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保卫战”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lx1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个80后,阅读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我来说,每天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晚饭收拾停当,捧上一本好书,跟随作者走进书里描绘的世界,与书中的人物对话,伴着作者的思想驰骋遨游。读书的时候,完全沉浸其中,仿佛全世界都安静下来,一天的疲惫在阅读中一扫而光。
   我的每日阅读习惯,自大学到现在坚持了十几年了。每天的阅读没有固定时间,少则十几分钟,多则两三个小时,遇上一本好书挑灯夜战十几个小时更是酣畅淋漓。我很享受这种沉浸式的深度阅读,尤其那些凝聚着古今名家智慧的经典书籍,必须沉下心思下一番功夫进行深读、精读,才能更好地汲取书中思想的精华。
   阅读,当然要写笔记,我喜欢读书时把自己的想法和评论随时随地写下来,有时是三言两语的即兴感受,有时是一篇洋洋洒洒几千字的读后感。写笔记的过程也是用文字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把自己的想法融入作者的观點,你会发现你和作者离得特别近,对书的理解和情感也变得更加饱满和深沉,这样深入跟进的读书笔记,让我特别着迷。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海量信息席卷而来。微博、微信、短视频,各种碎片化的信息传播也带来了阅读方式的多元化。我这保持多年的阅读习惯也多次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新媒体来袭,该怎样阅读?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获取信息?我这个“读龄”20多年的老读者,在各种新奇有趣的新媒体面前,犹如一个刚上路的新手没有了方向感。
   最早“入侵”我生活的是微博。2010年,微博开始兴起的时候我还在读大学。一接触微博,我马上被它吸引:140个简明文字、直观的配图,而且还可以实时更新。很快,刷微博占据了我的阅读时间和精力,各种博人眼球的短新闻让我难以自拔,我的每日阅读习惯早被束之高阁。
   为了最快地获取信息,我一度成了“标题党”。在微博中,我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了无数条信息,也以最快的速度忘记。短暂的阅读快感过后,剩下的只有无聊和空虚感。三个月后我的微博热便降了温,我又自觉回归到“每日阅读”当中去。
   2013年,微信来袭。它抓住了我们对别人生活的天然好奇心,以实时更新的朋友圈很快全面占领了我的闲暇生活。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手机屏幕前的我,一遍一遍地刷着微信,通过朋友圈对别人的生活了如指掌。刷朋友圈的时候时间过得可真快,经常是看几遍朋友圈,点几个赞,评论上几句俏皮话,半天时间就过去了。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过度关注别人的生活,自己的日子哪还有时间经营?我决心不做别人生活的旁观者。我关闭了微信朋友圈,让自己重新回到阅读当中。周末闲暇时间,也会点开朋友圈,看看好友们久违的动态。忽然发现,远离朋友圈的日子,也并没有错过什么。
   最近前来“捣乱”的是“抖音”。抖音是以短视频的方式,比文字更直观更快捷地攫住观众的眼球。第一次玩抖音,我竟然连续看了四五个小时,完全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时间在“抖音”中飞逝,想必“抖友”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抖音真的是打发时间最好的选择。可是我的时间如此珍贵,怎能是用来打发消遣的?玩了几天抖音的我,很快就卸载掉了,远离这个“时间杀手”。这个“抖音”犹如龙卷风一般,来得快去得更快。
   其实,不仅有微博、微信、抖音,还有公众号、鸡汤文、网络直播……各种信息传播让我时常应接不暇、招架不住。虽然我的阅读方式一再受到挑战,我阅读的阵地一次次被攻陷,最终我的阅读习惯还是被保留下来。当阅读不是为了过瘾和好玩,抽丝剥茧般的阅读习惯让我更加坚定和专注。我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阅读经典好书当中。
   真正的阅读必是全情投入的,尤其是那些历经岁月考验的经典书籍,更需要放慢、再放慢自己的阅读速度。一本《红楼梦》,曹雪芹批阅数十载,如今读来字字珠玑,自不敢怠慢。咬文嚼字不过瘾,索性放声朗读,每天读上三五页,120回,从春读到夏。读到欢快处喜不自禁,读到悲伤处哽咽不已。此次身临其境般的阅读体验让我受益匪浅。眼下正在读的是《三国演义》,每一回的人物冲突和情节太多了,寥寥数笔便是经年,我阅读的速度也越读越慢。读到第104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眼前浮现出诸葛亮茅庐出世以来的一幕幕画面。中学时没有读懂的《出师表》,现在再看,字字带情,句句含泪。
   如今,我早已和新媒体“握手言和”,传统的“深阅读”和新媒体的“浅阅读”,在我的生活中相得益彰:深阅读依然是我生活的主旋律,消遣性的碎片阅读成了生活中的小插曲,茶余饭后,我也会刷刷微博,八卦着会心一笑,也会翻看朋友圈,为久违的朋友点个赞。
其他文献
近代来华新教传教士在直接布道之外,亦从事了大量的世俗活动,如教育、医疗和社会事业等.以往学者多从中外丈化交流的视角来研究其世俗活动,但多限于教育和医疗方面,较少研究
期刊
“音乐是一扇通向人们创造思维的形象思维的窗口,孩子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尤其是通过学习各种乐器,就会使他们较快的打开折扇窗户的钥匙.”如今学习钢琴不仅仅是作为一种专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北京电影学院学术交流活动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Beijin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不单要求学生完成"模仿性探作(练习),也不是把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器,更不是克隆教育
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方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我们一直在“保护”二字上做文章.官方和学界陆续提出了一些保护理念,如整体性保护啦,原真性或本真性保护啦
台风天,远方狂暴的气息奔袭而至  阳台传来不规律的金石之声  两具钢制的衣架  在对彼此的追逐中  模仿着风铃清脆的浪漫  它们有着好看的锁骨  圈着一段充盈和虚无  ——那里可以轻易被替代与更换  它们满意于自己的赤身裸体  似乎随时准备着卸下任何负累  回到轻盈  雨水归入大地  乌云散于天际  世间空空荡荡  我立于鏡子前,纠结着  该将自己装在怎样的衣物之中夜雨  预报说,明日有雨  于是
期刊
我国的书法教育起源于西周时期,当时“六艺”中就有书艺;唐代把书法作为科举取仕的条件之一:唐代以降,封建社会皆沿袭此制度,把书法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近代学者、教育家们也
期刊
一、社会钢琴基础教育的内涵和发展钢琴基础教育的必要性.rn社会钢琴基础教育是指除专门音乐院校,包括师范教育以外的钢琴音乐教育,它包括业余钢琴学校钢琴教学、艺术院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