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景, 精彩引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qq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原动力。在化学新课程理念下,开发课程资源,巧设情景,精彩引入,已引起了一线教师的普遍重视。设计巧妙的新课导入法,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因此,在化学课教学开始,可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教材资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精彩的情境,导入新课。俗话说教无定法,导入新课的方法没有一定的规则,但我在两年的课题研究中,对导入环节的设计,有一些新的设想,现总结八种方法如下。
  一、故事导入法
  故事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能把学生带到问题情境中去。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讲述一段与本节课内容有联系的故事来导入新课。这一方法,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他们集中所有的注意力,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去。这里的故事可以是民间故事、幽默故事、法律案例及身边发生的事件等。
  二、化学魔术导入法
  魔术自古以来充满着神秘感,让人遐想。用化学魔术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想要学、乐于学。所以在教学开头做一个相关的化学魔术,以此来引入新课。比如在上化学第一节课时,为了使学生使学生对化学充满兴趣,我们可以设计魔棒点灯、神奇的白纸、烧不坏的手帕等“魔术”,使学生在学化学之初,就带着好奇心,神奇感。
  三、化学实验导入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设计一个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实验,通过实验中生动、鲜明、新奇的实验现象,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这种导入在复习课中效果更好。我在复习下册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时,引入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小实验:我拿出课前准备的铝制成的指环形状的圆环,告诉同学们,这是我昨天在集市上用五十元钱买的银制品,但我不相信它是银的,想验证一下,请同学们为我出谋划策,用什么方法呢?瞬间,探究的兴趣被激起,学生跃跃欲试,说出了很多种方法。通过学生的表情,我知道这节课已成功地挖掘实验资源,使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四、联系实际导入法
  新的化学课程立足于21世纪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在课程内容上密切了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为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受到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应用化学知识的意识。生活中,在签订合同或买卖房子书写房契时,都要使用黑碳素笔,针对这一生活实际,可以引入碳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再比如:利用生活中补铁、补锌、补钙的一些食品标签上的说明,我们可以引入元素的教学等。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素材来导入新课。通过化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不仅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还有助于学生养成在生活中的主动探究意识。
  五、化学史实导入
  在教材资源中,编者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了典型的化学史实,以拓宽学生视野,教师可以从这些史实入手,恰当运用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节的学习中,许多教师尝试着用各种各样的引入已达到最佳效果。我认为,可以尝试下列引入方法:两百多年前,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实验,在敞口容器中将金属加热一段时间,发现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不相等。而在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同种金属发现反应前后容器内物质的质量相等,那么到底哪位科学家的结论正确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示它。这种导入不但给人以开门见山之感,而且对本课题本节知识点来说恰如其分。
  六、历史事件导入
  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的人们,不会忘记赤壁之战的一幕幕,熊熊大火把曹操的一百万大军烧的溃不成军,曹操站在江边无可奈何地望洋兴叹。当画面定格在这一幕时,教师就可不失时机的引入燃烧和灭火,让学生为曹操出谋划策。如何灭火?学生被这种宏大的场面及气势所震撼和激励,思维处在积极和兴奋中,教师便可水到渠成地导入新课了。
  七、设置悬念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先导。创设情境引入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在学习第六单元第三课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教师可以利用“屠狗洞中屠狗妖”的故事,设置悬念导入,人为什么进入洞内平安无事,而狗为什么就会死亡?是不是真有“屠狗妖”呢?教师的这一悬念的设置,使学生的思维被紧紧抓住,急切想知道为什么。这样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教学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八、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入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导入就如同小提琴上弦、唱歌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和歌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资源的广泛应用,教师们将许多的视频、音像等资料搬上了课堂,尤其是在导入新课这个环节,恰当的媒体资源的利用,不但能起到迅速安定学生心情,集中注意力的作用,而且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在学习第十单元几种常见的酸的教学中,我首先播放了韩国籍化学品船“雅典娜”在航经汕尾海域时发生进水事故导致沉船,船上载有7000吨浓硫酸,如果泄漏后果将不堪设想的视频,进而提出问题:此沉船事件引发了多国关注,多家媒体跟踪报道,这是为什么呢?进而引入新课的学习。
