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aixiao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是时代的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新理念、新思路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潜能,培养学生全新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具有创新的思维意识,全面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动机。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做法浅谈如下: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创新思维。
   首先在学习中互助合作,对关键性的问题展开讨论,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讲错了也不要紧;对学生的作业开展自评、互评,鼓励学生勇敢发言、积极争议。如低年级学了表内乘法后,在计算:“8+8+8+4”,出现了如下多种算法。 我先让学生说说这样算的理由,然后评议哪种算法比较好。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思路,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促使“创新”思想的幼芽在儿童的心灵中萌芽。
   其次,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不仅要留意学生解题的正误,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适时以精妙之评语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发学生拓展思路、发挥潜能。
   二、动手操作,丰富感性材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没有外界事物,谈不上人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创新。对于一些数学概念,是从一类具有共同本质的对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的借助操作和直观给学生提供准确、丰富的感性材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因为长方体的表面积并不一定是六个面的面积之和,用语言难以把表面积概念讲得清楚,所以我设计以下程序。
   (1)让学生通过实物直观认识表面积的含义;
   (2)出示例1: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3)引导学生读题、理解求至少要多少硬纸板,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4)分组讨论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5)交流汇报。
   在分组讨论中,可以发现有的小组直接根据表面积的含义,逐一求出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再把6个面的面积加起来;有的小组根据长方体相对的面积相等的特征,分别求出上下、前后、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再把三者加起来;有的小组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和乘法分配律,求出三个不同面的面积之和,再乘以2。通过交流汇报,一方面,让各组发表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让全体同学通过分析、比较、选取出最佳的解题方案,即求出三个不同面的面积之和,再乘以2。这样设计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又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并从中找出最佳解题思路,把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是思维的动力,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这时注意力集中,求知欲强,思维敏捷,这才富于创造性。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计问题情景。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比如在教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老猴子摘了13个桃子,分给4个小猴子,可分来分去分不匀,你们会帮帮他吗?同学们开始动脑思考,有说不够分,有几个居然说会分:先每个小猴子分3个,再把余下的一个切成4份,每个1份;还有的说榨成汁分,虽然没有说出老师的意图,但有了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注重多向训练,从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中不能用通常的法则,要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勇于标新立异,寻找别出心裁的解题途径,不仅对学习中尖子,也要利用中、差生所擅长的知识、技能,适当的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讲解加减法时,举例100~23,当学生给出结算结果时,我发现大多同学都是直接列竖式而得到的计算结果,这时我问同学们,有没有人不是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就有学生回答,我追问他是怎么计算的,这位学生回答,他先用99-23=76,然后再用76+1=77。这时我问他,为什么会想到这么计算,他回答说,用99-23不用进行退位减,计算起来更加简单。所有的学生给予热情的掌声。我们也由此可以看出,所有的学生对这种计算方法都会意了。随着学生知识不断的积累和教师的鼓励,这种求异思维在学生中也逐渐在大多数的学生身上所体现出来,而这种求异思维的存在,正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
   另外在同一知识领域,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训练。例如:红星厂要加工800个零件,前4天已生产了20%,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多少天完成?有的列式
   (1)800÷(800×20%÷4)-4
   (2)1÷(20%÷4)-4
   (3)4÷20%-4
   还有更独特的见解,生产20%需要4天,余下的80%里有4个20%,还需要4个4天。
   学生在多途径、多种解法中通过比较判断,获得最简捷、最科学的方法。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数学思维的特点,在熟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前提下,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并正确引导。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培养出一批适应时代需要,善于思维,懂得思考的小学生。
  (江苏省溧阳市马垫小学)
其他文献
语感,简单的来说,就是读者通过听人讲述或阅读而直接感知语言,是学习、认知和运用语言文字而产生的敏锐感知力,是体现语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只有获得丰富的语感,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语文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主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不断的语言实践工程中获得语言经验,才能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并取得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一、加强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语感   知识的积累
离析引起的混凝土和易性不良会带来各种工程问题.针对混凝土离析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及施工过程等因素对混凝土离析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混凝土离析问题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有关谈论价值的故事:一位徒弟问师傅,一碗米的价值是多少?师傅笑笑说:“这要看这碗米在谁的手里。如果它在主妇的手里,做成米饭,价值只有2元多;如果它在点心师的手里,做成糕点,价值至少有5元多;如果它在酿酒师的手里,做成美酒,价值少至几十元,多至几百元。” 徒弟听了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联想到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同样一个例题或习题,一个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师手里,采用不同的教
近年来,图文转换成为中考的一种热门题型,这需要引起考生的注意。一起来看图文转换三大类型(漫画类、图表类、徽标类)的题目怎么破!  【答题技巧】  一、漫画答题技巧  1.读画面,把握画面要素。  漫画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因此应当先对漫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并提取关键信息,如主要人、物的特征,画中人物的言行等。  2.巧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运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以政府为主体承办国际性会展、赛事等大型活动已经成为展示国家形象、扩大国际影响、提升政府管理水平的
我家的菜园子里种了八棵丝瓜,每一棵都长出了长长地绿藤,从绿藤的每一个小节里长出了碧绿的叶子,从叶子的下面长出了一朵朵的小黄花。哇!这么多的小花到时候要结出多少根丝瓜?   我好奇地数了数开花最多的一棵,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居然开了30朵花。要是每一朵花结一根丝瓜,八棵树,平均起来应该有240根丝瓜。哇,这真是一个大丰收,这么多的丝瓜吃也吃不玩。   我问爸爸为什么每棵都结这么多的丝瓜?爸爸
实施素质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变革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主动参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会想象是创造能力的表现,正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说:“想象就是创造。”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性材料,调动他们头脑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