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科学的高校就业工作体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ks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从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当代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理论总结,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指导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整个社会价值观变革的根本指导方针。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用全面协调的发展观来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提升学生主体就业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在高校就业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提升学生的主体就业观。
  1.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随着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
  2.从“专业对口”向“通用人才”的转变。大学生就业中的专业情节依然影响着求职的心理,实际上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标准是:注重应聘者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至于专业是否完全对口,并不计较。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时期,随着结构的调整,必然也会使某些行业迅速发展。由于我们的教育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使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学教育不仅是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毕业生应看重行业的发展前景,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方向,勇于进入与自己相近或相关的职业。
  3.从“打工”向“创业”的转变。打工是一种被动的就业行为,而自主创业是一种主动的就业行为。新一代大学生精力旺盛,有着强烈的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激情,并且无负担,没有太多牵挂,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专业基础扎实,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善于接受新知识。从现阶段的就业形势看,国家宏观政策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广大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健全高校就业渠道建设
  坚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确保各方面的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运用在高校就业工作中,就是要统筹政府、高等院校、大学生个人、社会各企事业单位等各个方面,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推动大学生合理就业。
  1.要抓好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网络时代,对学校就业工作信息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必须加快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步伐。一是要开通学生就业信息网,成立就业信息网站,通过就业信息网,学生查询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及时与用人单位联系,使就业信息及时、准确、高效、快捷地传递给广大学生;二是建立毕业生生源信息库;三是积极收集人才需求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信息。通过服务手段的不断优化,我院基本上实现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
  2.要做好就业基地建设。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在抓好校内外就业市场建设的同时,学校应积极培育自己的社会就业资源,加强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和就业基地建设,不断拓宽就业空间和渠道,使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得到锻炼,为实现就业增添砝码。
  三、坚持全面发展理念,创新高校就业指导模式
  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坚持以“全面”的发展观为指导,就是要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强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代化建设。
  1.要完成从短期指导到全程指导的转变。就业指导工作不是阶段性的工作,它应该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得越早越好,对学生而言便于形成成熟的择业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确定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职业选择。推进全程就业指导,就是要帮助学生提早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他们在走向职业生活之前,从观念、心态、知识、技能等方面做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全面准备。
  2.要完成从一元化服务到个性化服务的转变。在对毕业生进行全面教育引导的基础上,还应该有针对性地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服务。把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就业指导的重点,以一种长远发展的眼光来指导学生的就业,使学生终生受益。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择业中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进行择业心理教育与辅导,是当前就业指导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展择业心理辅导及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毕业生解除求职择业过程中的困惑和苦恼,缓解学生就业思想压力,消除学生对就业难的恐惧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的选择。
  3.要完成从单一化指导向多样化指导的转变。通过近几年用人单位择才用人的新趋势,可以认识到: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人才,才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唯一出路。因此,在就业指导内容上,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毕业生能力培养,让学生苦练专业技能,引导学生按社会的需求准备自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重视培养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意识,注重塑造学生的“职业灵魂”。就业指导要通过思想教导,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要让他们认识到个人理想的实现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可分离,个人成才与社会客观条件不可分割;要教导他们将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正确处理社会需要和社会成才之间的辩证关系,抵制功利诱惑,避免和纠正大学生就业观念中的短期行为,从而树立正确的择业标准。
  
  2009年度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9-ZX-034。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探索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周围组织的作用点,及其各自的作用特点,为临床辨证治疗时采用合理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将50只SPF级wistar大
目的:研究逍遥散(XYS)对D一半乳糖(D-gal)所致老年性痴呆(AD)模型小鼠行为学、形态学及酶学的影响,探讨逍遥散防治AD的作用及其机制,阐释逍遥散的组方配伍机理。 方法:采用D-g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体现课改精神,出色地完成生物教学的基本任务,从而实现新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呢?我认为,欲在教学中实现全面发展学生科学素养这一根本目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遵循科学认识的基本规律,把握自然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是探究的过程,然后在此前提下结合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科学的特点,让学生勤动手,多实验,尽量开展以探究教学为主的、多元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最终达到培养学生
目的: 通过伤速康巴布膏对实验性兔OA软骨及滑膜改变的影响,阐明伤速康巴布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为伤速康巴布膏在临床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方法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医学院校开设的必修课程,它是在显微、超微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各种生命规律的一门科学。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ultimedia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MCAI)。MCAI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等
摘 要: 生物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是一门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以介绍大千世界、万物生灵为基础的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的学科。生物教师应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课后实践中体现生物学的生活气息。  关键词: 生物教学 生活化 社会化 实用化    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
摘 要: 倡导探究性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不可能单纯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生物学实施探究式教学,以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为前提。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和事实,提出猜想或假设,对假设进行检验或推理,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整合迁移和应用。本文作者概述了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和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