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根治伴有一侧肺动脉发育不良的法乐四联症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19g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伴有一侧肺动脉发育不良(UHPA)的法乐四联症(TOF)的外科纠治方法。

方法

连续性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51例合并一侧肺动脉发育不良的法乐四联症(UHPA-TOF)患儿资料,术后定期随访,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

结果

35例患儿行一期根治术,2例死亡,病死率6%,监护时间为(7±6)d,住院时间为(21±13)d,远期患侧肺动脉重度狭窄率8%,16例患儿行姑息术,5例死亡,病死率31%,监护时间(13±12)d,住院时间(25±17)d,远期患侧肺动脉重度狭窄率71%;根治术患儿患侧肺动脉远期发育更好(P<0.05),同期行患侧肺动脉补片扩大术者远期肺动脉发育更好(P<0.05)。

结论

UHPA-TOF患儿行患侧肺动脉补片扩大术同时行一期根治术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患侧肺动脉再狭窄是远期主要并发症,须密切随访,必要时介入或手术干预。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新生儿主动脉缩窄和/或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合并心内畸形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47例新生儿主动脉缩窄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合并心内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为(14.5±5.9)d ,年龄范围为12~28 d;体重为(4.3±2.8)kg ,体重范围为2.6~6.5 kg。主动脉缩窄并心内畸形18例,主动脉缩窄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合并心内
目的观察大鼠膀胱出口梗阻模型及膀胱去神经模型膀胱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变化规律,明确引起其变化的影响因素,为神经源性膀胱纤维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70只雌性Wistar大鼠,完全随机分为3组,A组(膀胱出口梗阻模型)30只;B组(膀胱去神经模型)20只;C组(对照组)20只。分别于手术后第10天、30天,在每组中完全随机选出10只大鼠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摘取膀胱组织,行切片H
目的探讨脂氧素A4(lipoxin A4,LXA4)通过let-7c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信号通路保护高氧损伤小鼠肺上皮细胞MLE-12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传代培养MLE-12细胞,待其生长至接近融合状态时,随机分为高氧空白组、LXA4组、let-7c过表达组、let-7c沉默组、let-7c沉默+LXA4组。各实验组均暴
目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新生儿远距离食管闭锁(esophageal atresia ,EA)较困难且并发症多,通过本例的治疗探索利用磁吻合技术实现Ⅲa型食管闭锁畸形一期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在一期手术中结扎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TF)并将两个磁铁分别植入食管近端和远端腔内,实现食管吻合口衔接,手术后通过胃造口喂养。结果术后1 d内磁环即完成良好对位并紧紧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