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南小麦主推品种特征特性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wangyo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总结了鄂西南地区小麦主推品种的特征特性,并针对鄂西南地区小麦主要病虫发生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小麦;主推品种;特征特性;病虫害防治;鄂西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091-02
  
  鄂西南是湖北省小麦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鄂恩1号、郑麦9023、鄂恩4号、鄂恩6号,鄂恩7号现开始推广。小麦主要病害有锈病、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主要虫害有吸浆虫、穗蚜、粘虫及储藏虫害。种植优良品种和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对鄂西南小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主要种植品种特征特性
  
  1.1鄂恩1号
  该品种为恩施州农科院选育,于198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987年通过湖南省认定,198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1992年通过国家审定。品种来源为(洛夫林10/761)F1/苏麦3号。特征特性:半冬性偏春性,中早熟,生育期200d左右。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株高100cm左右,株型紧凑、植株清秀,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成穗率45%,籽粒大而飽满,后期落黄好,千粒重46g左右,容重386.2g/L,成熟期遇雨不发芽,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1.8%~12.8%,出粉率为78.6%,湿面筋为31.1%。抗倒伏,高抗条锈病、秆锈病和白粉病,耐赤霉病,轻感叶锈病。一般单产3 750~4 500kg/hm2。栽培要点:长江中下游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2叶1心时早追分蘖肥,看苗施好拔节肥。
  1.2郑麦9023
  郑麦9023为河南省农科院选育,2001年通过河南省、湖北省审定,2002年通过安徽省、江苏省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是我国当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属弱春性、强筋类型早熟优质小麦品种,成熟期比豫麦18早熟3d左右。幼苗微直立,分蘖力中等,春季生长迅速,株高82cm左右,株型紧凑直立,穗层整齐,落黄较好。纺锤形穗,长芒,白壳,硬质白粒,穗数570万穗/hm2左右,穗粒数32粒左右,千粒重45g左右,容重800 g/L左右。抗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纹枯病、感白粉病。产量水平6 000~7 500kg/hm2左右。品质特性:2002年农业部全国农技总站对长江中下游麦区国家区域试验和黄淮麦区南片国家区域试验的23个试验点的郑麦9023进行了抽样分析,测定结果为:平均容重784g/L,粗蛋白含量14.66%,湿面筋含量33.2%,稳定时间达7.8min。
  1.3鄂恩4号
  鄂恩4号系恩施州农科院选育,1997年通过恩施州农作物品审小组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叶鞘绿色,叶片略下披,幼苗半直立,株高90cm左右,穗颈中长、穗头大、每穗小穗数22~26个,穗粒数40粒左右,穗长11~13cm,穗头整齐,籽粒饱满,转色落黄好,千粒重40~45g,容重约780g/L。属半冬性偏春、长芒、白壳、红粒、灌浆速度快、休眠期较长、抗穗发芽的品种。全生育期约200d,与鄂恩1号相当。综合抗性好,高抗条、叶锈病和白粉病,中抗纹枯病和叶枯病,比鄂恩1号抗(耐)赤霉病,其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均较低。
  1.4鄂恩6号
  鄂恩6号由恩施州农科院育成,2003年通过恩施州农作物品审小组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半冬性偏春,熟期比鄂恩1号迟1d。株高95cm,分蘖成穗率中等,前期长势旺,后期灌浆速度快,茎秆弹性好,耐肥抗倒,叶披散,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0~45g,籽粒饱满度好,休眠期较长。整齐度和后期熟相好。抗穗发芽,中抗赤霉病,中感条锈病和纹枯病,感白粉病,综合抗性较好。品质特性: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该品种容重745g/L,粗蛋白含量16.43%,湿面筋含量36.4%,沉降值33.4mL,吸水率56.5%,稳定时间2.8min,拉伸面积为36.7cm2
  1.5鄂恩7号
  鄂恩7号为恩施州农科院选育,2009年通过湖北省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半冬性偏春,全生育期207.5d。株高89.3cm,分蘖成穗率较好,前期长势旺,后期灌浆速度快,茎秆弹性好,耐肥抗倒,叶披散,穗圆锥型,长芒、白壳、红粒,穗粒数35.6粒,千粒重46.3g,籽粒饱满度好,休眠期较长,后期熟相好。抗穗发芽,中感赤霉病,中抗条锈病和纹枯病,抗白粉病,综合抗性强。品质特性: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容重721g/L,粗蛋白含量(干基)12.34%,湿面筋含量23.6%,沉降值20.5mL,吸水率57.9%,稳定时间1.6min。
  
