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危机和高校扩招导致了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创业教育成为各高校特别是大专院校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新举措。我院通过实施"四位一体"的创业模式,即"创业理论教育+模拟实训+创业实践+创业跟踪与服务",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一批自主创业者。
关键词:高职、创业教育、"四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
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企业用人规模缩减;且高校扩招使之前的"精英教育"转变成为"大众教育",造成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多,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2013年成为最难就业年。高职教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转变高职学生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成为各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点。
创业教育是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1]。由于长期存在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误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起步晚,条件不够完善,不能更好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据统计,2013年毕业大学生里面选择自主创业人数只占全部人数的6.67%,具体到高职学生自主创业人数更少。因此,我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改变观念,加深认识,结合自身特色初步构建了一套符合我院实际的创业教育模式----"四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即"创业理论教育+模拟实训+创业实践+创业跟踪与服务"。通过"四位一体"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一批自主创业者。
我院进行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有计划、有重点地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中,在教学计划上确保充分安排有包括商业机会、创业资源、公司创建、竞争分析、创业融资、创业计划、营销策略等创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科学地选择确定创业意向,培养基础理论适度、动手能力突出、创业意识清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力争达到学业、就业、创业"三业"贯通。
1创业理论教育
创业理论教育也可以理解为创业启蒙教育,它是创业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其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心里素质四个方面[2]。
1.1创业意识
创业理论教育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指的是在创业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里倾向。具体表现为引导学生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成主动的创业观念,将通过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作为人生追求。创业意识包括合作意识、风险意识、敬业意识、信誉意识和特色意识等方面,通过在课堂引入特色品牌、成功企业、特殊案例、情景教学等内容,使学生对创业提高认识,形成创业观念,激发创业兴趣。
1.2创业精神
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一些高职毕业生面对劳动力市场残酷的竞争,面对就业难、创业难的现实,失去了艰苦奋斗的意志、奋发图强的信心。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具有去开创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
1.3创业知识
创业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对创业者的要求较高,尤其是要求创业者具有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如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财会知识、金融法律知识等。我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一些创业课程教育,并在相关学科教育过程中增加一些创业教育内容的教学,比如对理工类的学生增加管理、金融、法律等方面知识,对管理类学生增加相关基础知识等,进行知识互补教学,使学生在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备相关创业知识。
1.4创业心理素质
在创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失去了信心。因此,在创业理论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办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社会上有经验的创业家、企业家以及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到学校开设讲座,使学生降低对挫折和失败的恐惧感,提高学生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创业心态、顽强的斗志,不惧艰险,不畏困难。
2模拟实训
在创业教育中,实训是理论初步应用到实际的战场。我院采取两种模式进行实训训练,第一种课堂创业模拟实训,第二种网上创业模拟实训,以课堂创业模拟为主,以网络创业模拟为辅。
2.1课堂创业模拟实训
课堂创业模拟实训主要是以课堂游戏、课堂的创业基础技能培训为主。在进行课堂创业实训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创业小游戏、角色扮演、风险评估、团队合作[3]等活动,去体验创业的一些过程。
课堂创业模拟主要通过模拟创建、经营企业的形式展开,设置模拟企业的各种岗位:如首席执行官、财务总监、营销总监、采购总监、研发总监、生产运行总监等职位,从企业规划、筹集资金、注册登记、设备厂房设置、材料采购、产品研发生产、市场开发等方面进行模拟实施,教师根据各团队计划完成情况和表现对学生的模拟过程进行打分,分析各团队的优缺点,既可以使学生了解企业创办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又可以使学生对企业完整的生产流程有更加真实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创业必须以团队形式进行,在真正的创业之前就对团队的重要性有深刻了解。在课堂实训模拟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感受知识的魅力。
2.2网上模拟创业实训
鉴于网络的日益发达,网络创业的飞速发展,学院整合学校资源,建立学生网络创业实训室,围绕学生提出的网络创业的内容和项目,创建一套完整的网络创业实训体系,培养学生网络创业技能。通过网络创业实践,学生可以了解网上创业流程、网店管理、网络营销等网络创业技能,在新时代下结合自己所学走一条新的创业道路。
3创业实践
经过前期的学习和训练之后,学校鼓励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我院提出的"创业小老板计划"为创业学生提供了创业的资金和环境。 3.1创业计划大赛
