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基石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l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满足下一代数据中心对自动化、智能化以及高效节能等方面的需求,数据中心需要从基础设施的部署及运维管理等多方面着手。
  在IT云化的过程中,数据中心是基础。云计算要求计算、存储及网络资源松耦合,模块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都较高,同时具备绿色节能等特点,而这一切首先依赖于一个高效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一旦离开了数据中心这一基础设施,云计算真的就成了浮在空中的云了。
  在为云而生的新一代数据中心中,基础设施不再只是简单地提供风、水、电以及网络,追求的也不再是单纯的节能环保或者高可靠和可用,除此之外还要满足云计算对自动化、智能化的需求,这就对数据中心的部署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这些需求,模块化数据中心就成为必然之选,相应的,数据中心的管理也从传统的动环监控转向IT与基础设施统一管理的DCIM。
  从模块化UPS到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相比较而言,模块化UPS冗余度好,能支持边成长边投资,投资省,同时能效高,因此从一上市就受到用户欢迎。而模块化数据中心在模块化UPS的基础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其在UPS的整流、滤波、充电等器件集成化和模块化的基础上,还实现了与制冷系统、电力分配系统以及机柜系统的集成等。这使得模块化数据中心能实现更高级别的可扩展性、高可用性、高能效以及统一管理。比如,模块化数据中心可以支持数据中心级别的“边成长边投资”,也就是可以随着IT需求的增加逐渐新增电源模块、空调系统、电力分配系统,因此可以将投资推迟到真正需要的时候,以避免浪费。当然,边成长边投资不只是可节省投资,它还有助于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效。因为传统数据中心通常会一步到位,而数据中心的负载一般有一个增长过程,初期很低,对传统数据中心而言低负载往往意味着低能效。
  模块化数据中心4大核心价值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UPS设备供应商和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供应商都已经提供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如施耐德电气的英飞和艾默生网络能源的SmartAisle,都是模块化数据中心的代表。另外,还有一些互联网公司自己在研发这类产品,比如腾讯的微模块数据中心也属于这一类。
  在市场上,模块化数据中心可以以不同形式出现,比如,当前很流行的微模块数据中心其实质也就是模块化数据中心,而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更是将模块化推向极致,它在快速部署的基础上又实现数据中心整体的移动化,非常适用于一些灾害或者应急场景。
  在我国已有不少数据中心开始采用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建设模式,有的甚至步子迈得更大,采用预制模块化的方式。比如,深圳云基地2013年建成的位于盐田港现代物流中心的数据中心就是采用当下流行的预置模块化技术。在该数据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其电力、制冷、通信电缆以及相关的环境监控等都预先部署在一个框架上,类似积木,预先完成测试,然后将这个框架直接部署到数据中心,这样数据中心的建设就如同搭积木,从而加快部署。得益于这一建设模式,深圳云基地的这个数据中心从工人进场到交付,前后只有3个月,同时节能效果也相当不错,其PUE值都可以达到1.5左右。
  归结起来,模块化数据中心可以为用户带来四大核心价值:第一,高可用性,即通过工程产品化,实现整体设计和交付,避免系统问题;其次,智能控制,其智能监控、智能管理、智能供电和智能制冷的运营方式,保障了对IT环境的智能控制;第三,高度集成化、一体化,可以一站式服务,从而实现快速部署和在线扩容,保障客户业务连续运行。第四,降低TCO,也就是分期投入,减少建设成本,同时在占地和运维成本上都有30%以上的节省。
  自动化与智能化
  模块化数据中心为数据中心的快速部署和高效节能奠定了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但在具体的管理和运维上,特别是在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则要依赖于配套软件,也就是DCIM(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软件)。
