腹部检查、头颈部检查、心血管检查、病历书写以及脊柱、四肢、神经等方面检查,在使用标准化病人的基础上开展诊断和查体[3]。
  在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讲解诊断技能操作要领,学生在患者身上练习。这种情况下,一旦学生出现失误将会产生不良后果,学生不得不带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进行操作。另外,很多患者对诊断学实践教学不理解,因此会拒绝学生对其进行操作,这样医学生就难以有效开展实践训练。近年来,对标准化病人研究不断加深,在医学教学领域已经实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欧美国家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我国部分医学院也逐渐在实践教学和训练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医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体格检查和问诊实践训练。问诊教学中标准化病人能够对妇科、儿科、外科、内科等病例进行模拟,教师主要进行病例编排并培训标准化病人被问诊技巧,学生主要进行病史采集和问诊。
  标准化病人能够评估和反馈学生的沟通技能,也能够判断学生诊断手法。经过技巧培训,标准化病人能够为学生临床实践操作提供配合,也能够对学生诊断手法进行培训,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依从性和重复性较好,学生能够因此而获得更多实践机会,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
  3.临床案例模拟
  诊断实践教学包括问诊、收集病史、查体、书写病例等环节,学生在分析病症基础上对诊断方法进行制订,最终诊断所患疾病。临床案例模拟中能够再现现实的临床案例场景,学生会成为现场的一个角色,处于虚拟的案例场景中,以掌握诊断知识技巧为依据观察和分析现场,并制订解决方案,它用主动学习模式代替了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学生也通过已学知识处理问题。临床案例模拟能够具体化诊断方法和抽象原理,学生在学习临床案例过程中,能够实现对临床中诊断学实际运用场景的感受,进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诊断学知识,实现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5]。
  4.计算机辅助系统和局部功能性模型
  诊断学实验室中会配置计算机,有学生用的学生机和教师用的主控机,主控机能够控制所有学生机,教师在这种控制中开展界面教学、模拟考试、检体诊断操作演练。诊断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诊断技能之一就是检体诊断,通过标准化模型学生能够开展心肺的听诊和肝脾的触诊,同时能够进行充分训练,学生进而能够熟练运用学生诊断手法,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还能够直观认识心肺的异常体征。通过局部功能性模型和计算机辅助系统,相应的解剖、生理特征、病理特征的文字、声音、图像能够在教学软件界面上显示,在演示正确诊断技能手法时实现检体操作的有机结合[6]。学生观看的同时进行练习,教师通过实施监测主控机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并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检体技术水平,学生诊断学实践训练就能够在生动形象的实践教学环境中完成。通过运用医学模拟技术的局部功能性模型和计算机辅助系统,能够使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局面得到改善,同时学生开展异常体征检查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应用医学模拟技术,不仅能够使实践教学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院校应当和外国院校应针对成功医学教学经验、方法開展交流,并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改革、创新诊断学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不断完善医学模拟技术,对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医学模拟技术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实现诊断学实践教学中医学模拟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使得诊断学实践教学质量得到保证,让学生能够获得有效的实践技能操作训练。
  参考文献:
  [1]许银姬,于旭华,罗一妍等.医学模拟技术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与展望[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2):145-148.
  [2]曾 飞,高荟荞,薛 敏,等.标准化病人结合医学模拟技术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1):44-45.
  [3]刘育勇,王小平,李雅兰.案例教学法结合医学模拟技术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1).
  [4]郑 洁,王斌全,金瑞华,等.高端医学模拟技术在护理专业本科生临床技能培养与考核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24):2186-2188.
  [5]丛小玲,杨 艺,许苏飞,等.高端医学模拟技术在高职护生综合性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19):68-70.
  [6]汪 晖,于明峰,张文艳,等.微课结合高仿真综合模拟技术在新入职护士岗前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7,32(5):67-69.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不断探索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成为必要,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
球磨机及其主减速器、主电动机轴瓦以及高温风机轴承等,一般皆选用稀油站作循环润滑。稀油站内采用齿轮油泵较普遍,虽然设计时稀油站都运用连锁控制自动切换另一台备用油泵,当油
一、阅读理解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大部分学生认为阅读理解是英语试题中难度最大的题型。短文是支离破碎的语言片段,提供的不是完整的信息,又不像多项选择题那样只给出一两个句子,容易理解。大部分学生在做完形填空时,头脑中完全没有语篇的整体概念,解题过程中只凭词汇本身的含义、句子的内部结构来选取答案,没有考虑句际关系、文章的衔接与连贯、语境等因素。有些学生不知道阅读理解中主题句及各段首尾句的重要性,不会利
在环境保护、节约用水、降低成本的要求下,对工厂内垂直电镀线的加水管道进行了改造。将微蚀后的水洗水引流至除油后水洗,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大大节省了用水量,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