学院举办创业计划大赛活动,针对学生提出的创业方案进行评估和审定,通过创业计划大赛,学生进一步完善其商业计划书,使其具有商业运作的可能性。对于选定的创业方案,学院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并给予资金和环境的支持。
3.2创业实战
选定好创业方案后,学生创业团队可以在学院提供的环境下进行创业实战。针对不同的创业模式,学院提供相应的实战环境。
1、对于网络创业项目,学校开放内网,由学校构建大学校园网络购物中心[4]。创业学生可以在学校网络购物平台上开办网店,学校网络购物中心的所有商品仅面向校内学生和工作人员,客户通过注册、认证在内网网店进行自由购物。学校网络购物平台上经营的网店接受网络购物中心的监督管理。对于创业成熟的团队,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社会网络平台进行创业。
2、对于实体创业项目,学院设置固定的创业街,只针对学院内部学生进行创业活动使用,学院为学生提供创业法律咨询、财税咨询、店铺租赁、办公场地、工商注册、安保等服务。位于创业街的创业项目以学校内部学生客源为主,也可以兼顾面向社会经营。通过实体创业,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实力的学生。
4创业跟踪与服务
创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些突发事件往往是不期而遇,对于学生创业后期,学院制定完整的跟踪与服务体系,包括评价体系、心理咨询、企业孵化等。
4.1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包括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学业评价三方面。
1、过程评价:注重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心历路程、创业方案设计和完善过程、团队互助过程、情感交流过程、能力激发过程等,过程评价是评价体系的重点,通过评价学生创业过程,总结改善学院的创业教育模式,保留优点,改进不足。
2、结果评价:关注学生开设网店、实体店的规模、营业利润、评价创业学生对其他学生的带动作用、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等,设立创业成功奖,奖励创业成功学生,将成功创业学生作为典型加以宣传。
3、学业评价:淡化学科成绩,突出创业成绩。实行弹性学分制,创业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创业学分,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4.2心里咨询
开设创业心里咨询室,解决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问题,并通过创业咨询室向学院反应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问题加强创业理论教育相关内容。
4.3企业孵化
对于创业成功的项目,学院在双方合作意愿的基础上,可以和学生联合成立股份制企业,使学生创业项目扩大生产经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总之,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创业给新时代的大学生有提供了就业的新途径。高职院校应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更多的创业型人才,树立良好的口碑,提升学校的实力,激励更多学生走自我发展、自主创业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贵兰.高职创业教育的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1-2):101-102.
[2]胡明宝,王再新,王化,等.高职高专创业教育的内容与模式[J].湖北社会科学,2006,(1):166-168
[3]王艳茹.试论课堂创业实践[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6):111-112.
[4]解媚霞.大学生创业2+1培养模式构建:以高职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2,(12):99-101.
作者简介:李志攀(1987-)、男(汉族)、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教师、助教、硕士研究生、镍氢电池、458030。
关键词:高职、创业教育、"四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
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企业用人规模缩减;且高校扩招使之前的"精英教育"转变成为"大众教育",造成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多,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2013年成为最难就业年。高职教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转变高职学生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成为各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点。
创业教育是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1]。由于长期存在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误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起步晚,条件不够完善,不能更好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据统计,2013年毕业大学生里面选择自主创业人数只占全部人数的6.67%,具体到高职学生自主创业人数更少。因此,我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改变观念,加深认识,结合自身特色初步构建了一套符合我院实际的创业教育模式----"四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即"创业理论教育+模拟实训+创业实践+创业跟踪与服务"。通过"四位一体"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一批自主创业者。
我院进行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有计划、有重点地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中,在教学计划上确保充分安排有包括商业机会、创业资源、公司创建、竞争分析、创业融资、创业计划、营销策略等创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科学地选择确定创业意向,培养基础理论适度、动手能力突出、创业意识清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力争达到学业、就业、创业"三业"贯通。
1创业理论教育
创业理论教育也可以理解为创业启蒙教育,它是创业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其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心里素质四个方面[2]。
1.1创业意识
创业理论教育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指的是在创业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里倾向。具体表现为引导学生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成主动的创业观念,将通过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作为人生追求。创业意识包括合作意识、风险意识、敬业意识、信誉意识和特色意识等方面,通过在课堂引入特色品牌、成功企业、特殊案例、情景教学等内容,使学生对创业提高认识,形成创业观念,激发创业兴趣。
1.2创业精神
