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让我回心转意

来源 :课堂内外(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h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学已经一周了,可我仍时时想着退学的事。
  “爸爸,我不想在巴川中学读书了。我学习基础太差了,我要转回江津读书。”打完电话不久,甘老师就找我到办公室谈话。
  “郑至豪,祝贺你!寒假活动比赛,你的书画和英语手抄报都荣获了学校一等奖,年级主任将在开学大会上为你颁奖。你在巴川中学发展得还不错啊!我听体艺处杨主任介绍,你的萨克斯吹奏水平在乐队里处于领先位置,杨主任准备让你做萨克斯主吹奏手。好好干,巴川中学这个大舞台能够让你尽情挥洒,要好好珍惜哟!”
  特长发展的意外收获如一支强心剂让我暂时打消了转学的念头。能不能坚持下来,我心里还没底,走着瞧吧。
  “唱错了,郑至豪唱错了……”晚自习前的歌声,在调皮鬼邓渊的胡搅蛮缠中戛然而止。作为音乐委员,负责组织唱歌的我觉得颜面扫地,真恨不得掘个地洞钻进去。全班一下子乱哄哄的,邓渊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丝得意,俨然胜利者。我低着头,自卑透顶,退学的念头像一条蛇紧紧地缠住了我的心。
  不知什么时候,教室里安静下来。甘老师也一脸严肃地站在门口。
  “同学们,刚才一幕老师全看到了。我建议邓渊和郑至豪之间进行一次歌曲PK赛,如果邓渊获胜,就由邓渊接任音乐委员。”老师的这番话犹如一颗炸弹,在教室里一下子就炸开了,邓渊的几个粉丝给他大声加油。我明白甘老师的用意,他知道我的实力,他是想用这种办法给我雄起,保护我这颗在纤绳上晃悠的心灵。
  第一次PK《明天会更好》。邓渊先唱,头两句还有点节奏,随着有节奏的加油声,邓渊自乱阵脚,最后音准全无,连支持他的几个粉丝也全都蔫气了。轮到我了,我控制好节奏,投入感情,一曲下来,全班都为我喝彩。
  甘老师再次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并会心地笑了笑。接着又宣布:“刚才这首歌大家都会唱,不能说明实力,我们在音乐书上选一首没有学过的歌曲,直接唱简谱,由郑至豪先唱。”在同学们挥动双手的鼓励中,我轻松地完成了清唱。教室里掌声雷动。大家把眼神齐刷刷投向邓渊,邓渊硬着头皮站起来,不好意思地低声说道:“老师,我不比了,我支持郑至豪当音乐委员。”教室响起长久不息的掌声,我的眼睛早已湿润。
  PK结束,甘老师动情地总结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郑至豪同学虽然平时言语不多,但他在音乐方面的能力和对班集体的热爱是值得我们信任和敬佩的,担任音乐委员一职,他当之无愧。今天的音乐PK到此结束,我相信大家能从这件事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一次PK,让我找回了自信。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师对我成长的苦心和真诚,我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发展,不要愧对巴川这个舞台。自信心起来了,我的学习劲头高扬,有点势不可挡,成绩很快就得到了提升。
  一场PK,一次回心转意,一个健康快乐的阳光男孩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班级同学面前。
  
  成长小贴士
  人生是一段旅行,路途有美丽的风景,更有湍急的河流,连绵的群山。身处泥泞,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睿智的劝慰,可能成全给你一个华丽的转身。
  当把爱作为教育的信念实践时,每一个细微的举动就可能成就一段动人的故事,一个美丽的人生。
  人生的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能够在紧要处安全渡岸,除了你的努力,借力艄公更是一种智慧。
其他文献
平衡能力是身体稳定与动作发展的基本要素,是能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身体正常姿态的能力。经常进行平衡类练习,能改善平衡器官功能,发展力量、弹跳、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并培养学生沉着、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平衡练习是缩小支撑面,提高身体重心控制能力的动作练习,分为动力性练习和静力性练习。中小学生平衡练习要以动力性练习为主、静力性练习为辅。  一、通过平衡类练习发展力量素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各地教育部门为中小学校“停课不停学”做了大量工作。“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中小学生居家锻炼指导建议”(以下简称“指导建议”)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个体体能锻炼,第二阶段是结合家务劳动的居家锻炼,第三阶段是体育教师设计或者学生、家长自创自编的各种专题“小课程”锻炼,第四阶段则是“空中运动会”。从效果来看,“空中运动会”将学生居家锻炼的热情推向高潮。  一、“空中运动会”的设计
