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及练习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英语语音不够标准,表达方式不够地道,缺乏良好的口语语言环境等。这些因素成为了非英语专业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表达的障碍。因此,英语教师应当采取适当并有效的学习途径来帮助非英语专业学生克服这些障碍来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字: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解决途径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交流合作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一些企业,机构与国外的合作日益加深,对于工作人员的外语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很多非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熟练掌握英语成为他们竞争的一项技能。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针对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找到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解决途径,以帮助他们早日符合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1.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存在问题
1.1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首先,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非英语专业课程安排中的学时有限。而在每周仅有的课时中,教师要依据课程大纲的要求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讲解,因此课堂上,能够让学生练习口语,用英语表达想法的机会较少。
其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与母语为英语的人士接触较少。尽管大学里有英语外教,但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利用英语外教资源练习口语的机会少之又少。即使是有英语口语角,但由于外教少,而学生多,导致学生无法充分与外教进行交流,畅所欲言。
再次,学生在课后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意识薄弱。
1.2传统应试情结
我国传统英语教学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一直受结构主义影响,过分强调语言形式的习得,忽视语言形式的交际功能。[1] 初高中阶段英语仍主要以传统教学为主,教师在这一阶段注重对学生词汇的扩展,语法的讲解以提高阅读及写作的能力。并且在中考高考中,英语也以笔试为主。在这样的学习阶段,及应试考试情况下,学生养成了只背诵单词,会做语法习题的习惯,但是却没有养成用英语进行表达想法的习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主要以笔试为主,因此对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笔试考试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同时高校为了鼓励学生学习都会设置各种各样的奖学金,而这些奖学金的评定标准也主要以学生的成绩为主。在这样的评定标准下,非英语专业学生更加重视英语笔试考试的成绩。而忽视了口语的练习与提高。
1.3心理因素
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方面缺乏自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缺乏对语音语调的自信。语音是练好口语的基础,很多学生在英语发音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发长元音及短元音时采取同一种方法,[i:], [i]不分。在发双元音如[ai][au]时,发音不够到位,在读单词时容易导致发音不标准,因此大学生不愿张口说英语。
其次,“面子”及自尊心。大学生在进行英语口语交际时,害怕出现诸如发音不标准,语法错误,语言不流畅等问题。害怕遭到同学的嘲笑而丢了面子。同时,大学生也害怕教师在口语交际中指出其所犯的错误而不敢勇敢的用英语进行表达。在这样的心里因素的影响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不愿意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从而加深了口语学习的障碍。
2.提高英语口语的途径
2.1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注重单词,短语,句型及课文的分析。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2]为了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话题内容要与学生生活,学习以及未来工作关系紧密,体现学生最可能遇到的场景。[3]并参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引导者得方式引导学生参加课堂活动,激发,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的观点及看法,增加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机会。
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置小组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环节。使学生参与其中,将自己的观点在这些环节中表达出来,达到练习英语口语的目的。
2.2开展课外活动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在英语课上练习口语的机会有限,而他们在每所高校中又占到很大的比例,因此可以为他们设置一些与英语口语相关的活动及竞赛,让他们在课余时间也可以练习口语。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比赛,英语口语角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增加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以及提升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也可以增加他们对自身口语能力的自信。
2.3强化语音练习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音频及文字材料,让学生进行朗读与模仿,通过语音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并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针对一些日常用语,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背诵以强化记忆,使他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时脱口而出。
2.4教师的语言艺术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当注意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可以帮助学生重拾口语的自信。当学生在口语中出现发音或口误时,应当以肯定,及鼓励为主。教师应以恰当的方式进行纠错,以免挫伤学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
3.结语
根据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的现存问题及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教师应当采取适当及有效的途径来提高他们口语交际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同时作为英语教育者, 应当理论结合实践,设计出更灵活,丰富的课堂内容。
参考资料: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彭静,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问题与对策,宜春学院学报,2011(1)p180.
[3]王燕. 浅论怎样更好地开展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科协论坛,2009 (8).
关键字: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解决途径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交流合作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一些企业,机构与国外的合作日益加深,对于工作人员的外语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很多非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熟练掌握英语成为他们竞争的一项技能。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针对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找到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解决途径,以帮助他们早日符合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1.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存在问题
1.1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首先,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非英语专业课程安排中的学时有限。而在每周仅有的课时中,教师要依据课程大纲的要求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讲解,因此课堂上,能够让学生练习口语,用英语表达想法的机会较少。
其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与母语为英语的人士接触较少。尽管大学里有英语外教,但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利用英语外教资源练习口语的机会少之又少。即使是有英语口语角,但由于外教少,而学生多,导致学生无法充分与外教进行交流,畅所欲言。
再次,学生在课后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意识薄弱。
1.2传统应试情结
我国传统英语教学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一直受结构主义影响,过分强调语言形式的习得,忽视语言形式的交际功能。[1] 初高中阶段英语仍主要以传统教学为主,教师在这一阶段注重对学生词汇的扩展,语法的讲解以提高阅读及写作的能力。并且在中考高考中,英语也以笔试为主。在这样的学习阶段,及应试考试情况下,学生养成了只背诵单词,会做语法习题的习惯,但是却没有养成用英语进行表达想法的习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主要以笔试为主,因此对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笔试考试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同时高校为了鼓励学生学习都会设置各种各样的奖学金,而这些奖学金的评定标准也主要以学生的成绩为主。在这样的评定标准下,非英语专业学生更加重视英语笔试考试的成绩。而忽视了口语的练习与提高。
1.3心理因素
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方面缺乏自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缺乏对语音语调的自信。语音是练好口语的基础,很多学生在英语发音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发长元音及短元音时采取同一种方法,[i:], [i]不分。在发双元音如[ai][au]时,发音不够到位,在读单词时容易导致发音不标准,因此大学生不愿张口说英语。
其次,“面子”及自尊心。大学生在进行英语口语交际时,害怕出现诸如发音不标准,语法错误,语言不流畅等问题。害怕遭到同学的嘲笑而丢了面子。同时,大学生也害怕教师在口语交际中指出其所犯的错误而不敢勇敢的用英语进行表达。在这样的心里因素的影响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不愿意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从而加深了口语学习的障碍。
2.提高英语口语的途径
2.1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注重单词,短语,句型及课文的分析。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2]为了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话题内容要与学生生活,学习以及未来工作关系紧密,体现学生最可能遇到的场景。[3]并参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引导者得方式引导学生参加课堂活动,激发,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的观点及看法,增加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机会。
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置小组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环节。使学生参与其中,将自己的观点在这些环节中表达出来,达到练习英语口语的目的。
2.2开展课外活动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在英语课上练习口语的机会有限,而他们在每所高校中又占到很大的比例,因此可以为他们设置一些与英语口语相关的活动及竞赛,让他们在课余时间也可以练习口语。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比赛,英语口语角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增加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以及提升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也可以增加他们对自身口语能力的自信。
2.3强化语音练习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音频及文字材料,让学生进行朗读与模仿,通过语音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并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针对一些日常用语,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背诵以强化记忆,使他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时脱口而出。
2.4教师的语言艺术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当注意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可以帮助学生重拾口语的自信。当学生在口语中出现发音或口误时,应当以肯定,及鼓励为主。教师应以恰当的方式进行纠错,以免挫伤学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
3.结语
根据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的现存问题及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教师应当采取适当及有效的途径来提高他们口语交际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同时作为英语教育者, 应当理论结合实践,设计出更灵活,丰富的课堂内容。
参考资料: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彭静,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问题与对策,宜春学院学报,2011(1)p180.
[3]王燕. 浅论怎样更好地开展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科协论坛,2009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