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分析情感教育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深钻教材、活用写作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的和谐发展,以求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62-01
一、为何要在语文教学中对中职生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索的积极作用,诱发、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以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并培养学生良好情感与情操的教育方法。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与生俱来的因素,人类社会生活因为有了情感,才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让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快乐中接受知识,健康成长,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优势。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翻本,一面镜子。也是作者情感自然流露和外泄的载体。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形神俱佳,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和情感因素。都能够在认识上给人以丰富,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在情感上给人以熏陶,在审美上给人以愉悦。这些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都为在语文中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情感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只有学生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二、怎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
1、创设情境调动情感
语文教师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激情,心理学认为: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增强艺术效果。而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正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人情境,更好地理解文意达到学习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故都的秋》一文时,先问学生家乡的秋是怎样的情景呢?因为有切身体会,很多学生都能畅所欲言,谈出家乡无比美好的秋天景色,这样学生很快就融入到一种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气氛当中。这时老师应不失时机因势利导:是啊,家乡秋天的景色确实是迷人的令人留恋往返的,然而,故都的秋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好吗?这样学生就会带着
2、深钻教材挖掘情感语文教材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这一优势是其它学科望尘莫及的。读一篇文章就是在和许多人物对话,可以被许多情绪所感染。其中有热爱、悲伤、兴奋、愤怒、同情等等。因此,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深挖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譬如,我在教学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时,先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动作、表情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变化、心理活动,抓住主人公路瓦栽夫^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时的语言、心理、情感等因素,让学生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中,深刻领悟作品所传递的时代信息,和主^公丰富的情感世界。在课堂上我还放手让学生展开讨论,如玛蒂尔德是否爱路瓦栽、假如那挂项链没丢的话等等。“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老师的引领下,你一言,我一语,连平时不愿说话的孩子也开始说话了,一时间课堂成了欢乐的海洋。
3、活用写作培养情感
写作实践既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又是独立的语言训练必由之路。我们可以根据课文所教内容,进行延伸训练。19世纪德国著名的天才卡尔?威特的父亲在他的育儿书中就说过:“失去感情的人就会变成冷冰冰的机器……陶冶好孩子的感情直接关系到他将来的幸福。”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有着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有着凝练生动的优美词语,有着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教学中,如果能以教材为本,凭借教材,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产生情感体验,延伸课文内容,读写结合,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教材激情传神,让作文真情感人,无疑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也会使我们的学生更具人文精神。?
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要注意的问题
人们都把成功的教育比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情感教育因为直接诉诸学生的情感世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淡化教学形式,要以情动人,以美感人,贵在自然地渗透,切忌生硬灌输。
1、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控制自己情绪,使之处于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主导情绪状态。教师发挥自身情感的积极引导作用,通过富有表情的讲解,再现教材内容中蕴涵的道德感,以自己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影响、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寓教于乐,寓情于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的说服教育内容,陶冶道德情操提高道德认识并塑造道德意志行为。
2、要求教师态度亲切,平易近人,让学生有亲切感。
3、要了解学生的情感世界,能找准学生情感世界的切入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也只有这样,情感教育才能落实到实处,教出效果。情感教育是一项很大的工程,是教书育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语文教学只有辅以必不可少而又形式灵活的情感教育,才能使语文教育日益接近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教学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的境界,才能更好地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和谐发展。情感与认知是相辅相成,在语文教学中,情感越深,认知将越高、越扎实、越牢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越浓。
参考文献:
[1]宋学成、胡愈乔,论情感教育,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1)
[2]吴丹,浅谈职业中学的情感教育,http://www.ccc68com/jxwl/class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62-01
一、为何要在语文教学中对中职生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索的积极作用,诱发、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以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并培养学生良好情感与情操的教育方法。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与生俱来的因素,人类社会生活因为有了情感,才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让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快乐中接受知识,健康成长,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优势。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翻本,一面镜子。也是作者情感自然流露和外泄的载体。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形神俱佳,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和情感因素。都能够在认识上给人以丰富,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在情感上给人以熏陶,在审美上给人以愉悦。这些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都为在语文中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情感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只有学生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二、怎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
1、创设情境调动情感
语文教师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激情,心理学认为: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增强艺术效果。而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正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人情境,更好地理解文意达到学习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故都的秋》一文时,先问学生家乡的秋是怎样的情景呢?因为有切身体会,很多学生都能畅所欲言,谈出家乡无比美好的秋天景色,这样学生很快就融入到一种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气氛当中。这时老师应不失时机因势利导:是啊,家乡秋天的景色确实是迷人的令人留恋往返的,然而,故都的秋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好吗?这样学生就会带着
2、深钻教材挖掘情感语文教材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这一优势是其它学科望尘莫及的。读一篇文章就是在和许多人物对话,可以被许多情绪所感染。其中有热爱、悲伤、兴奋、愤怒、同情等等。因此,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深挖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譬如,我在教学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时,先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动作、表情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变化、心理活动,抓住主人公路瓦栽夫^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时的语言、心理、情感等因素,让学生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中,深刻领悟作品所传递的时代信息,和主^公丰富的情感世界。在课堂上我还放手让学生展开讨论,如玛蒂尔德是否爱路瓦栽、假如那挂项链没丢的话等等。“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老师的引领下,你一言,我一语,连平时不愿说话的孩子也开始说话了,一时间课堂成了欢乐的海洋。
3、活用写作培养情感
写作实践既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又是独立的语言训练必由之路。我们可以根据课文所教内容,进行延伸训练。19世纪德国著名的天才卡尔?威特的父亲在他的育儿书中就说过:“失去感情的人就会变成冷冰冰的机器……陶冶好孩子的感情直接关系到他将来的幸福。”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有着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有着凝练生动的优美词语,有着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教学中,如果能以教材为本,凭借教材,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产生情感体验,延伸课文内容,读写结合,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教材激情传神,让作文真情感人,无疑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也会使我们的学生更具人文精神。?
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要注意的问题
人们都把成功的教育比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情感教育因为直接诉诸学生的情感世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淡化教学形式,要以情动人,以美感人,贵在自然地渗透,切忌生硬灌输。
1、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控制自己情绪,使之处于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主导情绪状态。教师发挥自身情感的积极引导作用,通过富有表情的讲解,再现教材内容中蕴涵的道德感,以自己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影响、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寓教于乐,寓情于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的说服教育内容,陶冶道德情操提高道德认识并塑造道德意志行为。
2、要求教师态度亲切,平易近人,让学生有亲切感。
3、要了解学生的情感世界,能找准学生情感世界的切入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也只有这样,情感教育才能落实到实处,教出效果。情感教育是一项很大的工程,是教书育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语文教学只有辅以必不可少而又形式灵活的情感教育,才能使语文教育日益接近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教学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的境界,才能更好地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和谐发展。情感与认知是相辅相成,在语文教学中,情感越深,认知将越高、越扎实、越牢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越浓。
参考文献:
[1]宋学成、胡愈乔,论情感教育,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1)
[2]吴丹,浅谈职业中学的情感教育,http://www.ccc68com/jxwl/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