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uo1361315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急诊护士的自身原因和护患关系方面分析急诊护士的压力来源,探讨减轻压力的对策。
  【关键词】 急诊科 护士 压力源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230-01
  急诊作为救死扶伤的前沿阵地,接诊的都是紧急危重的病人和身心急躁的家属,而急诊抢救护理工作质量是衡量医院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对于急诊科的护士,除了需要具备一般的基础护理能力和相应的专业操作技能之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敏锐的洞察能力,迅速的反应能力,作到惊而不慌,忙而不乱。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水平,分析其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并消除压力,维护她们的身心健康,我们综合分析急诊护士的压力来源及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1 急诊护士压力源分析
  1.1 急诊工作的特殊性
  急診护理工作的性质及特点决定了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急诊护士要牢固树立“急救意识”,“急”表现在发病急、需求急、处置急,而“救”的关键是时间,时间的快捷是速度。这就要求急诊护士不仅要做到反应快,还要做到眼快、手快、脚勤,时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加重了心理压力。
  1.1.1 超负荷的工作强度
  应急性较强是急诊科的工作特点,不能计划和预测什么时间有多少患者及患何种疾病的患者来就诊,且来急诊就诊的病人病情都是急、重的,变化也快,危险性也高,以上这些因素都要求急诊护士在上班时间随时处于应急状态,这样的状态持续时间一长,护理人员都会感觉疲惫和紧张,有调查结果显示,工作量超负荷是造成护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徐姝调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2006年7月—2007年6月的急诊共接诊病人37 182例次,每天就诊人数分布极不均等,多则1 d达152例次,少也有68例次。由于急诊的工作量具有不固定性,无法预料可能的就诊病人数量及病情,尤其是目前大多数医院护士严重缺编,致急诊护士常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1.1.2 急诊工作的高风险性
  急诊病人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抢救时如果护士在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将会威胁到病人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护士为此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有调查显示,当护士情绪不稳定及处于生理周期低潮时差错发生率为60%~70%,严重者还可导致医疗事故[1]。尤其是病人的自我保护及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无疑给急诊护士又添加了一份工作压力。
  1.2 急诊护士的自身原因
  1.2.1 高学历带来高压力
  王岚等研究显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护士在工作时间分配上,工作环境、资源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刘丽等关于急诊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中提出护士的学历也是影响工作压力因素之一,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护士最为突出。急诊护士以大专及以上学历为主,学历的增高提升了护士的自尊心,也对自己的晋升和岗位设置有较高的期望。但实际工作中,学历高低与岗位分工、工作待遇没有太大区别,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使高学历护士具有更大的压力。
  1.2.2 护士年龄与护龄压力的影响
  王岚等研究显示,36岁~45岁的护士感到压力最大,其次是26岁~35岁。刘丽等研究显示,护龄在5年~10年的护士工作压力程度最强,认为这个阶段的护士工作经验丰富,作为科室专业骨干,面临着晋升、学习等多方面压力,且对急诊科职业风险意识相对较高;而且,她们大多已婚,还得面临着承担家庭及子女教育等压力。年轻护士由于工作年限短,对于复杂病情的判断、特殊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能力欠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技巧比较差,对不同病人缺乏较强的协调能力,这给年轻护士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1.3 护患关系方面
  由于急诊病人大多发病急、病情凶险,病人常有紧迫感、危机感甚至濒死感。病人家属的心情往往表现为焦急、紧张,希望得到及时、周到的救治服务,一旦护士难以满足他们要求,容易出现过激行为。有些家属和病人对疾病认识不足,加之由于生病或经济负担过重而易怒;有些病人因为家庭矛盾或牵涉的纠纷不配合治疗,甚至把心中的烦恼和怨恨发泄到护士的身上,这些都会给护士施加压力。杜萍等调查显示,85.7%急诊护士认为最烦心的是碰到无理取闹的病人及家属。护患冲突的产生,部分是由于护士心理健康欠佳引起的职业心态偏差造成的,而不是由于护士职业道德缺乏引发的。
  1.4 讨论
  护理是个神圣、光荣而辛苦的职业,“白衣天使”是这一职业的荣誉称号,但只有行内人才知道这是一个表面光鲜,实质酸楚的职业。随着社会飞跃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也随之上升,对医疗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护理工作的压力与日俱增,以至护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基层医院急诊科更是如此。为减轻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应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急救护理专业技术水平。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根本。2、科学合理的安排急诊工作。护理人员配置的核心问题是保持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包括数量、专业结构和学历层次。3、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护患冲突是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常见因素。急诊护士要更新服务理念,本着“急诊无小事”的态度,增强为“人”服务的意识,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和不合理要求要正确对待,细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想方设法满足患者的要求,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综上所述,急诊室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急诊室护士所面对的的工作压力。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减轻压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护理管理者应该运用“人性化管理”的管理理念,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切身体会护士的心理感受,积极疏导其不良情绪,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不同学历、工作年限的护士分别对待,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充分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让护士处于一种被信任、被尊重的主人公地位,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潘爱娣,张光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知识因素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2):45014503.
  [2]张成翎,葛向煜.急诊室护士受暴力侵袭的原因与对策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4):354355.
  [3]刘惠贤.急诊护士精神压力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4):362363.
其他文献
目前,由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的一些缺陷,生物体内的抗氧化活性肽就成了研究的焦点.该文综述了抗氧化肽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分类来源、作用特点、分离纯化以及检测活性方法等有
锻件在装备制造行业领域属于重要的承力基础零部件。随着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锻造行业迫切需要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从智能锻造系统的4个模块阐述了智能锻造技术的
【摘 要】 医疗器械对医学事业的发展极其重要,是现代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医疗界对医疗器械的管理存在普遍忽视的现象。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基层操作人员,对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存储、采购等问题都存在认识误区。尤其是意料器械的维修管理方面,不少医院都不加重视,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本文将针对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提高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希望对当前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
为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合理膳食的行动目标,亟需从社会学角度对城镇中产阶层家庭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方式展开深入的调查与研究。饮食养生是健康生活的一种实践
目的研究在老年性阴道炎治疗过程中实行左氧氟沙星联合乙烯雌酚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妇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中选取62例参与本次研究,给予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本次选取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40)与加强股静脉置管干预(观察组,n=4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病例应用血液净化中心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重视股静脉置
目前,电子政务正处于从要素建设向应用建设推进的转型中,深化应用和集约化共建共享任务非常艰巨。政务信息资源作为电子政务建设成果之一,如何进一步综合开发好、管理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