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不喜欢学语文,在语文综合能力上得不到提高,很多教师都担忧学生学不好语文,从而自己也对教学产生了疑惑。其实谁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但如果换个角度来想一想,也许真的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学习;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学习;滚动检查,推进学习;利用人力为学习提供保障;通过阅读巩固学习。
关键词:表达 情境 检查 互动 开卷
语文是一门学科,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交流工具,其实它更是一种思想。每一个单元、一篇课文都有它独特的思想感情,学生学习的时候不仅要理解、积累其中的词句,还要领悟其中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道德得到升华。对于语文的学习,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语文的学习,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来说,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较数学而言比较灵活。只要学生见多了,识广了,就会发挥才能,悟出其中的思想。但事实总是不尽如人意,学生不喜欢语文,因为面对各种问题,他们不喜欢回答,觉得很无趣,回答的内容总是有些肤浅,考试时分数自然就不高。是他们读得不够多,还是现实生活和教材相距甚远?或者学生的头脑被其他知识装满了?总之,教师是真的很难懂得学生的心。面对考试,教师还是要让学生写该写的,背该背的,记一些重要的理解该怎么说。于是,语文缺少了人文性,增加了工具性。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之后,我认为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较重要,那么怎么做能既让学生喜欢,又让学生从中受益呢?教师不妨尝试从如下几方面认真做一做。
一、训练表达——每天课前两分钟新鲜事
表达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它关系到和他人的交流是不是简明和谐,涉及工作是不是顺利,影响到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个人的财富。语文学科就是提高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语文这门学科,尤其是其中的作文和阅读。因为他们觉得把话说好了很难。的确,表达好需要用词、修辞、标点多方面配合好。与其说学习语文难,不如说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难。
其实,要改变单调的学习也不一定就那么难,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如果按照求异的思想把学生每天的见闻放在一起,那么学生可触及的资源不就多了吗?如果每天都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来广播一下自己知道的最新消息,比一比谁说得更准确、更详细,我相信学生不但能得到丰富社会知识,他们的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学生也就会因此期待下一次的语文课能知道哪些新鲜事,能展示一番自己的表达。
二、创设情境,帮助写作
从组词到造句,然后是写话,最后形成作文。学生可用的方法无非是先读再仿,然后自己写。这一切都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这也是写作的难点。比如要学生写足球赛,但他们没玩过,也没见过,怎么办?那么就让学生回家看电视,看一场球赛。学生要写比赛了,可是还没感觉,怎么办呢?教师可以组织一场比赛,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学生要写人物了,可以安排他们去访一访、看一看想写的人物。如此下去,学生总不会没内容可写了。至于作文讲评,我不赞同拿一篇例文让学生分析修改。我试过了几次,认为这样更容易让学生不自觉地产生抄袭的念头。我认为还是启发的效果比较好,让学生创造属于自己又让别人出乎意料的内容。
三、轮流当官,滚动检查
好多学生都想当班干部,觉得威风,能说了算。可是大多教师都是按学习或一些其他理由来选定班干部,于是很多学生都无缘于这项“美差”,哪怕是发发作业。这样打击了一部分学生,他们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赏识。轮流当干部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了体现民主,也为了锻炼每一个学生的社交能力,想必一些教师都已经试过了。
什么是滚动检查呢?语文学习,情感是动力,基础仍是关键。平时让学生积累的词、句、段,学生当时能记得滚瓜烂熟,一到考试的时候就有落差了。那是因为他们的印象还不够深刻。如果每天都把学过的复习一遍,时间又不够充足。所以,就是可以采用滚动检查的方式,比如,在学第二课时听写第一课,学第三课时听写一二课,学第四课时听写一二三课,总之,让学过的内容常常出现在学生脑海里,这样记忆的效果会更好些。用这样的方法能使学生牢固地记忆书中的词语、段落和名句。
四、师和生与家长互动,教学轻松
有很多教师干工作非常认真,班里大小事都亲力亲为,结果自己累得腰酸背痛不说,还导致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成绩差的学生忙得团团转。其实,教师早该放下自身的架子,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能动性。怎样让主动权发挥更多的效应呢?我认为,教师还是“懒”一些好,多动动嘴,多用用脑,像诸葛亮一样做一个能运筹帷幄的“掌舵人”。学生能干的就让学生干,教师省心了,学生锻炼了,何乐而不为呢?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讲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包生到个人”,优生分担后进生的辅导任务;安排学生听写词语,检查背诵;放手让学生搜集学习资料等。学生干得热火朝天,效果不亚于教师包办任务。
另外,教与学不只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事情,更离不开家长的帮忙。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是在校园外的另一重要导师,所以家长如果肩负起了助教的工作,学生学习就会顺利很多。教师平时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要多让家长签字,配合检查,发挥一下一对一“教学”的优势,也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家长面前变得更透明,做到教育人人有责。这样学生的素质自然会得到提高。
五、加强课外阅读
“开卷有益”,只有多读书,才能有所收获。“书中自有颜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是现实世界外的第二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可以自由畅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如果学生感受到了其中的奥妙,并爱上了它,那么就有好多语文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学生的“盘中餐”。学校每周的一节阅读课一定要让学生利用好,要让他们充分地阅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此外,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一定要写一手漂亮的中国字。学校课程开的有限,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在课外练练硬、软笔书法,练技能,练心性,让学生扎扎实实写好方块字。
其实学语文不难,教语文更不难,只要教师学会变通,一切都会变得简单有效。
参考文献:
[1]陈旭峰.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宁夏教育,2012(6).
