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评述及改进路径理论逻辑——基于主体功能区治理的思考

来源 :水土保持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l9970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现况和学术研究前沿,采用文献梳理方法总结并分析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现状,结合国土空间治理的新时代背景,提出主体功能区治理理念下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改进路径思考.研究表明:当前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主要聚焦评价体系、驱动因素和提升政策路径三大方面,已有研究仍然有待从方法上加强空间计量的有益应用,指标体系应特别注重与国家和地方政策相符以确保其典型性与规范化,研究尺度应向县域和中心城市深入拓展,相关配套政策与制度改进应适应地区差别化管理要求并注重主体权益.同时,研究视角应与时代变革需求跟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管制的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模式,在传统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应更加注重政策优势叠加,形成一种集传统经济优势和政策优势为一体的国土空间强优势区土地资源利用与开发模式,充分发挥国土空间主体优势分工协作功能,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水平.
其他文献
研究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的影响,能为我国耕地空间格局优化和耕地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往研究缺乏全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动态变化的综合研究,因此在深入分析耕地空间格局演变的基础上,构建了图斑尺度的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异质评估模型,全面评估2000-2015年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究了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时空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1) 2000-2015年,中国耕地重心持续向西北方向迁移,水田和旱地重心分别向西北和东北迁移.北方干旱半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