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课程背景下开展区域活动的思考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_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纲要》的颁布实施,笔者开始思考如何创设一个能吸引幼儿、引导幼儿、支持幼儿活动的区域环境?如何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使幼儿获得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孩子们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究竟收获些什么?针对以上的问题,近年来,我园本着传承、创新的精神,提出一个新课题“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开展”,将主题与区域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使区域活动成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的游戏活动。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我园近年的实践与思考。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思考新的教师角色定位,认为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习的促进者、活动的参与者、课程的开发者。思考科学新课引入的方法,实践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使之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更为专业有效。用以旧拓新法、情景引入法、问题引入法扮演学习的引导者角色;用故事引入法、设置悬念法实践学习的促进者角色;用实验引入法承当活动的参与者角色。  关键词:教师角色定位;科学新课引入;学生主体    笔者
新课程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内容与教材文本内容之间存在辩证关系。教学内容必须以文本内容为依据,前者必须尊重后者的基本内容及内含的“三维”教育教学目标,前者的价值离不开后者
摘 要: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不同,影响着教学方式的选择,关系着教学进程及实验教学功能的发挥。就如何设计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谈了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育功能;有效性    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化学教学离不开化学实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第5条特别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
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错误资源是宝贵的教学资源。由于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识水平的限制,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错误,作为教师不必将错误藏着、捂着,而应站在新的视角对错误进行新的探索,合理善待错误资源,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一、组织争论,化解错误    案例:教学《分数的意义》片段  一道判断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目前中学生物教学的弊端是:教师“依纲靠本”地教,学生死记硬背地学,唯分数和答案为重,效果差,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对中学的生物教学进行创新教育是改变这个弊端的最好途径。    一、优化课堂教学    1.学得主动与主动地学  在教学上采用先学后导或先练后教等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把学置于突出位置,实现教学活动重
<正>江苏省实施高中新课程已两年多了,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中信息技术这套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然而苏南与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很大,由此带来的理论、设备、师资及学段教
由于“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优化“问题解决”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及创造
听课、看课是学习。但也成了第三只眼睛,旁观者清嘛。因经常听课、看课,放眼现今各种级别和范围的语文课堂阅读教研舞台,遍地开花的观摩课、展示课、研讨课、评优课等。都有一个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不容忽视,由于很多环境问题都与化学有关,因此有必要在初中化学启蒙教育中就进行环境教育。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紧扣《课程标准》在化学新课程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化学课程标准;环境教育;实施    众所周知,对于人类来说,环境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