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蕉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aldoc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旅人蕉的路口/有甘泉/有浓荫/有旅人不期的相遇。
  ——爱莉《旅人蕉》
  它是救人树,是水树,是穿越沙漠的人的希望,它是旅人蕉。
  茫茫沙漠,浩瀚無际,这已经足以让人觉得自己渺小,心慌无措,犹如热锅上焦灼的蚂蚁。更何况,在这浩瀚无际的世界里,很难找到水的踪迹,生命也因此成了稀有的存在。可是,总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走入这荒漠无垠的世界,而这荒凉的世界里亦有预想不到的奇迹。
  旅人蕉是沙漠的奇迹,在一片荒漠中,它灰绿色如孔雀开屏一般的叶片大到可以遮挡太阳,白花如同羽毛一般有序交错在一块儿,果实是紫红色的,形状如同香蕉一般呈条形,树冠呈扇形。从根到叶,从下到上,由黄变绿,由粗变细,颜色分明,根根挺立。
  有旅人蕉就有甘泉,它是沙漠里人们的希望。相传在沙漠中,有一支非洲运货的骆驼商队遭到了风暴,在这几乎看不见希望的几天里,他们发现了一个沙丘后的几棵旅人蕉,几人争相跑过去想折几片叶子给骆驼充饥,好快点离开沙漠。谁知道叶子一断,泉水从里面汩汩流出,商队就借助旅人蕉提供的水,最终顺利离开沙漠。有旅人蕉的沙漠,不是无情的。
  自从骆驼商队将旅人蕉带回他们的岛屿后,旅人蕉就广泛地在热带地区和某些城市扩散开来。旅人蕉有浓荫,在生活中,它是遮阳伞。公园里、校园中、小区边,总有几棵旅人蕉在燥热的晴天、强烈的阳光下为人们带来阴凉。路过的旅客、居民、学生在旅人蕉下乘凉休息,一片祥和温馨。有旅人蕉的生活,总是温暖的。
  校园里种着几棵旅人蕉,在满眼翠绿的校园里,它淹没在绿树丛中,似乎不那么起眼,很多人不知道它曾经救过人,给过沙漠里几近绝望的人带来生的希望与力量。它就那样默默地耸立在那里,四季盎然,没有人知道它“身怀绝技”。
  有的人就是这样,平时不显眼,甚至很平凡,淹没在人群中。可是在特定的时候、关键的时刻,你会发现他的过人之处。
  不要小瞧了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学会尊重每一个生命,说不定他就是一株你尚不了解的“旅人蕉”。
其他文献
一生何其漫长,多少时光堆砌而成;一生又何其短暂,不过几句诗行。那些文人从我生命中路过,留下几许芳香。  ——题记  一卷大唐一卷光  玄宗年间,都城长安。  这是一座古老的都市,一个离天子最近的地方。多少人背负着行囊,满怀希望地来到这里。他们或买醉于酒肆,或倘佯于茶楼,或踟蹰于街道,或止步于客栈。他们追寻着荣华富贵,风光一生。  他一袭素衣,时间未曾在他的眉目中刻下沧桑,那眸,清澈地望向时光。  
盛夏,风起。  海面起起伏伏,前浪拍打在沙滩上,后浪紧拥上来,在沙滩上留下一道道浪痕。海风从面颊上吹过,又在耳旁喃喃细语着,伴随着起伏拍击的海浪声呼啸而过。  此刻,海是无私的,是强大的。它哺育万物,在永不停息的起伏中供養了无数的生命,造就了无数的奇迹;它是美丽的、神秘的,在这清澈的水下,在那海底的深处,所包含的未知是人类所无法探究的。  这样的海,一直是被人们所夸赞的,并给予期盼的,无数诗人被它
有时候心的柔软与细腻,远胜于形貌。没有人活在保鲜膜中,没有人的外表永远光鲜亮丽。但做一个心思细腻、热爱生活的人,时光总会厚爱你几分。而如此,何尝不是另一种静水流深的不朽?  冬天,过年了。在那个大铁锅里倒上一碗水,在灶炉后面点燃一把柴火,火苗蹿起来了,屋顶上的烟囱开始冒烟了。风吹着,那灰白的人间烟火,慢悠悠、惬意地飘着。在锅里撒上面粉,盖上锅盖,焖起来,一会就熟了。米糊奶白的、晶莹的,就那么一碗热
