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忙闲,总喜欢信笔涂鸦,有时候甚至觉得用笔说话的方式更直接准确。如果现在下棋算做是自己的兴趣爱好的话,那么除了做棋手我还想做一名写手,每天来这里写点东西,想来也是一种乐趣。
新浪的编辑联系我,说帮我开辟一个空间,我可以到上边贴文章。实在是盛情难却,于是就答应下来。在这之前,我对博客是一无所知的。刚开始,并没有自己亲自去经营,只是让他们把我以前的文章贴上去,也算是做到言而有信。直到有一天,一个想法冒出来:我何不用写博客的方式让自己养成一种记录生活的习惯?在这之前我也很喜欢写东西,比如随笔,或者是在一些报纸杂志上开设一个专栏,但都断断续续,高兴了一天写五六千字,不高兴了五六天才写一篇。从2月13号起,我开始认真地更新博客,用心记录每一天的生活,慢慢习惯就养成了,每天写一点,挺有意思。
由于工作的缘故,我很少去看别人的博客,但是一直以来我都特别感谢那些关注我博客的朋友。虽然我是一个并不在意别人怎样看待我的人,但是博客人气高总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在留言中他们给出的建议和提出的问题,都让我受益匪浅。记得有一次,我在博客里贴了一首我之前写的词,留言里面就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我突然发现其实网上有很多高手,虽然以前我也会看一些诗词方面的书,但是这种互相交流的感觉竟是那么通畅。博客就像一扇窗户,通过这扇窗户我们可以结交很多新的朋友,虽然大家素昧平生,但有时候你可以感觉到他们仿佛就在身边。
现在我已经习惯来这里涂鸦,可是博客毕竟是一种很公开的东西,我并不想把自己很私人的东西发到上面去,只会透露一些观点,这可能与我的性格有关系,到了我这个年纪已经不想再通过这样的方式宣泄情感了。
无论怎样,当博客成为一种习惯,码字也变成了一种乐趣。(整理/时楠)
桑兰:博客≈“家”
我喜欢把博客比作自己的家,通过各种各样的链接,大家彼此串门儿,字里行间就可以知道最近大家都在忙些什么,顺不顺利。
我这人比较懒,有时候博客更新得比较慢.过一段时间我回“家”一看,发现有很多朋友在给我留言说“桑兰的博客为什么还没有更新呢?”原来有那么多朋友在等着我呢,这让我很开心,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现在工作之余总会写一些东西,告诉大家我最近的情况,让大家分享我的心情。
当然我也很喜欢去别人家里串串门儿,尤其喜欢那些看起来比较轻松的博客。我是思维很跳跃的人,所以并没有什么固定的链接,反正那些人气排名很高的博客我都会经常光顾,去看一下别人是怎么写的,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再者我也喜欢一些新鲜的东西,通过大家彼此串门可以收获很多新信息。有时候看到别人的“家”修饰得那么漂亮,就有冲动卷起袖子马上也来个大“装修”。
大家不要小看了串门儿,通过这一来一去的走动,不仅知道了新鲜好玩的事情,对我的工作还有很大帮助呢。我主持的节目《桑兰2008》经常会采访一些运动员,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我已经很了解了,但是有些时候我还是愿意去看看他们的博客,通过博客可以更多地了解他们的性格、想法,我觉得这个空间还是比较能够反映出人内心的一些东西的,呵呵,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窥私”呢。
翻阅一下自己之前的文章,发现一些人物和一些比较长的东西占据了太多的空间.我想改变一下风格,把我的一些心情感受写到里面去。最近我看一些人的博客,他们很多都是手札的形式,字数不一定很多,但是会更新得很快,这样可以让那些关心我的人及时地知道我的情况,我也会贴一些照片进去,尽可能地满足大家的需要。
呵呵,这是我的“家”,一个不需要很大的地方,大家要记得常来看看呀! (整理/时楠)
邢傲伟:博客≈心灵驿站
去年,我在网上冲浪,偶然点击“博客”,我一下子被这个新鲜的东西吸引住了。在这个小天地里,只要愿意,可以将自己的世界通过文字全盘托出,紧随其后的是悲伤着你的悲伤,快乐着你的快乐的留言。
我是网迷,电脑水平却一般。如何申请博客,让我一筹莫展,直到今年1月份,我参加搜狐网站举办的一次活动,一位朋友问我是否对博客感兴趣,这话一下问到了我心坎里,于是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博客网站。
那夜,我激动地登录进入以“邢傲伟”命名的小世界,但直到我关上电脑,都没有敲出一个字。因为我觉得博客就像一个心灵的驿站,所以总不知道该如何开启这第一次。随后几天,我满脑子都在想该如何“耕耘”这片新天地呢?