  在云计算时代,IT设备和负载的变化已经成为常态,而IT设备和系统每一点改变(包括新增设备、撤出设备等)都会影响到基础设施,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根据IT系统和设备的变化不断改变基础设施的供应能力,包括空间、制冷和电力供应等。比如,在已经虚拟化的IT环境中,当把虚拟机(VM)从一台物理计算机迁移到另一台物理计算机的时候,必然会带来后一台服务器用电和制冷负荷的增加,此时就需要实现IT系统和基础设施管理的整合,来为该VM找到最合适的服务器。   DCIM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DCIM的最大卖点就是要打通IT管理与基础设施管理之间的联系,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把原本彼此紧密相关的信息集成到一起,显著降低了数据中心的管理和运营成本、节省时间,并能基于这些信息做出更合理的决策;其次,能够更好地利用现存的IT和基础设施资源,优化数据中心的性能,提高可用性。
  同时,DCIM通过集成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IT设备的管理,极大地满足了云计算对于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以虚拟化技术为例,虽然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IT设备的利用率,但是,虚拟化应用的同时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让我们预测对物理设施的需求更难。折中的办法是有时不得不为之预留更多的电力、空间、制冷和计算能力,这又导致了利用率的降低。
  而有些DCIM软件平台能对数据中心建模,这样能提前预测所有变更的影响,包括服务器之间迁移虚拟机或者在房间里增加机架,比如,艾默生网络能源的DCIM软件Trellis就具有这种功能。另外,Trellis除了可以监控整个数据中心的各种设备,还能洞悉各个系统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从而整合IT系统和基础设施的相关信息,形成一个类似闭环的控制系统,就如同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生态系统一样,它不仅知道数据中心每个元素的当前状态,还知道这些元素一旦改变会对其他元素造成什么影响。有了这些统一和完整的信息,数据中心管理者就可以获知数据中心的真实状况,从而自信地做出决策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与之相似,施耐德电气的DCIM软件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可以让虚拟机在感知物理基础设施状态以后,迁移到一个更安全的基础设施上(包括足够的电力供应和足够的制冷能力等),从而提高可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DCIM已经成为一种数据中心领域新的热点,在市场上也出现了诸多此类软件,除了来自艾默生网络能源的动态基础设施优化平台Trellis,以及施耐德电气的StruxureWare之外,还有很多UPS厂商、KVM甚至管理软件厂商都推出了这样的软件,比如CA。各种软件可能在功能上有所差别,但它们都致力于通过集成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管理与IT设备管理,来改进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并降低管理成本并优化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谈到下一代数据中心就不得不提软件定义,尽管这个词在大多数时候是指的是IT设备的软件定义。
  可以说,今天“软件定义”正在横扫整个IT产业,颠覆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在内的数据中心等传统IT基础设施市场,尤其是数据中心市场,而相关IT厂商正在调整,并在新的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
  根据较早提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VMware给出的定义,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是指让数据中心完全自动化、策略驱动、高效率、真正按需提供。VMware认为,在一个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所有基础设施都要虚拟化,并将虚拟计算扩展到所有应用;其次,还能根据应用需求实现存储虚拟化和虚拟化网络,以提高速度和效率;第三,管理工具要实现自动化。
  很显然,软件定义数据中心需要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支撑,上面所提的管理工具也包括DCIM。因此,我们越来越频繁地看到DCIM软件在与云计算平台进行合作和集成。比如,StruxureWare就与VMware的vCenter实现了整合,从而实现了更科学的虚拟机调度。
  毫无疑问,在未来数据中心整体走向“软件定义”的时候,基础设施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从这个角度说,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也是必由之路。
其他文献
以100%不用农药的种植方法,生产绿色健康的有机产品。  林师傅,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北面乡人,今年60岁,之前在北京市海淀区耕种十五年,后来到朝阳区马泉营村从事有机种植,已经五年。对于他负责的塑料大棚,他了如指掌:“这个棚有2400株茄子,采用地灌式浇水。每株茄子在生长时会用手一一绑线牵引,茎能长得高。这个棚里放了3000多只蜜蜂授粉。”因为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秋天的大棚里依然有很多蚊子。  这里
