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i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初中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浓,数学成绩整体不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采用分层教学,运用学生分组、目标分层、指导分类、习题分度、评价分开的具体做法,就能把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打好,又把优等生喂饱。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精神。
  【关键词】分层; 做法; 意义
  【中图分类号】G2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16-02
  在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小学毕业生一竹杆赶入初中,学生基础、素质参差不齐,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特点,采取分层教学,可使绝大多数中下层学生都能达到基础要求,又能让学有余力的优等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数学才能,这样才符合数学大纲规定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面对客观存在的学生的学习现状,我试行了三年的数学分层教学。
  1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依据
  不管在学生的生理发展上,还是在心理特征上,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教学的接受或爱好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教师应当正视现实,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教育科学中的“因材施教”原则,也要求我们“教师要通过调查研究,切实了解班上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意志性格、思想纪律等等。特别重要的是要及时洞察到学生在学习上变化的苗头和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工作”。“因材施教”应当成为“分层教学”的最重要的依据。
  基于上述理论指导及三年的实践证明,分层教学的效果比较显著,不及格学生的比率可以大幅度下降,优秀率明显上升。
  2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把分层教学细化为五个方面,即“学生分组、目标分层、指导分类、习题分度、评价分开”。
  2.1 学生分组。就是教师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态度、意志性格等综合因素,把学生分别划分为若干小组(一般分为A、B、C三个组)。学生分组做好“三个结合”,即教师划分与学生自愿结合,及时做好耐心细致的工作,尊重学生自尊心;静态分组与动态管理结合,就学生个体而言,分组只是暂时的,相对的,A、B、C组学生是互动的,能上能下;三是编组时把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其他因素结合,不把分数作为唯一依据。这样划分的小组有利于激发学生上进心和求知欲,有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2.2 目标分层。要求教师在编写教案,制定目标时既要备大纲、教材,又要备学生,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规定不同的目标要求。A组学生一般智商较高、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学习经验,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对C组学生的达标要求应降低标准,有的内容只要求他们把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如:“三角形内角和”一节,C组学生要求从感性上认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并能应用其解较为简单的计算;B组学生要求从理性上认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并能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的定理,能解决较简单的计算或证明;A组学生要求用几种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能熟练解决有关计算或证明。
  2.3 指导分类。课内指导应在讲授和分组活动、小组讨论中交替进行。比如A、B组作基本练习,教师可为C组学生释疑,查补知识缺漏,然后让他们试做训练题,教师转而对A、B组释疑或做变型题,做到普遍问题集中指导,重点问题反复指导,特殊问题个别指导,具体方法可采用面批作业、答疑解难、帮助归纳知识、教给学习方法等。通过对各类学生的指导,要达到的效果是:学生自主活动时间上有宽度,达到15-20分钟;参与面上有广度,至少有90%以上的学生参加活动;课堂气氛上有热度,力求每个学生紧张地脑思、口说、手动,全身心投入;方法措施上有力度,课堂效率高。
  2.4 习题分度。简单地说,就是设计的习题难易程度应根据各组学生的实际形成一定的梯度。一般情况下,C组学生只做“识记”“理解”类,对所学知识的运用类题目如果难度过大,可以不作要求。必须掌握的,可在教师重点指导下完成。B组学生在此基础上,完成“掌握”类题目,并逐步向“熟练运用”方面过渡。A组学生则要求全部完成,但必要情况下,也可舍去简易题目,争取时间进行创造性能力训练。如:在讲授“三角形内角和”时,让C组学生做如下习题:
  (1)△ABC中,∠A=30°,∠B=40°,则∠C=
  _________________。
  (2)△ABC中,∠A=60°,∠B=30°,则∠C=
  _________________
  。
  (3)△ABC中,∠A=45°,∠B=45°,则∠C=
  ___________________。
  (4)△ABC中,∠C=90°,则∠B+∠A=
  ___________________。
  (5)△ABC中,三個内角都相等,则每个内角的度数是
  ___________________。
  B组学生除做上述练习外,再做练习2,根据下列条件要求△ABC中∠C的大小:
  (1)∠A=35°,∠B=∠C
  (2)∠A=105°,∠B-∠C=15°
  (3)∠A:∠B:∠C=3:4:5。
  A组学生除做练习2外,再做练习3: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00°,求其余各角的度数。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50°,求其余各角的度数。
  2.5 评价分开。分层教学实施后,考核手段也要随之更新,由于教学要求有别,因此,我把数学试卷按难易程度,分为A卷和B卷,A卷出较简单的两类题为主,一类题为记忆性的基本概念,如定义、定理等;另一类与课本每小节内容后的练习题分量基本相同的试题,用于考查C组学生。B卷出中等难度的题目,其难易程度与每个单元后面的习题分量相同,用于考查A、B组学生,在B卷还有一个思考题留给A组学生完成。这种考试与一般传统考试相比,可使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及时合理地得到相应的回报,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几点体会