我是不称职的博客,却是发短信的快手,每天都会通过短信和朋友聊天。一则“愉悦是一天,悲伤是一天,为什么不能快快乐乐度过每一天”的短信感动了我,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将这句话用大大的字号写在屏幕上。这句话,不时尚,甚至有些土,但它是我心灵的写照。2000年,中国体操男团从悉尼奥运会凯旋;两年前,中国体操遭遇“雅典滑铁卢”。两届奥运会,大喜大悲大碰撞,作为体操人,我尝到了人间冷暖。如今,品味那段经历,快乐地迎接和度过每一天,积极地对待生活和工作,成了我最大的心得。言为心声,我在博客上落笔谨慎.不随性而随心,是有感而发,所以我基本上是一个星期才更新一次,也是寥寥数笔。
朋友们想通过我的博客来了解我的生活,而我“精炼”的语言却不足以补偿大家的关心,这时我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贴图!某一天,朋友们惊喜地发现,博客上突然涌现出大量我的图片。现在,我要承认,那是因为当时操作不熟练。我抱着瞎猫捉耗子的心态,上传十张照片,相信总能有一两张正确到位吧!没想到,竟然全部成功。但有一点可以保证,照片都是用心挑选的。不信,和父母的合影——表示我是孝子;和朋友的合影——表示我真心对待朋友;我自己的照片…… (整理/李庆玉)
周宁:博客≈“玩儿”
我写博克只是“玩儿”。
当初董路(著名足球记者)跟我说这东西不错,我就申请了一个,还确实挺有意思。我的文章内容也不外手足球,不少人对足球存在误解,作为圈里人.我只想把知道的说出来。我打字慢,所以往往都是夜深人静时奋笔疾书,第二天再让老婆或是其他人帮忙敲到电脑上。
博客就是一种表达自己想法的工具。其实,以前北京踢足球的师哥们都很有思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且特点都非常鲜明,只是在这种环境下球员的思想与个性都被扼杀掉了。
博客还是自己的一个发泄情感的地方,自己的地方就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只要自己认为对的。比如我在家说点想说的,屋子里的一群朋友不至于用砖头拍我。关于别人,产生共鸣的感叹一声;悄然泪下也未尝不可;不置可否的一带而过;嗤之以鼻也理所应当。有建设性的留言我会贴到公告栏上跟大家分享;有反对意见的我也耐心看您讲完;但无理取闹、满口脏话的,对不起了,删您没商量。
人是个多思维的高级动物,不像单纯的猫记吃、狗记打。做事有失误、说话有口误、打字也不能保证不出现错误,说错了自己的电话号码我的电话就是别人的?打一晚上字容易啊?中间错了个字就是别人代写的?笑话,一个运动员出身的人要是之乎者也、文笔工整我才觉得奇怪呢,觉得能看就看看,觉得有意思就瞧瞧,开开心心享受你自己的生活怎么了?不舒服啊? (整理/王津津)
新浪的编辑联系我,说帮我开辟一个空间,我可以到上边贴文章。实在是盛情难却,于是就答应下来。在这之前,我对博客是一无所知的。刚开始,并没有自己亲自去经营,只是让他们把我以前的文章贴上去,也算是做到言而有信。直到有一天,一个想法冒出来:我何不用写博客的方式让自己养成一种记录生活的习惯?在这之前我也很喜欢写东西,比如随笔,或者是在一些报纸杂志上开设一个专栏,但都断断续续,高兴了一天写五六千字,不高兴了五六天才写一篇。从2月13号起,我开始认真地更新博客,用心记录每一天的生活,慢慢习惯就养成了,每天写一点,挺有意思。
由于工作的缘故,我很少去看别人的博客,但是一直以来我都特别感谢那些关注我博客的朋友。虽然我是一个并不在意别人怎样看待我的人,但是博客人气高总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在留言中他们给出的建议和提出的问题,都让我受益匪浅。记得有一次,我在博客里贴了一首我之前写的词,留言里面就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我突然发现其实网上有很多高手,虽然以前我也会看一些诗词方面的书,但是这种互相交流的感觉竟是那么通畅。博客就像一扇窗户,通过这扇窗户我们可以结交很多新的朋友,虽然大家素昧平生,但有时候你可以感觉到他们仿佛就在身边。
现在我已经习惯来这里涂鸦,可是博客毕竟是一种很公开的东西,我并不想把自己很私人的东西发到上面去,只会透露一些观点,这可能与我的性格有关系,到了我这个年纪已经不想再通过这样的方式宣泄情感了。
无论怎样,当博客成为一种习惯,码字也变成了一种乐趣。(整理/时楠)
桑兰:博客≈“家”
我喜欢把博客比作自己的家,通过各种各样的链接,大家彼此串门儿,字里行间就可以知道最近大家都在忙些什么,顺不顺利。
我这人比较懒,有时候博客更新得比较慢.过一段时间我回“家”一看,发现有很多朋友在给我留言说“桑兰的博客为什么还没有更新呢?”原来有那么多朋友在等着我呢,这让我很开心,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现在工作之余总会写一些东西,告诉大家我最近的情况,让大家分享我的心情。