  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引起学生兴趣的规律有两条:当所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疑问时;当所学知识揭示了自己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的新的涵义时。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设计巧妙的新课导入法,能够有效地为新课组织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新课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增强化学教学的效果。
其他文献
2008年9月,刚刚大学毕业才22岁的我,被分配到远离县城60多里的闫庄小学。刚迈进学校大门,我就被惊呆了。几间低矮的平房就是教室,操场和足球场差不多大,连宿舍都没有。办公条件更出乎我的想象,全校老师都挤在一个破旧的办公室里,办公桌上满是灰尘,而且室内光线很差。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很难想象这就是我一直要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由于离家比较远,晚上我住在学校,校长安排学校的一个女老师和我做伴
一、課题的来源  高一化学第二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一节中,重点介绍了过氧化钠的性质。这个知识点也是近几年高考中的热点。在课堂教学中,我演示了向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的实验。根据反应原理应观察到溶液变红的现象,但细心的学生发现了“先变红后褪色”的异常现象。此课题由学生提问,自然引出,激发了学生对实验原因探讨的兴趣,研究性课题进行实验研究得以顺利进行。  二、课题的培养目标  知识目
一、案例呈现  2012年我接了一个新班,班上有个学生叫周某,第一周军训就不听管教,被教官罚站。烈日下的暴晒确实让他不好受,心理上也有一定压力,最后不经班主任同意私自回家。随后在上课期间,多名任课老师反映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搞小动作,影响别人学习,且对老师的管教不服气。  于是,我找机会和他谈话,希望他遵守班级、课堂的各项纪律,知错就改,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学生。他开始时很
摘 要: 作者通过对构建“自主学习型高效课堂”的实践,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实践与策略 多元评价 反思    音乐课程改革以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独特方式,滋润着音乐乐土,启迪着学生的情感心灵。音乐
摘 要: 为了更有效地落实新课程理念,创设更有效的化学课堂教学,作者谈谈对高中化学课教学设计中如何用活动引领教学的体会和认识,为营造更加活泼有效的化学课堂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 活动教学法 教学体会    活动教学法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们最喜爱运用的教学方式。因为活动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学生理解、体悟新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
摘 要: 英语作业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更是实现英语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作者改革了传统的作业方式,开展了分层化、生活化、趣味化、开放化等优化英语作业的活动,强化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资源,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英语作业 科学设计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
摘 要: 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只有“让学”,才能为学生进行个性化体验阅读创造机会和平台。只有“语感”没有“让学”只能是“假语感”,只有真正的“让学”,才能让语感教学回归本真,语文课堂才能有浓浓的语文味。  关键词: 语文教学“让学”语感    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所谓“语感”,《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是“对语言表达的直接感受”。王尚文在《语
摘 要: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必须进行优化,切实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针对如何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模式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教学模式 优化建议  引言  受到新课改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学逐渐摆脱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不再被动地学习,他们更多地需要自己进行思考,通过互相交流合作将问题解决。教师在教
一、案例  “两肩齐平坐端正,头正背直挺起胸。拿稳笔杆不紧不松,一尺一拳一寸记心中”。每当新接手一年级学生时,我总带着孩子们一起唱这首儿歌,指导他们正确的书写姿势。孩子们唱着儿歌,比划着姿势,阳光灿烂的笑脸上写满自信与骄傲——我会写字了,瞧我坐得多端正。三年前,我的女儿也上小学了,她学会了认字,学会了握笔,学会了写字。当我看着她一点点地走进小学学习生活中,感受着她的点滴进步时,一个形象闯入我的眼帘
一、主题与背景  分班刚刚结束,学生开始进入新的班集体,新分班的不适应加强了对昔日旧友的怀恋,串班现象较为严重。再加上已进入高二,对学校及周围的环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已比较熟悉,失去了高一时候对学校的陌生感和神秘感,以及对高中生活的憧憬,诸多因素使得高二年级管理比较困难,尤其是刚分班的班级,学生间、师生间的磨合还在进行,学生间的矛盾极其容易产生。我就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女生是教师子女,较内向,成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