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渣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变化和腐熟度评价

来源 :热带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木薯渣为原料进行高温堆肥发酵,研究堆肥化过程中木薯渣肥堆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及堆肥腐熟程度。结果表明:在堆肥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含水率变化不大。补充氮处理的pH值在发酵结束时为8.5左右。水溶性有机碳含量随着堆肥化进行而降低;而水溶性氮含量的变化受通气状况和氮源条件的影响较大。纤维素酶活性呈“升高-降低”趋势。种子发芽率能有效、可靠的反映堆肥的腐熟程度,发酵24-30d的堆肥已对植物无毒害作用。
其他文献
采用非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分析椰子果肉中蛋白质主要亚基的组成、分子量和含量。结果表明,用pH7.8的磷酸盐缓
应用32条ISSR引物对13个自然居群的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innaeus)共120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小桐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很高。在物种水平上,平均每个位点
利用26个果实性状对我国雷州半岛的菠萝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对有关果实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雷州半岛76份菠萝蜜种质的果实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1.13%~67.73%之间。
探讨茶树鲜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测定条件,分析不同茶树品种以及茶树鲜叶不同叶位AP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加入量约为鲜叶重的1.5倍,酶提取液pH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