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的教学是我国基础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让学生们自愿、快乐的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对思想政治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论述了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讨论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兴趣的几个策略。
【关键词】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 兴趣激发
思想政治课长期留给人们的印象是原理晦涩、内容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在教学方法和考试上就是死记硬背,对于学生来说毫无兴趣可言,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考试临时抱佛脚,考完后全部忘光。怎样才能扭转这种颓废消极的心理?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工夫。下面我就从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几方面浅谈一下。
一、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突破陈规
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解决问题。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互相争辩,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推荐小组代表进行回答、交流,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打破学生头脑中习惯性的定势思维,充挖掘学生个体的智慧和潜能,引导学生敢于突破陈规,不唯书、不唯师,不满足现成的答案。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创新。正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所说“什么叫名师?并不是手把手教就是名师,而是善于启发诱导,让你敢创。”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到自己有价值、有能力,从而迸发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课堂上建立彼此信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师生应成为教学过程中相互学习主体,共同参与,双边协作,共同发展。教师亲切和蔼的语言,微笑期待的目光,自信坚定的神态都能對学生产生较好的引导和鼓舞效应。同时,民主的课堂气氛还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宽容,不能简单用“是”或者“否”来评判,对学生回答正确的应肯定,对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回答,更要肯定并鼓励,绝不能讽刺、挖苦,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时时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宽松的教学气氛中,学生才会抛弃种种顾虑,乐于思考创造,大胆想象、大胆质疑,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下,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开发智力、培养思维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注意学生价值、情感、态度培养,从而使知识与技能、智力与能力、价值观与态度以及个性发展;强调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在现代意义上的学习与发展,不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具备读、写、算的基础学力,而且有善于搜集、处理信息,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 要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在“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下,课堂教学要强调掌握基础知识;强调基础技能训练;强调获取生活经验;强调创造性思考能力培养以及强调情感陶冶。
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克服旧的只重“知识”传授的现象,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老师担当教学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教师没有把学生看成平等的主体。学生也觉得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虽然一些教师在课堂外也和学生交流,也会让学生感到亲近,但在课堂上他会是另一副面孔,这仍然是把学生作为一个被管理的对象来对待的。这种环境下培养的多是会听话的机器,而不是会思考的个体。要培养会思考、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个体,平等与民主是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要转变,既要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课堂纪律的维持和管理者,又要成为课堂学生的一员,成为他们的朋友;对学生的不同意见,要耐心去听;教态上要始终保持,微笑平和;对学生课堂上犯的一些下错误;要多一些宽容、多一份理解;对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对学生的表现欲望充分尊重,并给他们创造发挥的机会;多一点幽默、少一份古板,要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感到心里轻松。这样学生才敢大胆的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课堂成为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交流、展示自我的场所,思维才能有创新。
四、尊重学生个性与才能,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学生的个体是有差异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实际上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发展。教学中在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把学生作为能动的学习主体,允许学生有选择性的学习。一是允许学生能根据学习的需要,有效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二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接受水平选择相关的活动和练习;三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不能一刀切。当然学生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教师要给予引导。
总之,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政治老师若能痛下苦功,必能实现有效授课,完成政治课程教学要求。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搞好政治课教学,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教师要在学校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发展作为目标,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充实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 兴趣激发
思想政治课长期留给人们的印象是原理晦涩、内容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在教学方法和考试上就是死记硬背,对于学生来说毫无兴趣可言,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考试临时抱佛脚,考完后全部忘光。怎样才能扭转这种颓废消极的心理?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工夫。下面我就从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几方面浅谈一下。
一、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突破陈规
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解决问题。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互相争辩,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推荐小组代表进行回答、交流,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打破学生头脑中习惯性的定势思维,充挖掘学生个体的智慧和潜能,引导学生敢于突破陈规,不唯书、不唯师,不满足现成的答案。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创新。正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所说“什么叫名师?并不是手把手教就是名师,而是善于启发诱导,让你敢创。”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到自己有价值、有能力,从而迸发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课堂上建立彼此信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师生应成为教学过程中相互学习主体,共同参与,双边协作,共同发展。教师亲切和蔼的语言,微笑期待的目光,自信坚定的神态都能對学生产生较好的引导和鼓舞效应。同时,民主的课堂气氛还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宽容,不能简单用“是”或者“否”来评判,对学生回答正确的应肯定,对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回答,更要肯定并鼓励,绝不能讽刺、挖苦,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时时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宽松的教学气氛中,学生才会抛弃种种顾虑,乐于思考创造,大胆想象、大胆质疑,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下,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开发智力、培养思维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注意学生价值、情感、态度培养,从而使知识与技能、智力与能力、价值观与态度以及个性发展;强调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在现代意义上的学习与发展,不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具备读、写、算的基础学力,而且有善于搜集、处理信息,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 要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在“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下,课堂教学要强调掌握基础知识;强调基础技能训练;强调获取生活经验;强调创造性思考能力培养以及强调情感陶冶。
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克服旧的只重“知识”传授的现象,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老师担当教学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教师没有把学生看成平等的主体。学生也觉得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虽然一些教师在课堂外也和学生交流,也会让学生感到亲近,但在课堂上他会是另一副面孔,这仍然是把学生作为一个被管理的对象来对待的。这种环境下培养的多是会听话的机器,而不是会思考的个体。要培养会思考、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个体,平等与民主是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要转变,既要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课堂纪律的维持和管理者,又要成为课堂学生的一员,成为他们的朋友;对学生的不同意见,要耐心去听;教态上要始终保持,微笑平和;对学生课堂上犯的一些下错误;要多一些宽容、多一份理解;对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对学生的表现欲望充分尊重,并给他们创造发挥的机会;多一点幽默、少一份古板,要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感到心里轻松。这样学生才敢大胆的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课堂成为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交流、展示自我的场所,思维才能有创新。
四、尊重学生个性与才能,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学生的个体是有差异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实际上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发展。教学中在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把学生作为能动的学习主体,允许学生有选择性的学习。一是允许学生能根据学习的需要,有效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二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接受水平选择相关的活动和练习;三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不能一刀切。当然学生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教师要给予引导。
总之,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政治老师若能痛下苦功,必能实现有效授课,完成政治课程教学要求。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搞好政治课教学,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教师要在学校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发展作为目标,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充实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