  2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1选用抗病品种
  适宜鄂西南种植的品种繁多,主要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如鄂恩1号、郑麦9023、鄂恩4号、鄂恩6号、鄂恩7号。
  2.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
  调节播种期,适当晚播,不宜过早播种。及时清沟排水,田间防积水。合理、均匀施肥,避免过多使用氮肥。
  2.3药剂防治
  2.3.1小麦锈病药剂防治。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当条锈病普遍率达5%~10%,用25%粉锈宁乳油480g/hm2,或15%粉锈宁可湿粉750g/hm2对水1 125kg/hm2喷雾防治。
  2.3.2 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应在齐穗期至花后5d,用80%多菌灵微粉剂750g/hm2或多菌灵微粉剂、胶悬剂600~750g/hm2,以及70%甲基托布津750~1 125g/hm2对水不少于225kg/hm2喷雾。赤霉病的防治要针对其侵染时期仅限于花期的特点,药剂防治的重点是阻止花期侵染。如果天气预报花期多雨高湿,就应抓紧在齐穗期用药,喷药次数根据预报和发生程度而定,但关键是第1次施药,若错过第1次用药期,以后再增加用药次数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3.3小麦纹枯病药剂防治。在小麦纹枯病发生较重的地区,可采用5%井冈霉素1 500~2 250g/hm2对水225~375kg/hm2喷雾。防治重点是感病品种的早播田、连作麦田和氮肥使用过多或不足的田块。1个生长季节一般防治2次,第1次在病株率达20%~30%时施药,15d后第2次用药,也可用25%粉锈宁375g/hm2、50%多菌灵1 500g/hm2、25%多菌灵3 000g/hm2对水600kg/hm2喷雾。
  2.3.4小麦白粉病药剂防治。粉锈宁拌种可有效控制苗期病害发生。白粉病普遍率达10%,用20%粉锈宁乳油750 mL/hm2,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125g/hm2对水750~1 050kg/hm2喷雾。
  2.3.5小麦虫害药剂防治。小麦田间虫害主要有吸浆虫、穗蚜、粘虫。用20%林丹可湿性粉剂300g/hm2,或5%杀螟松乳油450~600mL/hm2对水750~1 050kg/hm2喷雾可防治小麦吸浆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g/hm2,或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20~150g/hm2,可防治穗蚜;用20%除虫脲胶悬剂150g/hm2对水750~1 050kg/hm2喷雾,可防治粘虫。
  小麦储藏虫害主要是谷蠹、玉米象、麦蛾,小麦经过日光曝晒后,可用磷化铝密封熏蒸。将磷化铝放在原粮仓或种子粮仓中,1t小麦用磷化铝5~7片;对仓外贮粮使用溴甲烷,1m3粮堆用药30g,并密封48h即可。
  
  3参考文献
  
  [1] 陈俊才,汤顺英,孙敬东,等.浅析江苏淮南弱筋小麦品种在生产中的产量及特征特性表现[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6(12):88-89.
  [2] 李本良,徐宗进,赵守桂,等.济南17小麦品种在连云港地区的适应性初报[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16-17.
  [3] 李之彬.优质强筋小麦皖麦38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5(8):35.
  [4] 王超,钱兆国,丛新军,等.泰安市优质小麦生产主推品种(系)产量及抗逆性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1):10-11.
其他文献
摘要介绍了玉米中科11号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中科11号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中科11号;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169-01    1品种来源    该品种由北京中科华泰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省科泰种业有限公司用母本CTO3
摘要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8个大白菜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个品种的POD同工酶酶谱在酶带数、迁移率、酶量(酶带宽窄)及酶活性(酶带深浅)等方面均存在相似性,但也有一定的差异。依酶谱带特征初步将8个品种进行分类,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大白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亲缘关系  中图分类号 S6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
摘要依据对新世纪条件下中等农职业教育对教学实习基地的要求的探讨。要想搞好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在教学基地的建设上务必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做到高标准、有规模、具特色、严管理、重效益。  关键词21世纪;中等农职业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G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248-02    21世纪,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30%二甲四氯·氯氟吡氧乙酸可湿性粉剂防除移栽水稻阔叶杂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二至四叶期茎叶喷雾法施药,可有效防除异型莎草、鸭舌草、陌上菜等杂草,而对禾本科杂草基本无效,对水稻安全,是防除移栽水稻田阔叶杂草的较理想药剂。  关键词30%二甲四氯·氯氟吡氧乙酸可湿性粉剂;水稻田;阔叶杂草;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51.21;S481 .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
摘要介绍了Ⅱ-32A的特征特性,并从花期与苗穗结构安排、主攻父本、加强辅助措施、去杂去劣等方面介绍其制繁种技术,以期指导大田制种。  关键词Ⅱ-32A;特征特性;制繁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2 1.0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2-0140-02    Ⅱ-32A是湖南省杂交水稻中心选育的籼型不育系,庆元县种子公司1985年从该中心引进,1986年开始进行组合测配
摘要: 根据辽西半干旱地区土地类型多样性、独特的气候条件与甜高粱的特点,着重阐述了甜高粱的综合利用开发技术前景,提出了在甜高粱综合利用开发中需解决的问题及措施。  关键词:甜高粱;综合利用;辽西半干旱地区  中图分类号:S514.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095-01    甜高粱是普通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具有生物产量高、用途广、耐旱、耐瘠薄、耐涝、抗盐
摘要阐述了迟熟蕉柑在桂林的种植表现,并从培育壮苗、科学施肥、间种豆科绿肥、合理疏芽、修剪、合理疏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迟熟蕉柑;种植表现;栽培技术;广西桂林  中图分类号S66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122-02    迟熟蕉柑(暂定名)是近年选育的特迟熟柑桔优良单株。主要特性是特迟熟、高产稳产、品质较好。2004
摘要以6个不同的荞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荞麦种子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和活力指数(Vi)、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对各品种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的耐盐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活力指数和幼苗质膜透性是对盐特别敏感的指标;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川荞1号的耐盐性最强,川荞2号次之,TQ-0808的耐盐性最弱。  关键词荞麦;活力指数;质膜透性;MDA含量;耐盐性  中图分类号 S
摘要小拱棚韭菜—甜瓜轮作种植,可使瓜农的经济收入得到显著提高。分别介绍了韭菜和甜瓜的栽培技术,以期促进小拱棚韭菜—甜瓜轮作模式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拱棚;韭菜;甜瓜;轮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3.3;S6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8-0044-02    小拱棚韭菜—甜瓜轮作种植模式,具有抗病、高产、投资少、效益高等特点,在乐亭县推广面积达到1 334hm
摘要阐述了烟农5286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烟农5286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小麦新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烟农5286;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177-01    烟农5286是由山东省烟台市农科院于2005年以鲁麦14为母本、高代品系945015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