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与传统学徒制相区别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职能作用,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职业性为主要要求,将职业性全面融入其中,通过加大各个方面的扶持和帮助,最终切实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综合性技能人才。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途径进行分析研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2-0005-01
现代学徒制是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这种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在我国还处于起始阶段。相对于其他教学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强调技能人才的质量,针对这种需求就需要我国的职业教育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更好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其显著的特点,特别适合在职业教育领域推广应用,对改善职业教学存在的多种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
首先,能够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因材施教。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师傅和徒弟面对面教学的双向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能够互相了解对方的特点,师傅对徒弟的倾向性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对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有着很大帮助,是一种一对一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其次,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师傅教徒弟两者都是处于同一个教学环境和学习情境中,徒弟和师傅的接触时间最多,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师傅可以针对徒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一时间指出徒弟哪里存在错误和不足,督促学生及时改正,徒弟第一时间给予师傅教学反馈,徒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能够第一时间解决,能够保证更加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最终显著提升教学质量。最后,锻炼学生形成良好的适应能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保证学生真正参与企业的某一个环节的生产进程,从而让徒弟能够更好地体验学校学习和在企业实际锻炼之间的差异性,同时还能够体会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从而保证整个职业教育更加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徒弟提供了更多参与企业实际生产作业的机会,通过在企业中实际操作考察学生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更好了解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起到很大的帮助。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途径分析
(一)职业院校应该采用三元制的教学方法
现阶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受到最大的阻碍就是学生能否真正深入企业内部之中,这个过程必须获得企业在工作人员、工作岗位、项目、任务和时间、场地等方面的支持,而这项活动势必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和作业,所以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推广应用过程中,职业院校积极性很强,而社会企业这种模式响应并不是那么积极主动。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公共实训平台,聘请企业的一些优秀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师傅,到这个平台开展教学,同时,学校可以组织优秀学生到企业中参观、交流和参与实际生产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二)做好师傅的选拔和聘任程序及相关经费、评估等事项
要使学徒制真正发挥效用,承担师傅职责的人员必须是企业的业务骨干和资深人士,这些人往往都很忙、很累,因此,企业和学校应通过协议,对师傅的选聘、指导等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荣誉激励,并对师傅的工作教学业绩进行有效评价。一方面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門给师傅颁发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可以进行优秀师傅评选,增强师傅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意识。
(三)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适合半工半读和现代学徒制的课程框架
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与普通教学条件下的课程不同,必须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由校企双方、教师和师傅双方都积极参与并设计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在学校、企业、教师、师傅、职教研究专家等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工作任务分析、教学标准开发等工作。其次,必须要设计好校本教材,符合学生理论学习及企业实践特点。第三,要不断总结和完善,而不是一成不变。
参考文献:
[1]赵文胜.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20).
[2]林辉,崔晶.基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3).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2-0005-01
现代学徒制是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这种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在我国还处于起始阶段。相对于其他教学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强调技能人才的质量,针对这种需求就需要我国的职业教育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更好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其显著的特点,特别适合在职业教育领域推广应用,对改善职业教学存在的多种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
首先,能够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因材施教。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师傅和徒弟面对面教学的双向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能够互相了解对方的特点,师傅对徒弟的倾向性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对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有着很大帮助,是一种一对一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其次,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师傅教徒弟两者都是处于同一个教学环境和学习情境中,徒弟和师傅的接触时间最多,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师傅可以针对徒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一时间指出徒弟哪里存在错误和不足,督促学生及时改正,徒弟第一时间给予师傅教学反馈,徒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能够第一时间解决,能够保证更加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最终显著提升教学质量。最后,锻炼学生形成良好的适应能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保证学生真正参与企业的某一个环节的生产进程,从而让徒弟能够更好地体验学校学习和在企业实际锻炼之间的差异性,同时还能够体会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从而保证整个职业教育更加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徒弟提供了更多参与企业实际生产作业的机会,通过在企业中实际操作考察学生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更好了解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起到很大的帮助。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途径分析
(一)职业院校应该采用三元制的教学方法
现阶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受到最大的阻碍就是学生能否真正深入企业内部之中,这个过程必须获得企业在工作人员、工作岗位、项目、任务和时间、场地等方面的支持,而这项活动势必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和作业,所以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推广应用过程中,职业院校积极性很强,而社会企业这种模式响应并不是那么积极主动。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公共实训平台,聘请企业的一些优秀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师傅,到这个平台开展教学,同时,学校可以组织优秀学生到企业中参观、交流和参与实际生产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二)做好师傅的选拔和聘任程序及相关经费、评估等事项
要使学徒制真正发挥效用,承担师傅职责的人员必须是企业的业务骨干和资深人士,这些人往往都很忙、很累,因此,企业和学校应通过协议,对师傅的选聘、指导等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荣誉激励,并对师傅的工作教学业绩进行有效评价。一方面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門给师傅颁发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可以进行优秀师傅评选,增强师傅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意识。
(三)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适合半工半读和现代学徒制的课程框架
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与普通教学条件下的课程不同,必须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由校企双方、教师和师傅双方都积极参与并设计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在学校、企业、教师、师傅、职教研究专家等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工作任务分析、教学标准开发等工作。其次,必须要设计好校本教材,符合学生理论学习及企业实践特点。第三,要不断总结和完善,而不是一成不变。
参考文献:
[1]赵文胜.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20).
[2]林辉,崔晶.基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