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构建一种基于荧光量子点免疫探针的小麦面粉中赭曲霉毒素A(OTA)的检测方法。以EDC为活化剂将CdSe/ZnS半导体荧光量子点与OTA单克隆抗体偶联,制备OTA检测探针并评价其检测性能。
【机 构】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一种基于荧光量子点免疫探针的小麦面粉中赭曲霉毒素A(OTA)的检测方法。以EDC为活化剂将CdSe/ZnS半导体荧光量子点与OTA单克隆抗体偶联,制备OTA检测探针并评价其检测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检测探针在3d保存期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当OTA质量浓度为0.1~0.9μg/L时,检测探针的荧光强度与OTA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6 3,检出限为0.017 7μg/L。与国标法对照的结果说明,此方法具有可行性。小麦面粉中的加标回收试验结果显示,OTA的回收率为96.0%~102.7%,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探讨杠柳新苷类化合物在昆虫体内的代谢机制。比较研究高活性杠柳新苷P(Periploca sepium P,PSP)和无杀虫活性的杠柳新苷E(Periploca sepium E,PSE)对6龄粘虫幼虫(Mythimn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对干旱胁迫下脂质转移蛋白基因(TaLTP1)、膨胀素基因(TaEXPB23)、水通道蛋白基因(TaAQP7)和果聚糖6-果糖基转移酶基因(Ta6-SFT)在4种小麦叶片中的表
为探讨亮甲酚蓝(BCB)染色液对绵羊不同直径卵泡卵母细胞的筛选作用,对筛选后的卯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统计不同组间成熟率、卵裂率及囊胚率的差异。将卵泡直径分为〈2mm、2~5mm、〉
旨在研究不同消化能水平的日粮对断奶獭兔皮肤组织中IGF-1和IGF-1R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45日龄体质量(1133±71g)的断奶獭兔16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
为明确恒定pH对Xenorhabdus nematophilaYL001抑菌物质产生及相关抑菌物质合成的影响,对pH5.5、pH7.0及pH8.5培养条件下X.nematophilaYL001的抑菌活性、主要抑菌物质[-Xenocoumaci
为探索提高小麦产量的栽培管理模式,以冬小麦品种‘豫麦49’为供试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系统研究了3种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常规高产管理模式CHY、常规超高产管理模式CSY、优化超高
杠柳新苷P是从杠柳根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甾体糖苷类化合物,对东方粘虫表现出较好的杀虫活性。为了进一步研究其杀虫机理,探究杠柳新苷P作用于东方粘虫中肠疑似作用位点
采用PCR技术从致羔羊脑炎粪肠球菌XJ05基因组中扩增得到甲硫腺苷/S-腺苷高半胱氨酸核苷酶(Pfs)基因的全序列,对其功能序列进行分析,同时与其他细菌相应序列及编码的氨基酸进行同源
为建立气质联用(GC-MS)和基质辅助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定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平均取代度的方法。对HP-β-CD先进行甲基化反应,后将其酸水解为单环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