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后镇压效果比较试验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ei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多年来,黄淮海地区秋冬春异常天气呈多发频发趋势,小麦冬前旺长、秋冬春旱冻迭加时有发生,对小麦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影响。再从近几年的生产经验看,随着玉米秸秆还田面积逐年扩大,秸秆还田后土壤暄松、地虚,因底墒不足、播种过深、播后不镇压或镇压轻等原因导致出苗参差不齐,麦苗长势差,不耐旱不抗冻,春季小麦冻黄苗呈逐渐加重趋势。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农村留守的妇女老人因身体原因对土地管理较粗放。靠原来的种植方式已无法实现高产,必须改变观念,变为秸秆还田后“七分种三分管”。使用新型播种机械规范化播种,全面提高播种质量,播后镇压或播后浇水镇压,使种子和幼苗根系与土壤亲密接触,提高种子出苗率和幼苗抗旱抗冻能力,确保一播全苗,为以后的科学管理节省时间和精力。通过播后镇压培育冬前壮苗,增强小麦抗旱抗冻能力,是保证苗齐、苗全、苗壮的重要农艺措施,也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手段。
  为验证播后镇压对培育冬前壮苗、增强小麦抗旱抗冻能力、减轻春季小麦因冻黄苗、 切实提高小麦产量的实际效果,我们特做了播后镇压效果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小麦每亩基本苗都在13万株以上,基本达到苗全的标准。其中小麦播种时自带镇压器镇压比对照地块基本苗多2.0万株,这说明镇压效果较明显。播后浇水镇压比对照基本苗多0.3万株,相差不大的主要原因一是播后浇水地温降低,出苗慢,个别种子腐烂;二是播后浇水畦背土塌陷淤苗所致。并且播种机自带镇压器镇压小麦出苗均匀一致,基本未出现缺苗断垄现象,播后浇水镇压地块地头和畦背两侧因淤苗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对照地块小麦缺苗断垄现象较为常见。
  播后镇压比对照0~15厘米平均容重提高0.230克∕厘米3,提高21.56%;非毛管孔隙度下降14.06%,减少34.75%;毛管孔隙度上升5.377%,增加27.86%;相对含水率上升2.067%,增加2.66%。播后浇水镇压比对照0~15厘米容重提高0.277克∕厘米3,提高25.87%;非毛管孔隙度下降15.27%,减少37.76%;毛管孔隙度上升4.83%,增加25.02%;在播种后至测定日降水32.9毫米的条件下含水率仍上升5%,增加6.45%。
  小麦播种时自带镇压器镇压的小麦冬前生长较为理想,一般冻害较重,中度冻害较轻,叶片数、3叶以上大蘖、茎数/亩、单株分蘖、单株次生根平均分别比对照高出0.6片、0.6个、6.8万、0.34个、1.4条;而播后浇水镇压处理冬前小麦个体发育更加健壮,遭受的冻害轻,仅为一般冻害,小麦叶片数、3叶以上大蘖、茎数/亩、单株分蘖、单株次生根分别比对照高出0.4片、0.47个、10万、0.67个、3条。在2014年这个特殊年份二者均达到较为理想的冬前壮苗标准。而对照处理遭受冻害一般冻害重,中度冻害较重,小麦越冬期单株性状也比较差,仅为三类苗。
  从表5可以看出,小麦播种时自带镇压器镇压和播后浇水镇压的处理都比对照显著增产。其中镇压器镇压处理与对照相比,穗数/亩增加4万个,穗粒数减少0.3粒,单产增加52千克/亩,增产9.4%;播后浇水镇压处理与对照相比,穗数/亩增加5.1万个,穗粒数减少0.4粒,单产增加65千克/亩,增产11.8%。由此可见镇压能培育冬前壮苗,提高分蘖成穗率,从而提高产量,但对穗粒数影响不大。
  四、讨论
  秸秆还田后因土壤暄松、地虚,播后镇压具有显著的沉实耕作层0~20厘米(特别是沉实0~15厘米)层次效果。容重提高有利于种子、根系与土壤密接,提高种子发芽率、根系喷发及伸长下扎。非毛管孔隙度降低有助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提高麦田抵抗气象干旱灾害能力,同时,冬季还能减轻冷空气侵入土壤,防止根系受冻。毛管孔隙度增加有助于提墒,充分利用底墒,提高小麦苗期分蘖节处水分适宜程度,促进次生根喷发和伸长,确保幼苗蘖根比,保证小麦出苗质量,培育冬前壮苗,抵御低温冻害和春季干旱,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手段。而播后不镇压地块出苗率低、容易出现缺苗断垄现象,苗后次生根难以喷发、冻旱害死苗率高,冬前难以形成合理的小麦群体结构和单株性状。为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增强小麦抗旱抗冻能力、减轻春季小麦因冻黄苗、切实提高小麦产量,对于秸秆还田地块应大力提倡播后镇压或播后浇水镇压,为来年小麦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土壤孔隙度常识
  毛管孔隙又称小孔隙,具有明显毛管作用的孔隙,其孔隙直径一般小于0.1毫米,因土粒小、排列紧密而形成。毛管孔隙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比称为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愈小,毛管力愈大,吸水力也愈强。毛管孔隙是土壤水分贮存和水分运动相当强烈的地方,故常称为“土壤持水孔隙”。毛管孔隙的数量取决于土壤质地、结构等条件,砂质土,持水孔隙不足,不易保水;黏质土,土壤细孔隙过多,持水性过强,造成作物湿害。
  非毛管孔隙又称大孔隙,其孔隙直径大于0.1毫米,因土壤颗粒大、排列疏松而形成,其数量取决于土壤的结构性。非毛管孔隙所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比称为“非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经常充满空气,仅在重力水大量存在时,才被水填充,故又称“土壤空气孔隙”或“土壤通气孔隙”,它不具有持水能力,但能使土壤通气、透水。非毛管孔隙即大孔隙若经常充满水分,气体正常交换则受到影响,而不利于作物生长。土壤耕层最适宜的非毛管孔隙度占总孔隙度的50%~60%为好。
