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起案件引发的思考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唆、帮助自杀的案例屡见不鲜,但我国刑法没有对此行为是否构罪处罚加以明确规定。通说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量刑上,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但这样处理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困境,本文认为,应参照国外的立法、实践经验,设置教唆、帮助他人自杀罪。
  关键词 教唆 帮助 自杀
  作者简介:张红,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4.3
其他文献
摘 要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作为债的保全方式的一种,旨在保障债权人的利益,然而我国合同法及其解释对于代位权构成要件的规定,较之其他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要严格的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对代位权客体的范围界定太窄,这种严格的限制不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本文试通过对代位权的客体范围进行重新界定,重建我国代位权的构成要件。  关键词 代位权 客体 构成要件  作者简介:张灵姗,四川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研究生,研究
摘 要 滑稽模仿作为人们表达思想和进行艺术创作的一种方式,原则上受宪法和著作权法保护,在西方国家也通常享受合理使用抗辩。滑稽模仿进入中国公民视野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已过去八年,可我国至今未针对其立法。为了避免今后在涉滑稽模仿侵权案件起诉、审判、执行上再遇困境,中国应当将其明确纳入著作权权利限制体系加以规范。  关键词 著作权 滑稽模仿 合理使用  作者简介:李晓婷、黄小珊,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
摘 要 西部地区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是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发源地和主要流经之地,西部生态环境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退耕还林作为较早实施的生态补偿制度,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宁夏地区退耕还林制度为例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补偿制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 生态补偿 退耕还林 参与主体 法律化  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
摘 要 工业化转型阶段,石化资源广泛使用、粗放的发展模式、对GDP的过度追求,导致中国大气污染严重,同时大气污染也带来了经济损失,超越了环境承载能力,部分地区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在本文看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与协调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也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形成敏感的环境意识,强化环境法制建设及执行力度,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关键词 大气污
摘 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个客观现象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较大。稳定关系到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处理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民族地区 社会稳定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法、习惯法和宗教法的关系及国
摘 要 2014年11月1日,全国人大的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决定,现行诉讼法修改的重大改变之一是实现了行政复议机关维持具体行政行为能够成为共同被告的制度转变。这一转变是基于复议司法实践中,行政复议机关存在大量为不当被告而维持原行政行为的怠政行为,致使行政复议制度形同虚设。将行政复议机关作为共同被告的制度能够促使复议机关积极履行职能,提升复议机关的公信力。本文以温岭法院行政诉
摘 要 电动车由于其本身的安全性能较低、驾驶人群安全意识不高、发生事故逃逸难追责等问题自其普及以来交通事故频发。近年来对超标电动车的管理问题也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由于电动车的管理需要根据不同的城市布局特点因地制宜,因此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通过指出目前电动车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剖析目前电动车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电动车 交通安全 管理 江苏省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
摘 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启动普法活动至今,已有接近三十年。普法活动对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现阶段的普法活动也存在显著的缺陷,即逐渐走向形式化,普法效果不理想。本文认为导致我国普法活动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无疑“以吏为师”的单向灌输式宣传策略是罪魁祸首之一,要改变这一点,需要我国的普法思维向法律营销思维转变,并从法律条文、法律成本、法律实施、法律宣传等方
摘 要 本文从《禁止酷刑公约》中存在的一部分无效保留出发,提出国际条约实践中“无效保留”问题的困境,通过考察国际条约实践且结合2011年国际法委员会通过的《对条约的保留实践指南》,论述条约实践中无效保留问题的新发展。  关键词 《禁止酷刑公约》 无效保留 法律后果  作者简介:黄立芳,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0-274-
摘 要 本文以民族地区为视角,以和谐法治建设为目标,分析公安机关在民族地区和谐执法的治安调解工作。民族地区长期存在着民间习惯法和独特的纠纷解决机制,而治安调解在民族地区法治化推进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发挥这一优势,取决于我们对民族纠纷解决及治安调解的客观而辩证的认识,取决于从立法到具体的调解方式的重视,最终找到与其契合点,推进民族地区和谐法治建设。  关键词 治安调解 民族地区 执法  作者简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