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
我恨君生早。
——题记

器是什么?器是所有有形的东西。道是什么?道是无形的,无法言语。器中寓道,道又通过器来表现。
没有比陶更有生活气息、更具象的器了。但生活琐碎,往往承载着比器更多的东西。可谓,陶是器,但生活不可器。
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从来都是选择自己擅长或深爱的器物。
久前曾看过一个故事,说一名男子收养了一个小女孩,为了陪伴和照顾女孩,男子一直未娶,女孩很感激,感激生爱,女孩爱上了他。遗憾的是,男子生重病亡故,女孩心碎不已。一日,女孩整理遗物,发现一个陶罐,上面写着一首诗,是男子的手迹——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这句被“文艺青年”广泛转发和赠与的句子,来自一批陶器。
1974年到1978年间,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出土了一批釉下彩陶。这批彩陶上的无名题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复旦大学陈尚君先生经过整理增编入《全唐诗续拾》。除了上述诗句,还有诸如 “一别行万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我有方寸心,无人堪共说。遣风吹却云,言向天边月”等描写爱情的五言诗,其文学成就、收藏价值皆极高。
又有一个故事说,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有《红叶题诗》,讲宣宗时有名深宫中的宫女,闲来无事喜欢在红叶上题诗,一时成为佳话。
第三个故事说方文山的《青花瓷》,描写了一个画瓷怀春的少年的形象,它将喜欢的女子化于瓷器之上:江南、烟雨、芭蕉、朱门、炊烟、月色、青花、书画,这些在今人眼中遥远、美丽、飘渺的东西,在少年眼里只有一个“你”。
这些故事说明,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从来都是选择自己擅长或深爱的事物,尤其是爱情这件生活大事,这种深处内心却不能言说的情感常常被付诸于器物之上。

那些不能读书,不会写字的下层人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古代能读书者比例极少,故“红叶题诗”的爱情故事只能写进传奇里,我有时甚至怀疑那只是赶考失意到娶不上媳妇的穷酸文人的臆想症病例,然而,也因为是文人,所以传下来了。而那些不能读书,不会写字的下层人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古代礼法森严,对文字控制尤其严格,因而普通人的情感都会寄托于俚歌或信物之上,有人推断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的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
我觉得无可厚非,如“月中三十日,无日不相思”便是典型的歌谣,而“我恨君生早”断然难以乡里传颂歌唱,那么陶工创作的可能性便极大。而明珠之类的奢侈品不是一般人能拥有,器皿便成了最好的承载体。
会送礼物的人都知道,要送对方一个能经常用得着且一用便能想起送礼之人的东西。除了随身配饰,日常的、精美的、有特殊意义的器皿便是首选。
陶器能承载诗句,却承载不了诗句生活与情感背后的深沉。
文章的开头诗,因为与当前社会上许多爱情故事暗合而产生共振,在网络上被许多文学爱好者和韵添补,如“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等。对于这些添补,我一直认为有续貂之嫌,皆因太过直白粗鄙。
《青花瓷》里的小画工和铜官窑里的陶工,皆身无长物,于是一个带着相思,一个带着无奈,把自己的情感都融进了要烧制的器皿里,把散乱无形的泥巴用心制作成型,用心刻画,经过烈火的洗礼,最终涅槃得坚硬不朽,一如自己对对方的感情。
唐诗中还有“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句子,显然没有“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来的豁达,然而豁达之外的苦楚与酸痛,也远胜一个富二代送宝马想要又不能要时的假坚贞——不过相较今人的攀富傍贵那又显得极为高大上了,古人起码还是有廉耻之心的。
西方有位哲人说过,只要能做到真诚和深刻就能打动人,真诚者不少,大都被冠之以傻,深刻者也不少,大都被冠之以滑,而一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表面是“发乎心,止乎礼”,背后的绝望与无奈估计虽隔千年仍让今人动容——也难怪会有那么多续貂之人,只是真诚和深刻得都还不够。

生活的哲学固然深沉,却也要学会“器”的生存之道。
喜欢收藏的人都知道,瓷器和玉器在行里一般是价格最贵的,一是因为其质感温润美好,二是因为这些东西易碎,而史上战乱太多,故能完美保存到现在的数量也少,这和爱情的珍贵之处惊人相似,只是器皿可以保存千年,而最完美的爱情也就几十年。
老子曰: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器。道是无形的,需要通过器来体现,故孔子说君子不器。
生活应该是形而上的东西,如此看来,唐诗里的明珠也好,现实里的宝马也好,鲁迅笔下的汽车、玫瑰、响尾蛇、蒙汗药也好,还是小陶工笔下的彩陶和青花也好,甚至柴米油盐、鸡毛蒜皮、吵闹磕碰当统统属于“器”!
生活中如何活得快乐、过得自在,无非在一个“道”字。
凡是器物,必是空的。陶器本身也是空的,即使盛水盛饭,最终都归于一个空字。这就是器的哲学,人要懂得适当放空、不拘泥不收紧,留下一个陶壁的空间,即使再深沉的感情、再琐碎的生活,也就有自己的解决之道了。
于是佛祖说,得不到的和已失去的才是最好的。
铜窑的彩陶定然让陶工下了咒,否则不会留到现在,生迟、生早结局都是归土,而今还让那么多的痴男怨女反复吟唱,感动不已,小陶工值了!
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
我恨君生早。
——题记