  土壤孔隙度又称土壤总孔隙度,指土壤孔隙的容积占土壤总容积的百分数,通常按下式计算:
  土壤孔隙度(土壤总孔隙度)(%)=(1-土壤容重/土壤平均比重2.65)×100
  上式中的土壤容重又称土壤假比重,是指单位体积土壤(包含孔隙在内)中绝对干燥时的重量,单位为克/厘米3,其数值大小与土壤质地、结构和有机质含量有关。通常,矿质土壤的容重为1.40~1.70克/厘米3;黏质土壤为1.10~1.60克/厘米3;砂质土为1.3~1.5克/厘米3;肥沃的耕层土壤为1.00~1.20克/厘米3;紧实土壤为1.50~1.80克/厘米3。土壤容重值低的表明其孔隙多,反之则孔隙少。容重除作为计算土壤孔隙度的必要参数外,也是计算土壤空气容量,换算田间土壤重量以及土体内水分、养分、盐分和有机质贮量的必要参数。上式中的土壤比重又称土壤真比重,是指单位体积土壤颗粒(不包括孔隙)的绝对干燥重量与同体积水4℃时重量的比值。土壤比重数值的大小与矿物组成和有机质含量有关,土壤矿物的比重一般在2.40~2.80;有机质比重一般在1.2~1.4;土壤的平均比重为2.65。土壤比重是计算土壤孔隙度的必要参数,也可作为大致判别土壤矿物类型的依据。土壤孔隙度(土壤总孔隙度)一般为50%左右;松散土壤可高至55%~65%;紧实土壤可低至35%~40%;并且土壤孔隙度(土壤总孔隙度)还符合一般公式:
  土壤孔隙度(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 非毛管孔隙度(%)
  (作者联系地址:于金宝 徐 明 山东曲阜市农业局农技站 邮编:273100;郭传军 曲阜市尼山镇农业服务站 邮编:273100)
其他文献
青花菜是一种喜欢土壤疏松、肥沃、湿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蔬菜。秋季前期气温较高、阳光充足,后期天气转凉,正好符合青花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对气温和光照的要求,适于青花菜高产栽培。  一、品种选择  秋季栽培的青花菜宜选择绿宝、天绿、秋津、优秀、玉冠、蔓陀绿、绿慧星、中青1号、中青2号、碧秋、娇绿、绿秀、绿皇、马拉松、绿带子、蒙特瑞、博爱1号等耐热性较好、单产较高、整个生育期在130天以内的早熟或中熟
利用Moldflow软件对平板电视底座支架成型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对传统冷却水路、圆形随形冷却水路、方形随形冷却水路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圆形和方形随形冷却水路冷却
结合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高职模具人才的需求状况,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应用型、技能型模具技术人才。提出专业建设与发展要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相匹配
玉米是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涝的作物,土壤湿度超过最大持水量80%以上时,就会发育不良,尤其在苗期表现更为明显。  玉米种子萌发后,涝害发生得越早、淹水时间越长受害越重,淹水越深减产越重。一般淹水4天,减产20%以上;淹没3天,植株死亡。玉米对涝害的反应以生育前期较敏感,3叶期、拔节期和雌穗小花分化期淹水3天,可使单株产量分别降低13.2%、16.2%和7.9%;开花期和乳熟初期淹水3天未造成显著减产。
构建了某轨道车辆车体铝合金端梁构件拉弯成形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工艺参数对该构件截面变形和轮廓精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端梁构件拉弯成形过程中容易出现腹板塌陷和立边
低温冷害会造成早稻无法或重新播种而推迟栽插,晚稻和迟熟中稻形成大量空壳“翘穗头”,损失惨重,应引起足够重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一些人放松了对水稻低温冷害的警惕,事实表明,近些年水稻低温冷害不是减少了,相反,在有的年份和个别地方发生更频繁,危害更大。  一、低温冷害的种类   1. 苗期低温冷害  长江中下游稻作区,3~4月常出现“倒春寒”,连续多天低温加阴雨,极易造成早稻露地秧苗大范围烂种、烂秧和
针对校企双元一体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技术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优势及其对解决现阶段职业教育中诸多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校企双方在推行过程中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人才培
介绍了带有长直管和大角度圆弧弯管的某汽车热风歧管注射模结构,对塑件直管段的成型采用了液压+滑块长距离抽芯机构脱模,对弯管段采用了液压+圆弧滑块抽芯机构脱模,对侧孔处采
孟加拉榕树的树冠可以覆盖15亩左右的土地,有一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孟加拉榕树不但枝叶茂密,而且能由树枝向下生根。这些根有的悬挂在半空中,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和养料,叫"气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