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一些高职毕业生面对劳动力市场残酷的竞争,面对就业难、创业难的现实,失去了艰苦奋斗的意志、奋发图强的信心。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具有去开创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
1.3创业知识
创业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对创业者的要求较高,尤其是要求创业者具有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如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财会知识、金融法律知识等。我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一些创业课程教育,并在相关学科教育过程中增加一些创业教育内容的教学,比如对理工类的学生增加管理、金融、法律等方面知识,对管理类学生增加相关基础知识等,进行知识互补教学,使学生在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备相关创业知识。
1.4创业心理素质
在创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失去了信心。因此,在创业理论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办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社会上有经验的创业家、企业家以及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到学校开设讲座,使学生降低对挫折和失败的恐惧感,提高学生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创业心态、顽强的斗志,不惧艰险,不畏困难。
2模拟实训
在创业教育中,实训是理论初步应用到实际的战场。我院采取两种模式进行实训训练,第一种课堂创业模拟实训,第二种网上创业模拟实训,以课堂创业模拟为主,以网络创业模拟为辅。
2.1课堂创业模拟实训
课堂创业模拟实训主要是以课堂游戏、课堂的创业基础技能培训为主。在进行课堂创业实训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创业小游戏、角色扮演、风险评估、团队合作[3]等活动,去体验创业的一些过程。
课堂创业模拟主要通过模拟创建、经营企业的形式展开,设置模拟企业的各种岗位:如首席执行官、财务总监、营销总监、采购总监、研发总监、生产运行总监等职位,从企业规划、筹集资金、注册登记、设备厂房设置、材料采购、产品研发生产、市场开发等方面进行模拟实施,教师根据各团队计划完成情况和表现对学生的模拟过程进行打分,分析各团队的优缺点,既可以使学生了解企业创办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又可以使学生对企业完整的生产流程有更加真实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创业必须以团队形式进行,在真正的创业之前就对团队的重要性有深刻了解。在课堂实训模拟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感受知识的魅力。
2.2网上模拟创业实训
鉴于网络的日益发达,网络创业的飞速发展,学院整合学校资源,建立学生网络创业实训室,围绕学生提出的网络创业的内容和项目,创建一套完整的网络创业实训体系,培养学生网络创业技能。通过网络创业实践,学生可以了解网上创业流程、网店管理、网络营销等网络创业技能,在新时代下结合自己所学走一条新的创业道路。
3创业实践
经过前期的学习和训练之后,学校鼓励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我院提出的"创业小老板计划"为创业学生提供了创业的资金和环境。 3.1创业计划大赛
学院举办创业计划大赛活动,针对学生提出的创业方案进行评估和审定,通过创业计划大赛,学生进一步完善其商业计划书,使其具有商业运作的可能性。对于选定的创业方案,学院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并给予资金和环境的支持。
3.2创业实战
选定好创业方案后,学生创业团队可以在学院提供的环境下进行创业实战。针对不同的创业模式,学院提供相应的实战环境。
1、对于网络创业项目,学校开放内网,由学校构建大学校园网络购物中心[4]。创业学生可以在学校网络购物平台上开办网店,学校网络购物中心的所有商品仅面向校内学生和工作人员,客户通过注册、认证在内网网店进行自由购物。学校网络购物平台上经营的网店接受网络购物中心的监督管理。对于创业成熟的团队,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社会网络平台进行创业。
2、对于实体创业项目,学院设置固定的创业街,只针对学院内部学生进行创业活动使用,学院为学生提供创业法律咨询、财税咨询、店铺租赁、办公场地、工商注册、安保等服务。位于创业街的创业项目以学校内部学生客源为主,也可以兼顾面向社会经营。通过实体创业,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实力的学生。
4创业跟踪与服务
创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些突发事件往往是不期而遇,对于学生创业后期,学院制定完整的跟踪与服务体系,包括评价体系、心理咨询、企业孵化等。
4.1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包括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学业评价三方面。
1、过程评价:注重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心历路程、创业方案设计和完善过程、团队互助过程、情感交流过程、能力激发过程等,过程评价是评价体系的重点,通过评价学生创业过程,总结改善学院的创业教育模式,保留优点,改进不足。
2、结果评价:关注学生开设网店、实体店的规模、营业利润、评价创业学生对其他学生的带动作用、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等,设立创业成功奖,奖励创业成功学生,将成功创业学生作为典型加以宣传。
3、学业评价:淡化学科成绩,突出创业成绩。实行弹性学分制,创业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创业学分,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4.2心里咨询
开设创业心里咨询室,解决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问题,并通过创业咨询室向学院反应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问题加强创业理论教育相关内容。
4.3企业孵化
对于创业成功的项目,学院在双方合作意愿的基础上,可以和学生联合成立股份制企业,使学生创业项目扩大生产经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总之,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创业给新时代的大学生有提供了就业的新途径。高职院校应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更多的创业型人才,树立良好的口碑,提升学校的实力,激励更多学生走自我发展、自主创业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贵兰.高职创业教育的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1-2):101-102.
[2]胡明宝,王再新,王化,等.高职高专创业教育的内容与模式[J].湖北社会科学,2006,(1):166-168
[3]王艳茹.试论课堂创业实践[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6):111-112.
[4]解媚霞.大学生创业2+1培养模式构建:以高职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2,(12):99-101.
作者简介:李志攀(1987-)、男(汉族)、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教师、助教、硕士研究生、镍氢电池、458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