[2]戴丽.用好课堂每一分钟.华章:教学探索,2007(Z2).
(责编 张亚欣)
关键词:表达 情境 检查 互动 开卷
语文是一门学科,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交流工具,其实它更是一种思想。每一个单元、一篇课文都有它独特的思想感情,学生学习的时候不仅要理解、积累其中的词句,还要领悟其中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道德得到升华。对于语文的学习,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语文的学习,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来说,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较数学而言比较灵活。只要学生见多了,识广了,就会发挥才能,悟出其中的思想。但事实总是不尽如人意,学生不喜欢语文,因为面对各种问题,他们不喜欢回答,觉得很无趣,回答的内容总是有些肤浅,考试时分数自然就不高。是他们读得不够多,还是现实生活和教材相距甚远?或者学生的头脑被其他知识装满了?总之,教师是真的很难懂得学生的心。面对考试,教师还是要让学生写该写的,背该背的,记一些重要的理解该怎么说。于是,语文缺少了人文性,增加了工具性。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之后,我认为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较重要,那么怎么做能既让学生喜欢,又让学生从中受益呢?教师不妨尝试从如下几方面认真做一做。
一、训练表达——每天课前两分钟新鲜事
表达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它关系到和他人的交流是不是简明和谐,涉及工作是不是顺利,影响到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个人的财富。语文学科就是提高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语文这门学科,尤其是其中的作文和阅读。因为他们觉得把话说好了很难。的确,表达好需要用词、修辞、标点多方面配合好。与其说学习语文难,不如说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难。
其实,要改变单调的学习也不一定就那么难,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如果按照求异的思想把学生每天的见闻放在一起,那么学生可触及的资源不就多了吗?如果每天都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来广播一下自己知道的最新消息,比一比谁说得更准确、更详细,我相信学生不但能得到丰富社会知识,他们的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学生也就会因此期待下一次的语文课能知道哪些新鲜事,能展示一番自己的表达。
二、创设情境,帮助写作
从组词到造句,然后是写话,最后形成作文。学生可用的方法无非是先读再仿,然后自己写。这一切都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这也是写作的难点。比如要学生写足球赛,但他们没玩过,也没见过,怎么办?那么就让学生回家看电视,看一场球赛。学生要写比赛了,可是还没感觉,怎么办呢?教师可以组织一场比赛,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学生要写人物了,可以安排他们去访一访、看一看想写的人物。如此下去,学生总不会没内容可写了。至于作文讲评,我不赞同拿一篇例文让学生分析修改。我试过了几次,认为这样更容易让学生不自觉地产生抄袭的念头。我认为还是启发的效果比较好,让学生创造属于自己又让别人出乎意料的内容。
三、轮流当官,滚动检查
好多学生都想当班干部,觉得威风,能说了算。可是大多教师都是按学习或一些其他理由来选定班干部,于是很多学生都无缘于这项“美差”,哪怕是发发作业。这样打击了一部分学生,他们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赏识。轮流当干部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了体现民主,也为了锻炼每一个学生的社交能力,想必一些教师都已经试过了。
什么是滚动检查呢?语文学习,情感是动力,基础仍是关键。平时让学生积累的词、句、段,学生当时能记得滚瓜烂熟,一到考试的时候就有落差了。那是因为他们的印象还不够深刻。如果每天都把学过的复习一遍,时间又不够充足。所以,就是可以采用滚动检查的方式,比如,在学第二课时听写第一课,学第三课时听写一二课,学第四课时听写一二三课,总之,让学过的内容常常出现在学生脑海里,这样记忆的效果会更好些。用这样的方法能使学生牢固地记忆书中的词语、段落和名句。
四、师和生与家长互动,教学轻松
有很多教师干工作非常认真,班里大小事都亲力亲为,结果自己累得腰酸背痛不说,还导致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成绩差的学生忙得团团转。其实,教师早该放下自身的架子,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能动性。怎样让主动权发挥更多的效应呢?我认为,教师还是“懒”一些好,多动动嘴,多用用脑,像诸葛亮一样做一个能运筹帷幄的“掌舵人”。学生能干的就让学生干,教师省心了,学生锻炼了,何乐而不为呢?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讲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包生到个人”,优生分担后进生的辅导任务;安排学生听写词语,检查背诵;放手让学生搜集学习资料等。学生干得热火朝天,效果不亚于教师包办任务。
另外,教与学不只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事情,更离不开家长的帮忙。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是在校园外的另一重要导师,所以家长如果肩负起了助教的工作,学生学习就会顺利很多。教师平时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要多让家长签字,配合检查,发挥一下一对一“教学”的优势,也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家长面前变得更透明,做到教育人人有责。这样学生的素质自然会得到提高。
五、加强课外阅读
“开卷有益”,只有多读书,才能有所收获。“书中自有颜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是现实世界外的第二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可以自由畅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如果学生感受到了其中的奥妙,并爱上了它,那么就有好多语文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学生的“盘中餐”。学校每周的一节阅读课一定要让学生利用好,要让他们充分地阅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此外,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一定要写一手漂亮的中国字。学校课程开的有限,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在课外练练硬、软笔书法,练技能,练心性,让学生扎扎实实写好方块字。
其实学语文不难,教语文更不难,只要教师学会变通,一切都会变得简单有效。
参考文献:
[1]陈旭峰.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宁夏教育,2012(6).
[2]戴丽.用好课堂每一分钟.华章:教学探索,2007(Z2).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