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的CT解剖研究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rteriography,CTA)方式回顾性研究中国人群升主及弓部血管的直径、长度特点;方法选择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接受胸主动脉CT血管造影的患者388例,使用GE公司AW4.2工作站测量升主、弓部、弓上分支的直径及长度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冠脉开口以上至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的主动脉直径D1-D6分别为(34±5)mm;(34±5)mm;(33±4)mm;(30±4)mm;(28±3)mm;(26±3)mm.头臂干两处直径d1,d2分别为(13±2)mm;(13±2)mm.左颈总动脉两处直径d3,d4分别为(8.7±1.5)mm;(7.9±1.0)mm.左锁骨下动脉两处直径d5,d6分别为(10.7±1.7)mm;(9.3±1.3)mm.冠脉开口处至头臂干动脉开口近端的主动脉管腔长度L1为(5.4±1.2)cm;头臂干开口近端与左颈总动脉开口近端之间的主动脉管腔距离L2为(1.3±0.4)cm;头臂干起始处至右锁骨下动脉开口处长度11为(4.0±0.8)cm;左锁骨下动脉起始处至椎动脉开口处管腔长度I2为(3.8±0.8)cm;头臂干与左颈总动脉管壁之间距离I3为(0.39±0.23)cm;左颈总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管肇距离I4为(0.7±0.5)cm.结论 得到中国人群升主及弓部血管直径和长度的数据,可为腔内修复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的各类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在创伤急诊中,四肢血管损伤约占人体血管损伤的80%,而股动脉损伤则居四肢血管损伤的首位[1],特别是股静脉、股动脉损伤后出血凶猛,失血性休克发生率高常危及生命,如果不及时修复重建可能导致患肢丢失或永久性功能障碍,尤其近端股三角内股动脉、股静脉因其解剖的特殊性,损伤后止血、修复困难,后果更为凶险。
期刊
目的 探讨胃窦(胃L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胃窦癌根治性淋巴结清扫手术的129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分组收集切除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分析其与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Borrmann分型等方面的关系.结果
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AA)是最常见的内脏动脉瘤,症状多不典型,早期诊断较困难,破裂死亡率可达25%~70%[1].为探讨SAA的合理诊疗方案,我们总结了自2002-2009年收治的13例SAA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评估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胃癌细胞SGC 7901生长以及bcl-2、bcl 2l1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台盼蓝拒染方法检测两药物单用和联用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联合系数判断两药合用效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亚二倍体峰比并拟合细胞周期曲线,Annexin-V/PI双标记方法检测早期细胞凋亡,RT-PCR方法检测bcl-
一、前言  胶体治疗是外科治疗最基本和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对于围手术期或外科危重患者.胶体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在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基础上,改善微循环,保证良好的组织灌注、改善氧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如何进行合理的液体治疗,应引起临床外科医生的重视并予以规范实施.
期刊
目的 评价改变外形的网塞补片在腹股沟疝的腹膜前间隙修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34例原发腹股沟疝患者,138个疝,分2组,实验组67例(70侧)疝,采用北京天助畅运的网塞补片行Rutkow术,对照组67例(68侧)疝,采用外形改良的北京天助畅运网塞补片对腹股沟疝进行腹膜前间隙的修补.结果 127例得到随访,随访率95%.随访时间2~18个月,平均9.2个
目的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环周切缘状态与预后的关系,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组织切片技术,对49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中低位直肠癌标本环周切缘状态进行检查.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5年生存率与环周切缘的关系,并对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 中低位直肠癌环周切缘阳性率为24%(12/49),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2%(6/49),远处转移率为27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切除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肝癌的最有效治疗方法。
期刊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及化疗后血清趋化因子SDF-1a的动态变化,评价利用SDF-1a的半衰期(T1/2)预测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同一医疗组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分别检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前、术后以及每次化疗前1天的血清趋化因子SDF-1a的含量,观察治疗后SDF-1a的动态变化并计算其半衰期,分析其与乳腺癌治疗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治疗后无复发转移组85
保乳术后的美容效果直接与切除的组织量相关,国人乳房相对较西方人小,在局部扩大切除后如不适当地进行填充修复,乳房常出现严重变形,造成保乳术后乳房外观上的缺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