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血管紧张素(1-7)的相关性

来源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x8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血管紧张素(1-7)[Ang(1-7)]的变化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老年病科门诊2、3级老年高血压患者52例为高血压组,体检血压正常的老年人50例入选为对照组,入选病人均检测血脂、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血浆Ang(1-7)水平,监测24 h动态血压.结果 (1)对照组、高血压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史、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FPG、UA、诊室收缩压、诊室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与高血压组的24小时收缩压(24hSBP)、24小时舒张压(24hDBP)、白昼收缩压(dSBP)、白昼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与高血压组的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24hSBPV)、24小时舒张压变异性(24hDBPV)、白昼收缩压变异性(dSBPV)、白昼舒张压变异性(dDBPV)、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与高血压组Ang(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BPV增大、Ang(1-7)水平减低,且Ang(1-7)的水平降低与24hSBPV升高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