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树,浓荫匝地。夏日晴好的时候,罗小鸥就摇着轮椅行走在院子里,感受阳光清风,心里却总是觉不到自由。十四岁的年龄,便被桎梏在轮椅上,就像鸟儿被困囿在笼中,可笼子再大,也不是天空。  罗小鸥只好每天对着庭中熟悉的一切,渐渐地,她发现树上有两只鸟儿是一直都在的。每天许多鸟儿来来去去,只是它们总会回来,因为树上有它们的一个巢,小小的,在密密的枝杈间,像一个黑黑的果实。她很羡慕那
春雷始响,惊天动地,犹如突然间降临的一场轰炸声,在万籁俱寂中奏出了一个序幕。这是春耕最显著的象征,“正月启蛰”,新的一年开始耕种。记得每当这个时令过后,爷爷就会扛起锄头,埋头弯腰在田地里锄地。春来秋去,任凭岁月滔天流逝……  这一声巨大的春雷,积蓄了一整个寒冬的力量,在庞大的云层中炸开一般,惊动了冬眠的动物。它们因为这声巨响而苏醒过来,于是随着大地上人们逐渐忙碌的脚步声,很快明白:新的一年开始了。
一条长得看不到尽头的火车轨道,把我们一家子和外祖母分隔在两个不同的地方。  坐在怡保火车站长条木椅上的外祖母,旁若无人地流着眼泪,当火车呼啸着由远而近时,像泄洪一样汹涌而下的泪水,将她的脸冲出了千沟万壑。啊,经历过战乱的她,原是比钢铁还要坚强的呵!  等我们在新加坡安定下来后,母亲便三不五时地接外祖母到新加坡欢聚,有时,一住便长达两三个月。在印象里,母亲从来不曾为外祖母庆祝过什么母亲节,对于母亲来
阅读训练一  工人善琴  万历末,詹懋举者,守颍州,偶召木工,詹适①弹琴,工立户外,矫②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③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④,甚妙。詹大惊异,诘⑤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往见一老人贸薪入城,担头常囊此,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贱工也,受工之直⑥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⑦,今以献公。”果
【2020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有那么一些事、那么一些人、那么一些现象让你产生过“我不能接受”的想法,请结合你最真实的感受,将你不能接受的人、事、做法或现象写出来。以“我不能接受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先将文题补充完整,再来完成作文。  (2)全文的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3)文中不能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除诗歌、戏剧外,文
惠风和畅,天朗气清,于初秋之际寻访兰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实人间仙境。观书圣《兰亭》,忆古思今,遂作此文,才疏学浅,不足为凭 。  ——题记  沿着曲折的小径步入兰亭,欣赏着沿岸那竹苞松交的胜景。深山古刹,竹径磬声,云栖竹径,柳浪闻莺,漫步于幽静雅致的竹林,倒颇有几分“空翠湿人衣”的韵致。  凭栏倚望,白鹅戏水,池水清碧,仿佛诉说着王羲之爱鹅、书鹅的传说,而上书“鹅
我站在河对岸,隔着一座石桥,桥对岸便是我的家乡。  桥上一个人也没有,暗青色的石桥拱起佝偻的腰,随着我拾级而上发出沉闷的哼声,就连桥下欢快流过的溪水,也像孩子一样“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些逝去的岁月所忘却的。  我的心头猛地一紧,接着便浮现出鲁迅《故乡》中的一句话,他说:“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昔时玩耍的石子路已被浇成了沥青路面,散发着庄严;记忆中的红瓦小屋长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