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以下”传统的规范用法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以上"、"以下"两个语言形式的使用,从上古汉语到现在,已经几千年。在古代汉语里,这两个语言形式的表义始终是明确的,用法一直是规范的。白话运动以后,逐渐出现混乱。改革开放以来,混乱现象越来越严重,所造成的社会危害越来越大,又成了非规范化不可的词语。面对今天"以上"和"以下"使用中的混乱及其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我们有必要学习自古以来的传统的规范用法,以促进理解和使用的规范化。汉语"以上"、"以下"传统的规范用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最早出现的是同名词性成分N组合成N以上和N以下结构表达范围、概数或方位。二、
其他文献
测定水体中铁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是滴定法、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于含铁量不太高的水样,用磺基水杨酸作显色剂进行光度法测定是一种准确可靠而又简便快速的分析方法。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调,适度的人口和丰富的资源与良好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也是区域发展的理想状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人口控制、社
为观察重组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选择42例Ⅱ度烧伤患者,将同一创面不同区域或同体对称部位的创面分为治疗组(rhEGF组)和对照组(磺胺嘧啶银组),观察两组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