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lide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多成功人士发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其中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15%取决于专业知识。当今是交流沟通的社会,人们的交往与沟通成为社会成员生存、生活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素质。中职院校的学生,为融入社会培养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一、培养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要从中职学生抓起
  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是培育中职学生健康心理的前提。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由不成熟到成熟期发展的过渡阶段,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凭单纯热情处理人和事,往往事与愿违。只有在校通过与老师、同学、朋友的交流、沟通,才能不断增长人生的感悟,才能融入社会干好工作。所以从中职学生抓起是对未来事业成功的基础。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是实现自我全面拓展与完善的需要。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他人的认识也就越深刻。
  二、中职院校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让中职学生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为时过早,为获得友谊,多了解知识是无可非议的。但在交往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在心理上。当今中职学生心理成熟偏早,社会经历较多,信息又灵通,人际关系相对来说比上一代人优越。二是在认知偏差上。这与学习单一、阅历浅、礼仪差、为人处世接触少、没有在人际交往能力上下工夫有直接原因。三是实践的偏差。如今的技校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存在娇生惯养现象,普遍怕吃苦受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带来在人际交往与沟通上一味追求真空似的友谊,缺乏真诚,更有甚者根本不重视与人交往,把自己孤独地封闭在狭小的天地里,致使能力欠缺,连自己生活都难以自理,更谈不上交往能力。
  三、培养中职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人际交往需要交往能力作支撑,那么中职学生如何才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呢?作为职业学校教师,笔者认为尽管课堂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主渠道,但有其局限性。增强学生人际关系交往能力要在校内课堂和社会课堂上下工夫。
  1.在校内课堂上
  (1)要抓住校内课堂主阵地在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功能地位不放松。引导学生在结识新朋友的过程中消除心理不良心理,使之踊跃而自如地投入到陌生情境交往实践之中。尤其是要抓住新生入学的教育契机,搭建结识新朋友的交往平台。如组织迎接新生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开展交往结对“一帮一”活动。
  (2)要引导学生在交心谈心活动中学会沟通。一方面发挥课堂教学平台的作用,通过教师与学生在讲台上交流示范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一方面搭建在课堂外的交心谈话活动平台,如建立学生公寓谈心制度,开展周末交心谈话活动,班主任接待制度,来提高人际交流沟通的能力。
  2.在社会课堂上
  (1)要教育学生尊重对方,把握分寸,这是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这既体现出个人的道德修养,又能倾听到别人的意见。无论是与老师还是与同学都要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就是走向社会也要善于听别人的建议和意见。要宽容、同情、善解人意。
  (2)要保持开放的态度不能固执己见,不能显富欺贫,要耐心听别人的建议,站在对方立场进行换位思考,尽量找双方得以沟通的结合点,建立对话的渠道。
  (3)要言行一致实事求是。言行一致是衡量人品的根本尺度。因此,不论到那里,也不论干什么,都要言行一致,信守承诺,靠诚信赢天下。以言行一致树立自己的形象,拓展自身的交往空间。
  (4)要心胸开阔,广交朋友。不能心存偏见,功利地交朋结友。
  总之,人际交住能力的培养,要把握好课堂和社会两个环节,中职院校的学习既是学习基础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又是提高社会能力的过程。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一、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1.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加强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学校是青少年集中学习的场所,人数之多,受教育之广是任何单位、任何组织都无法比拟的。应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教育优势、宣传优势和学校法制教育系统性、组织性、科学性的特点加强学生法制教育,以此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法制素质。  2.加强法制教育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及学
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成功的摇篮。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可能自发产生,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形成,只有通过班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班主任的智慧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逐步地培养起真正意义上的班集体。  一、以集体主义凝聚班级  “集体”是一种“精神共同体”,它不是人员的简单组合,而是相互间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好比是“由成千上万条溪流汇合成的江河”
从哲学的观点出发,对微积分概念中的有限与无限、运动与静止、近似与精确等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其辩证法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
<吴越纪游十五首>是高启在元未写的一组纪行诗,它是当时东南丧乱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高启社会活动和思想情感的真实写照.
通过谱估计法(波束形成法、AR模型法、极大似然法)对测向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四元均匀线阵,阵元间隔d=λ/2,两信号源分别处于θ1=-5&#176;和θ2=5&#176;的方向上,求得空间谱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