特斯拉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这段时间的心情看起来还不错。虽然特斯拉遭遇在华业绩增长缓慢以及高管团队的人员动荡,但出现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的马斯克,对未来在华业务却是信心十足。马斯克认为,去年之所以在华业务不顺,重要原因就是被中国的“黄牛党”骗了,投机者和“黄牛党”的炒作导致市场需求“极其高”的假象。而目前,特斯拉正处于“投机后遗症”的恢复期当中。  马斯克公布的数据似乎证明特斯拉开
全球互联网的发展正从“个人互联网”进入到“企业互联网”的新阶段,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向互联网转型,都在利用互联网做企业创新,现在面向企业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日渐繁荣。  相关数据显示,在个人消费互联网领域,中国在全球居领先地位,比如中国的电子商务消费规模已经超过美国。但中国的企业互联网化才刚刚开始,企业的云服务化比例与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在这一领域我国发展空间巨大。  但是,“企业互联网”是机遇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综合发展,“云安全”也成了行业共识。小至用户,大至国家机密,“云安全”所涉及到的,也备受业内外人士关注。  从某层面上来讲,云技术要求大量用户参与,难以避免出现隐私问题。用户参与即要收集某些用户数据,容易引发用户数据安全的担心。很多用户担心自己的隐私会被云技术收集。  正因如此,在加入云计划时很多厂商都承诺尽量避免收集到用户隐私,即使收集到也不会泄露或使用。但不少人还是
日前,百分点集团宣布获得2500万美元的C轮融资,并发布全新的大数据战略。同时,其公司组织架构也将做出调整。  成立于5年前的百分点集团从大数据最主要的应用推荐引擎做起,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推荐引擎技术服务提供商之一。自2013年开始,百分点开始从大数据技术进入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如今新的注资让其在大数据的布局上更为从容。  “百分点花了5年的时间打造并完善大数据底层技术与应用系统。我们此次提出的新
材料是3D打印的“墨水”,其开发难度大、成本高,现在仍为构建3D打印生态圈的掣肘。相比于3D 打印机30%-50%的毛利率,3D 材料的毛利率高达60%-80%。  目前能够用于3D打印的材料大约有200余种,而传统减材制造、等材制造的材料有数万种。和传统制造业的基础材料相比,用于3D打印的原材料通常对于耐热性、灵活性、稳定性以及敏感性有更高的要求。  材料类型  3D打印行业对于打印材料种类的划
“自媒体 ”的时代,正在悄悄开始。一个自媒体品牌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产生多种新形式内容和产品形态,形成一个自我生态的闭环;一个自媒体平台可以汇聚各路思想精粹,产生一个新生代的媒体结构;而为自媒体提供施展空间和资源的各个企业,也将在自我生态造血和自媒体成长两方面发出合力。  近日,在爱奇艺主办的主题沙龙上,吴晓波和瘦马分别分享了他们自媒体的运营经验。  吴晓波,中国最著名的财经作家,他经营的“蓝狮子财经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6.49亿,普及率为47.9%,而手机网民更上升至5.57亿。我国域名总数已达2060万,网站总数为335万。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形势下,2014年中国网络经济整体规模达到8000亿。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已经对媒体、零售、娱乐等传统产业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 ”战
未来的IT构建应该是怎样的?对于这样一个话题,不同的厂商都分别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而在戴尔眼里,这种IT构建的基础必然离不开网络。  戴尔日前正式对外发布了名为Z9500的核心交换机新产品。戴尔方面宣称,这是“目前市面上密度最高的10/40 GbE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与此同时,戴尔还同时宣布推出新的网络解决方案。“戴尔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成为端对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戴尔网络首席技术官办公
在全球移动通信业移动化、宽带化、多媒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国4G牌照的尘埃落定意味着4G网络、终端、业务都将名正言顺地进入正式商用的阶段,运营商部署4G相关工作的脚步也将因此而加快。  运营商热情不一 产业格局或变  去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目前三大运营商在4G推广上力度不一,原本3G时代形成的竞争格局或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