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的乐器——竖琴的形制发展与音乐场景应用

来源 :黄河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nol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竖琴发源于弓箭的弦鸣之声,最早成型于中西非地区,如里拉琴,是西方音乐的象征.古典时期,竖琴典型代表是拱形竖琴、七弦竖琴,文艺复兴以后,竖琴开始迅速发展,围绕转换半音、更换调性的问题,竖琴从单排弦发展出多排弦、一段式踏板竖琴、二段式踏板竖琴等形制.从镰钩竖琴等竖琴形制获得启发,发展出了可自由切换半音、能演奏所有调性乐曲的踏板竖琴,最终奠定了现代踏板竖琴的基本形制.竖琴,声音轻柔与水声相似,表现力强,中世纪以前主要用于宗教祭祀和宫廷活动,文艺复兴以后,发展成为交响乐的必备乐器,现代以来,竖琴在独奏、合奏、协奏等方面都有很多创造性应用.随着竖琴在中国的不断推广,竖琴在中国乐曲的表达方面也表现出独特韵味.
其他文献
邵伯秧号子是江苏苏北地区最有特色的音乐形式之一,是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一优秀民歌的传承、发展现状值得音乐工作者研究.通过多次对当地政府、传承人的实地调研及文献研究,收集了邵伯秧号子传承与发展状况的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