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常见癌基因对凋亡的调控

来源 :江西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bin1985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与临床急重症密切联系的临床现象,目前每年与这一临床难题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其发生和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非常复杂.近年来随着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修复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除普遍认为有以下机制,即:腺嘌呤核苷酸代谢障碍,毒性氧自由基作用,酸中毒作用,钙代谢紊乱,脂质过氧化损伤,线粒体损伤外,现在人们逐渐注意到凋亡及部分相关癌基因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常见癌基因Bcl-2基因家族中Bcl-2,Bcl-x,Bax等,c-fos,c-myc,
其他文献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当尿酸生成增多和/或尿酸排出减少时,均可引起血中尿酸盐浓度增高.如果高尿酸血症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在某些诱发因素下如损伤、局部温度降低
本科自1995年1月~2000年1月共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破裂的脑动脉瘤26例,其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32~66岁,平均46.5岁.首发症
本科自2000年4月至2002年2月采用I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2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