器是什么?器是所有有形的东西。道是什么?道是无形的,无法言语。器中寓道,道又通过器来表现。
没有比陶更有生活气息、更具象的器了。但生活琐碎,往往承载着比器更多的东西。可谓,陶是器,但生活不可器。
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从来都是选择自己擅长或深爱的器物。
久前曾看过一个故事,说一名男子收养了一个小女孩,为了陪伴和照顾女孩,男子一直未娶,女孩很感激,感激生爱,女孩爱上了他。遗憾的是,男子生重病亡故,女孩心碎不已。一日,女孩整理遗物,发现一个陶罐,上面写着一首诗,是男子的手迹——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这句被“文艺青年”广泛转发和赠与的句子,来自一批陶器。
1974年到1978年间,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出土了一批釉下彩陶。这批彩陶上的无名题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复旦大学陈尚君先生经过整理增编入《全唐诗续拾》。除了上述诗句,还有诸如 “一别行万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我有方寸心,无人堪共说。遣风吹却云,言向天边月”等描写爱情的五言诗,其文学成就、收藏价值皆极高。
又有一个故事说,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有《红叶题诗》,讲宣宗时有名深宫中的宫女,闲来无事喜欢在红叶上题诗,一时成为佳话。
第三个故事说方文山的《青花瓷》,描写了一个画瓷怀春的少年的形象,它将喜欢的女子化于瓷器之上:江南、烟雨、芭蕉、朱门、炊烟、月色、青花、书画,这些在今人眼中遥远、美丽、飘渺的东西,在少年眼里只有一个“你”。
这些故事说明,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从来都是选择自己擅长或深爱的事物,尤其是爱情这件生活大事,这种深处内心却不能言说的情感常常被付诸于器物之上。

那些不能读书,不会写字的下层人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古代能读书者比例极少,故“红叶题诗”的爱情故事只能写进传奇里,我有时甚至怀疑那只是赶考失意到娶不上媳妇的穷酸文人的臆想症病例,然而,也因为是文人,所以传下来了。而那些不能读书,不会写字的下层人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古代礼法森严,对文字控制尤其严格,因而普通人的情感都会寄托于俚歌或信物之上,有人推断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的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
我觉得无可厚非,如“月中三十日,无日不相思”便是典型的歌谣,而“我恨君生早”断然难以乡里传颂歌唱,那么陶工创作的可能性便极大。而明珠之类的奢侈品不是一般人能拥有,器皿便成了最好的承载体。
会送礼物的人都知道,要送对方一个能经常用得着且一用便能想起送礼之人的东西。除了随身配饰,日常的、精美的、有特殊意义的器皿便是首选。
陶器能承载诗句,却承载不了诗句生活与情感背后的深沉。
文章的开头诗,因为与当前社会上许多爱情故事暗合而产生共振,在网络上被许多文学爱好者和韵添补,如“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等。对于这些添补,我一直认为有续貂之嫌,皆因太过直白粗鄙。
《青花瓷》里的小画工和铜官窑里的陶工,皆身无长物,于是一个带着相思,一个带着无奈,把自己的情感都融进了要烧制的器皿里,把散乱无形的泥巴用心制作成型,用心刻画,经过烈火的洗礼,最终涅槃得坚硬不朽,一如自己对对方的感情。
唐诗中还有“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句子,显然没有“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来的豁达,然而豁达之外的苦楚与酸痛,也远胜一个富二代送宝马想要又不能要时的假坚贞——不过相较今人的攀富傍贵那又显得极为高大上了,古人起码还是有廉耻之心的。
西方有位哲人说过,只要能做到真诚和深刻就能打动人,真诚者不少,大都被冠之以傻,深刻者也不少,大都被冠之以滑,而一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表面是“发乎心,止乎礼”,背后的绝望与无奈估计虽隔千年仍让今人动容——也难怪会有那么多续貂之人,只是真诚和深刻得都还不够。

生活的哲学固然深沉,却也要学会“器”的生存之道。
喜欢收藏的人都知道,瓷器和玉器在行里一般是价格最贵的,一是因为其质感温润美好,二是因为这些东西易碎,而史上战乱太多,故能完美保存到现在的数量也少,这和爱情的珍贵之处惊人相似,只是器皿可以保存千年,而最完美的爱情也就几十年。
老子曰: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器。道是无形的,需要通过器来体现,故孔子说君子不器。
生活应该是形而上的东西,如此看来,唐诗里的明珠也好,现实里的宝马也好,鲁迅笔下的汽车、玫瑰、响尾蛇、蒙汗药也好,还是小陶工笔下的彩陶和青花也好,甚至柴米油盐、鸡毛蒜皮、吵闹磕碰当统统属于“器”!
生活中如何活得快乐、过得自在,无非在一个“道”字。
凡是器物,必是空的。陶器本身也是空的,即使盛水盛饭,最终都归于一个空字。这就是器的哲学,人要懂得适当放空、不拘泥不收紧,留下一个陶壁的空间,即使再深沉的感情、再琐碎的生活,也就有自己的解决之道了。
于是佛祖说,得不到的和已失去的才是最好的。
铜窑的彩陶定然让陶工下了咒,否则不会留到现在,生迟、生早结局都是归土,而今还让那么多的痴男怨女反复吟唱,感动不已,小陶工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