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地震数据与震源参数的测定—广东河源地震的震例分析

来源 :华南地震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owei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发生在广东省河源地区的地震为例 ,展示如何利用数字化地震数据进行波谱分析及震源参数估算 ,并对该区的地震破裂模式作了初步的分析。利用上述结果 ,建立了地震矩M0 与震级ML 的关系式 ,以便利用震级ML 来估算矩震级MW
其他文献
以单层柱面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El-centro地震波对该类结构进行了时程地震反应分析,考察了结构的地震响应和抗震性能,研究了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失稳特点。选取了几种几何
虽然大跨度斜拉桥正在被越来越多地采用,但其抗震理论和动力分析方法都尚处在探索之中,有待进一步验证和改进。汕头礐石大桥地震反应台阵的建成,为获取这类结构的地震反应数据,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了保证。从桥址的地震地质背景、台阵测点布设与设备安装、台阵的技术系统等方面的对地震反应台阵作了介绍。
概述了地震海啸的特征及其成因、国内外历史上发生地震海啸的情况,结合我国沿海的地震、构造、海底地貌等特点,分析了我国沿海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最后简要叙述了卫星技术在地震海啸监测中的应用。
20 0 0年 4月 2 9日河南内乡发生地震 ,对这次地震 ,河南地震局台网和中国地震局台网震级量度之间有一定差异。采用不同量规函数和尾波持续时间震级公式计算发现 ,它们之间所产生的最大差异可达 0 5~ 0 7级。综合分析后认为 ,2 0 0 0年 4月 2 9日河南内乡地震震级定为ML5 0级较为适宜
比较了工程上常用于求解动力方程的三种显式积分格式的能耗特性,结果表明,李小军等人的显式差分格式在物理阻尼比为0到1的范围内均具有较强的能耗特性,而且随着物理阻尼比的增大,能耗特性也增强,这种特性优于另外两种显式积分格式,能有效地克服透射边界的高频失稳,因此在处理复杂场地地震反应方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显式积分格式。
1995年7月25日广西那坡发生了4.3级地震,通过对那坡地区的地震地质、地震前兆、地震序列等资料分析,认为此次地震发生在北东向德隆-下华断裂带上,地震等烈度线长轴为北东向,宏观震中在那坡县规弄山中,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节面Ⅰ是本次地震的主破裂面,走向北东,与德隆-下华断裂一致。由于震中附近观测台站较少,震前没有发现前兆异常,测震学资料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到北部湾6.1、6.2级地震序列的影响,无法分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