身體练习有3个要素,即,技术动作、运动条件、运动课题。技术动作是指对具体身体姿态的规定;运动条件是指实施技术动作时所给定的空间环境和人为的规定;运动课题是指技术动作所要达到的目的或关注的对象[1]。然而,课时作为单元教学的基本单位,在课时教学中如何有效预设课时技能目标,又通过哪些有效的练习达成课时技能目标呢?笔者认为应用运动条件可以有效预设课时技能目标与设计练习达成课时技能目标。  一、关于“运动
当谈及体育课程一体化时,很多人会问一连串的问题,诸如什么是一体化?体育课程为什么要一体化?怎么一体化?等等。基于这些问题,在前期的研究中已陆续有部分成果能够给予基本的回应。除此之外,依然还有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诸如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功能何在?换言之,一体化的建构能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发挥哪些重要而特殊的作用?这也是本研究重点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功能定位。  一、理论层面突出“学科地位”与“课程定位”  体
《礼记·学记》《师说》《荀子·劝学》是中国教育经典“老三篇”。自2014年参加工作以来,这三本书就成了笔者梦寐以求想读的书,但因却步于其字词的难解,一直未能如愿。机缘巧合下,有幸品读了因缘生的《学记师说劝学解》。在这本书中,对重点字词加以详注,每个段落都附有易解和评议,字里行间弥漫着经典教育文化的味道。  对《学记师说劝学解》这本书,笔者用心品读,用心感悟,最终豁然开朗,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见解,对
三尺杏坛春意浓,学校体育百花开。历时近半年的《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圆满落下帷幕。《中国学校体育》自2014年启动《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活动,每2年组织一次,已成功举办3届。在追寻與探讨“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的路上,我们从相识到困惑,从相知到认可,从相伴到坚信……2019年应全国一线体育教师的要求,更为信守一份承诺,我们又缘续《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进行解读时指出:“传统的学校体育只是蹦蹦跳跳、活动身体,这种观念已不能适应体育强国背景下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新时代学校体育必须做到教会、勤练和常赛。”新时代体育教学应以素养目标为引领,明确“教会”内涵,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应的运动知识与运动技能;应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提高“勤练”效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应
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环保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环保意识,还能使学生的德智体三方面得到同步发展。对此笔者利用“不可降解”的塑料瓶,开发了几种小游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到身体素质锻炼,又能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  一、无敌风火轮  1.游戏目的:训练学生滚、爬等四肢协调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2.游戏准备:体操垫、塑料瓶。  3.游戏方法:将体操垫首尾相接,连
一、关注学生水平差异性抓时机  1.关注技术差异,巧借骨干引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对新授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是有差异的,教师应关注这一特点,抓好时机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采用团队合作练习的方法,让队员间取长补短,以便更快地达成教学目标。如,在二年级仰卧推起成桥教学中,因有些学生有一定的舞蹈基础,对这样的“下腰”动作驾轻就熟,而对于从未接触过此技术动作的学生感觉比“登天还难”。因此,教师在导入
一、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国内营养学家认为成年篮球运动员每天能量的平均需要量为15.54~19.74 MJ (平均17.64MJ)或者3 700~4 700 kcal(平均4 200kcal),而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主要营养物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膳食中必须提供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以确保体内肌糖原和肝糖原储备充足,从而为快速奔跑及各种技术动作的完成提供能量。一般建议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为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