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情感教育渗透于语文课堂

来源 :科教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d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分析情感教育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深钻教材、活用写作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的和谐发展,以求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62-01
  
  一、为何要在语文教学中对中职生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索的积极作用,诱发、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以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并培养学生良好情感与情操的教育方法。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与生俱来的因素,人类社会生活因为有了情感,才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让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快乐中接受知识,健康成长,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优势。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翻本,一面镜子。也是作者情感自然流露和外泄的载体。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形神俱佳,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和情感因素。都能够在认识上给人以丰富,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在情感上给人以熏陶,在审美上给人以愉悦。这些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都为在语文中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情感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只有学生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二、怎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
  
  1、创设情境调动情感
  语文教师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激情,心理学认为: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增强艺术效果。而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正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人情境,更好地理解文意达到学习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故都的秋》一文时,先问学生家乡的秋是怎样的情景呢?因为有切身体会,很多学生都能畅所欲言,谈出家乡无比美好的秋天景色,这样学生很快就融入到一种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气氛当中。这时老师应不失时机因势利导:是啊,家乡秋天的景色确实是迷人的令人留恋往返的,然而,故都的秋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好吗?这样学生就会带着
  2、深钻教材挖掘情感语文教材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这一优势是其它学科望尘莫及的。读一篇文章就是在和许多人物对话,可以被许多情绪所感染。其中有热爱、悲伤、兴奋、愤怒、同情等等。因此,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深挖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譬如,我在教学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时,先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动作、表情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变化、心理活动,抓住主人公路瓦栽夫^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时的语言、心理、情感等因素,让学生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中,深刻领悟作品所传递的时代信息,和主^公丰富的情感世界。在课堂上我还放手让学生展开讨论,如玛蒂尔德是否爱路瓦栽、假如那挂项链没丢的话等等。“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老师的引领下,你一言,我一语,连平时不愿说话的孩子也开始说话了,一时间课堂成了欢乐的海洋。
  3、活用写作培养情感
  写作实践既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又是独立的语言训练必由之路。我们可以根据课文所教内容,进行延伸训练。19世纪德国著名的天才卡尔?威特的父亲在他的育儿书中就说过:“失去感情的人就会变成冷冰冰的机器……陶冶好孩子的感情直接关系到他将来的幸福。”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有着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有着凝练生动的优美词语,有着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教学中,如果能以教材为本,凭借教材,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产生情感体验,延伸课文内容,读写结合,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教材激情传神,让作文真情感人,无疑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也会使我们的学生更具人文精神。?
  
  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要注意的问题
  
  人们都把成功的教育比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情感教育因为直接诉诸学生的情感世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淡化教学形式,要以情动人,以美感人,贵在自然地渗透,切忌生硬灌输。
  1、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控制自己情绪,使之处于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主导情绪状态。教师发挥自身情感的积极引导作用,通过富有表情的讲解,再现教材内容中蕴涵的道德感,以自己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影响、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寓教于乐,寓情于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的说服教育内容,陶冶道德情操提高道德认识并塑造道德意志行为。
  2、要求教师态度亲切,平易近人,让学生有亲切感。
  3、要了解学生的情感世界,能找准学生情感世界的切入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也只有这样,情感教育才能落实到实处,教出效果。情感教育是一项很大的工程,是教书育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语文教学只有辅以必不可少而又形式灵活的情感教育,才能使语文教育日益接近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教学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的境界,才能更好地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和谐发展。情感与认知是相辅相成,在语文教学中,情感越深,认知将越高、越扎实、越牢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越浓。
  
  参考文献:
  [1]宋学成、胡愈乔,论情感教育,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1)
  [2]吴丹,浅谈职业中学的情感教育,http://www.ccc68com/jxwl/class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体育教学,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化课上面而忽略了体育课的学习,导致这方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要从多角度考虑采取相应的方法提高中学生的体育兴趣。  关键词:中学体育;体育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57-01    中学体育教育是小学体育教育的继续和延伸
职高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但由于职高学生生源的原因,呈现出基础差、行为习惯差、厌学情绪浓等现象,每个班里都存在一些学困生,这些学生不想学习,不会学习。学生的厌学必然导致违纪现象的发生,表现为迟到、早退、旷课、课上不听讲、考试作弊、打架、斗殴、人身伤害等。这无疑会造成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难度加大。经常能够听到有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素质差、难教,课堂纪律难以维持、课堂教学无法实施等等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的大环境下,国人开始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予以关注,并针对我国造价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谓的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声音、图片、形象、表演和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和体会到满足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去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结合实际教学中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
摘 要 本文结合职业教育实际,分析几个影响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与后进生形成之间的关系,探索学校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职高 后进生 成因 教育转化    中职学生厌学是一种普遍现象,值得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特别关注。这种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它不仅给职业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造成很大困难,而且也是导致职中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那么如何帮助这些学生摆脱学习中的困境,使他们由要我学到我
摘要: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对短跑运动员来讲,速度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三种形式。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故本文就影响速度素质予以分析,以便在运动训练中采取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速度能力。  关键词: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
中机国际工程咨询设计总院始建于1951年,前身是机械工业部第七设计研究院,原隶属于机械工业部,是我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百强之一.五十多年来,我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尤
班级是中职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生活、社会交往的场所,它是一个“小社会”。在班级管理中营造良好的班级生活空间,可以改善学生的生存状态,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班级所有成员能齐心协力地投身于班级建设, 形成团结友爱、纯正班风、强凝聚力的温馨集体。因此构建和谐班级既是学生个体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有利于整个校园的和谐,也是弘扬优良传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