  实施“分层教学”为改革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通过三年来的改革实验,我认为分层教学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前提,实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人才结构的多样化、多层次,把学生当作主动发展的对象,尊重和鼓励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分层教学”有效地克服了“一刀切”的弊端,为优、中、差学生都创造了发展个性的空间,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分层教学给予了后进学生充分的关爱,这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2 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人的身心发展的共性和个性,教师教学“一元化”造成优生认为“老生常谈”没劲儿,差生觉得“如听天书”没趣儿,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分层教学较好解决了这一矛盾。上课时,老师虽然是面向集体,照顾多数,但在教学的某个环节上又兼顾个别。对A组的学生的提问要求高些,难度大些,课外作业的分量重。而对C组学生就明显放低要求,逐渐提高。这样,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再加上大组活动、小组讨论,各种形式的自主学习,全班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了兴趣,就能变“苦学”为“乐學”。
  3.3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大一统”的教学,基础较差学生常常是被遗忘、被歧视的对象,实行分层教学,老师无论是制定目标,设计课堂教学,还是课后指导,每一环节都渗透着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仅A、B组学生能够自主学习,C组学生性格也逐步变得开朗起来,在接受老师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启发、耐心细致的辅导中,心灵得到抚慰,情感得到交流,各老师也愿意亲近了。无疑,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又不断促进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三年的实验中,在学期总结表彰会上,我所带的班级有20名基础较差学生被评为“进步快学生”。
  3.4 有利于课堂结构改革。由于分层教学把学生的自学和教师讲解、指导交替进行,动静结合,有效地杜绝了“满堂灌”、“填鸭式”,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练,老师转”的被动教学现象逐渐消失了,各个层次的学生能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
  3.5 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分层教学中备课要求既要备大纲、教材,又要备学生,这就促使教师钻研教材,了解每一位学生,在授课的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个别兼顾,要求教师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迫使教师“学习——适应——提高——再适应——再学习——再提高”,对加速培养具有现代气质的教师有显著的作用。
  4 对实施分层教学的再思考
  采取了分层教学方法后,合格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但是有一个问题——部分学生的转化较难解决,经测试发现他们中有一些对小学数学知识掌握很差,如有的学生甚至不会计算1/2+1/3,有的学生则完全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如何使这些学生恢复信心,激发热情,达到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有待进一步的实践和探讨。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2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01-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可避免的面临新 的挑战。所以我們必须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才能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  1 优化师生关系,使教学气氛民主化  1.1 改变观念,做家长满意的教师。以民主平等为基本原则的师生关系,是在尊重学生的
【摘要】新课改后,不少教师产生了诸多疑惑,面对变化了的世界,一味的怨天尤人绝不可取,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不间断地给自己充电,从根本上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还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心态对头了,也就适应并且拥有了这个世界,在“新课改”的浪潮之中,便可如鱼得水了。我们要守的就是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守住教书育人、为生师表之神,就是要终身恪守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天职,终身致力于对辛辛学子的点拨与提升。  【关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03-02  前段时间,教育部下发了有关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通知,赢得了各界的一片掌声。确实,现在的孩子太累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们不得不忍痛牺牲孩子快乐的童年,让孩子从出生,甚至是从胎儿开始就进行各种学习。这就是所谓的“赢在起跑线上!”  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是家长
【中图分类号】G2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07-01  近几年来,我们积极致力于幼儿语言教学的探索与研究,以期达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语言功效:从室内到室外,园内到园外,从人文景观到自然景观以及良好语言环境的营造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冷静回顾与审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尽管老师们努力地从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等方
丰伟出生于江西景德镇,祖籍丰城,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市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景德镇粉彩陶瓷研究院青年画师。师从
【关键词】工作感悟; 感化;协调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04-01  班主任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1 用爱教育学生  俗话说:“好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半岁寒”。良好的师生语言交流氛围是和谐师生关系
【摘要】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师要更加重视课堂教学情景创设,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开展自主探究知识,顺利达到理解、掌握和运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本文就如何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个人的思路。  【关键词】教学; 情景; 学习; 热情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05-01  大班幼儿在幼儿园里生活了3到5年的时间,他们对幼儿园生活比较熟悉,知道了一些基本的社会规则,社会认知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模式,他们在对待与同伴发生冲突的态度及采取什么策略来解决与同伴发生的冲突,会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社会、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影响。因此,幼儿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