当然我也很喜欢去别人家里串串门儿,尤其喜欢那些看起来比较轻松的博客。我是思维很跳跃的人,所以并没有什么固定的链接,反正那些人气排名很高的博客我都会经常光顾,去看一下别人是怎么写的,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再者我也喜欢一些新鲜的东西,通过大家彼此串门可以收获很多新信息。有时候看到别人的“家”修饰得那么漂亮,就有冲动卷起袖子马上也来个大“装修”。
大家不要小看了串门儿,通过这一来一去的走动,不仅知道了新鲜好玩的事情,对我的工作还有很大帮助呢。我主持的节目《桑兰2008》经常会采访一些运动员,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我已经很了解了,但是有些时候我还是愿意去看看他们的博客,通过博客可以更多地了解他们的性格、想法,我觉得这个空间还是比较能够反映出人内心的一些东西的,呵呵,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窥私”呢。
翻阅一下自己之前的文章,发现一些人物和一些比较长的东西占据了太多的空间.我想改变一下风格,把我的一些心情感受写到里面去。最近我看一些人的博客,他们很多都是手札的形式,字数不一定很多,但是会更新得很快,这样可以让那些关心我的人及时地知道我的情况,我也会贴一些照片进去,尽可能地满足大家的需要。
呵呵,这是我的“家”,一个不需要很大的地方,大家要记得常来看看呀! (整理/时楠)
邢傲伟:博客≈心灵驿站
去年,我在网上冲浪,偶然点击“博客”,我一下子被这个新鲜的东西吸引住了。在这个小天地里,只要愿意,可以将自己的世界通过文字全盘托出,紧随其后的是悲伤着你的悲伤,快乐着你的快乐的留言。
我是网迷,电脑水平却一般。如何申请博客,让我一筹莫展,直到今年1月份,我参加搜狐网站举办的一次活动,一位朋友问我是否对博客感兴趣,这话一下问到了我心坎里,于是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博客网站。
那夜,我激动地登录进入以“邢傲伟”命名的小世界,但直到我关上电脑,都没有敲出一个字。因为我觉得博客就像一个心灵的驿站,所以总不知道该如何开启这第一次。随后几天,我满脑子都在想该如何“耕耘”这片新天地呢?
我是不称职的博客,却是发短信的快手,每天都会通过短信和朋友聊天。一则“愉悦是一天,悲伤是一天,为什么不能快快乐乐度过每一天”的短信感动了我,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将这句话用大大的字号写在屏幕上。这句话,不时尚,甚至有些土,但它是我心灵的写照。2000年,中国体操男团从悉尼奥运会凯旋;两年前,中国体操遭遇“雅典滑铁卢”。两届奥运会,大喜大悲大碰撞,作为体操人,我尝到了人间冷暖。如今,品味那段经历,快乐地迎接和度过每一天,积极地对待生活和工作,成了我最大的心得。言为心声,我在博客上落笔谨慎.不随性而随心,是有感而发,所以我基本上是一个星期才更新一次,也是寥寥数笔。
朋友们想通过我的博客来了解我的生活,而我“精炼”的语言却不足以补偿大家的关心,这时我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贴图!某一天,朋友们惊喜地发现,博客上突然涌现出大量我的图片。现在,我要承认,那是因为当时操作不熟练。我抱着瞎猫捉耗子的心态,上传十张照片,相信总能有一两张正确到位吧!没想到,竟然全部成功。但有一点可以保证,照片都是用心挑选的。不信,和父母的合影——表示我是孝子;和朋友的合影——表示我真心对待朋友;我自己的照片…… (整理/李庆玉)
周宁:博客≈“玩儿”
我写博克只是“玩儿”。
当初董路(著名足球记者)跟我说这东西不错,我就申请了一个,还确实挺有意思。我的文章内容也不外手足球,不少人对足球存在误解,作为圈里人.我只想把知道的说出来。我打字慢,所以往往都是夜深人静时奋笔疾书,第二天再让老婆或是其他人帮忙敲到电脑上。
博客就是一种表达自己想法的工具。其实,以前北京踢足球的师哥们都很有思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且特点都非常鲜明,只是在这种环境下球员的思想与个性都被扼杀掉了。
博客还是自己的一个发泄情感的地方,自己的地方就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只要自己认为对的。比如我在家说点想说的,屋子里的一群朋友不至于用砖头拍我。关于别人,产生共鸣的感叹一声;悄然泪下也未尝不可;不置可否的一带而过;嗤之以鼻也理所应当。有建设性的留言我会贴到公告栏上跟大家分享;有反对意见的我也耐心看您讲完;但无理取闹、满口脏话的,对不起了,删您没商量。
人是个多思维的高级动物,不像单纯的猫记吃、狗记打。做事有失误、说话有口误、打字也不能保证不出现错误,说错了自己的电话号码我的电话就是别人的?打一晚上字容易啊?中间错了个字就是别人代写的?笑话,一个运动员出身的人要是之乎者也、文笔工整我才觉得奇怪呢,觉得能看就看看,觉得有意思就瞧瞧,开开心心享受你自己的生活怎么了?不舒服啊? (整理/王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