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1
摘 要 体育教学中的教态美是教师美好心灵的外在表现,语言美是重要方式,示范美是重要的途径,组织美是重要手段,场地器材的布置美提供客观条件,通过这些方面,体育中的美育充分体现。
关键词 体育 美育 教学
欣赏美、表现美、追求美是人的需要,怎么引导学生对美的需要向健康方向发展?怎么使学生美的需要得到满足?我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体育教学是一种蕴含着健与美的教育过程。寓美育与体育教学之中,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感召力是巨大的,体育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教态美、语言美、示范美、组织美、场地器材的布置美这五方面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一、教态美
教态即教学仪态,是教师课堂上行为举止的综合体现,是内心气质的外在表露。教态美就是要求教师整洁利落,穿着庄重大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站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肃然起敬,精神振奋。体育教师美好的心灵、内在的信息需要通过外在仪态这个媒介传递给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师生同心,教学同步,从而顺利的完成各项体育教学任务。如面带微笑,身着运动服,体健行美。精神抖擞的体育教师站在学生的面前时,举止得体,潇洒自如的教容教态能诱发学生的心灵美感,得到精神上的感染,是他们产生学习这种优美动作的强烈欲望。这种培养学生体型美、行为美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言美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教学语言具有独特的作用。提高教师的语言水平是加强教师业务能力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的语言美是提高教师语言水平的重要内容。对体育教师的语言美来讲,就是体育教师课堂语言简明准确,生动形象,逻辑严密,绘声绘色。教师的语言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队列练习时,语言短促洪亮,快慢有致,长短有序;在讲解要领时形象生动,简明精炼,风趣幽默;在学生训练动作时,重点突出,难点诱导,关键提示;在学生接受思想教育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心服口服……语言美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三、示范美
示范是体育老师以自己的动作为范例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是提高体育能力的教学方法。示范美就是体育教师的准确熟练、轻松自如、姿态优美的动作示范所体现的美感。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形象,而且能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感受并产生完成优美动作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走、跑、跳、投、球类、体操、武术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正确的掌握走、跑、跳、投等动作的要领,达到学生举手投足动作规范,并且给人以美感。体育教师除了提高正确示范能力外,还要通过对比示范、分解示范、快速示范等示范形式,使学生加深对动作技术的理解。如走的动作要求是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前后摆臂,四肢配合协调,如果老师能对比的示范给学生看,学生就会很快的领悟到什么是正确的动作,怎么认真做才具有美感,通过示范培养学生的动作美效果显著。
四、组织美
组织在体育教学中尤为重要。要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就要做到教学的组织美。所谓教学的组织美,是指为了使学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学生的性别、人数以及场地器材等情况,使体育教学的组织得当,错落有致,井然有序,队列变化多样,有利于观察、有利于学习。体育教师精心设计的组织形式,不仅可以将教学内容系统化、条理化,有的还具有直观性、艺术性,既便于学生管理、掌握、巩固所学知识,又给学生以融会性的把握和赏心悦目的艺术熏陶。如教师引导集体练习武术操,形神兼备,动静结合,整体一致;田径的分组教学,有的是最后出手动作充满凝聚力的神采;队形变化,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以是横队、纵队,还可以是圆形、扁形……运用体育教学的组织美,既能提高上课的质量,又能培养学生行为美、心灵美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个性。
五、场地器材的布置美
课堂教学过程布局合理、结构完美,会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感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布置美是非常重要的。场地器材的布置美就是根据体育课的内容、要求、学习情况,季节气候等实际进行新排列、垫子的放置、标线的画法、多彩的颜色创造一个美的教学环境,学生通过视觉刺激产生鲜明的美感,从而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篮球教学中,场地红砖白线,篮球的排放合理得当;体操教学中,金黄色的双杠排列整齐、墨绿色的垫子组成各种图案。类似于这些场地器材的布置怎么不给人以美感?又怎么不吸引学生跃跃欲试呢?采用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与观赏艺术作品相媲美。
事实证明:美育在体育教学中无处不在,体育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充分挖掘体育教学中“美”的素材,丰富育人的方法;其次用美学原理和方法来激发学生锻炼的激情并注重健身方法和技能的传授,使学生终身受益,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摘 要 体育教学中的教态美是教师美好心灵的外在表现,语言美是重要方式,示范美是重要的途径,组织美是重要手段,场地器材的布置美提供客观条件,通过这些方面,体育中的美育充分体现。
关键词 体育 美育 教学
欣赏美、表现美、追求美是人的需要,怎么引导学生对美的需要向健康方向发展?怎么使学生美的需要得到满足?我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体育教学是一种蕴含着健与美的教育过程。寓美育与体育教学之中,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感召力是巨大的,体育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教态美、语言美、示范美、组织美、场地器材的布置美这五方面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一、教态美
教态即教学仪态,是教师课堂上行为举止的综合体现,是内心气质的外在表露。教态美就是要求教师整洁利落,穿着庄重大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站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肃然起敬,精神振奋。体育教师美好的心灵、内在的信息需要通过外在仪态这个媒介传递给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师生同心,教学同步,从而顺利的完成各项体育教学任务。如面带微笑,身着运动服,体健行美。精神抖擞的体育教师站在学生的面前时,举止得体,潇洒自如的教容教态能诱发学生的心灵美感,得到精神上的感染,是他们产生学习这种优美动作的强烈欲望。这种培养学生体型美、行为美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言美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教学语言具有独特的作用。提高教师的语言水平是加强教师业务能力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的语言美是提高教师语言水平的重要内容。对体育教师的语言美来讲,就是体育教师课堂语言简明准确,生动形象,逻辑严密,绘声绘色。教师的语言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队列练习时,语言短促洪亮,快慢有致,长短有序;在讲解要领时形象生动,简明精炼,风趣幽默;在学生训练动作时,重点突出,难点诱导,关键提示;在学生接受思想教育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心服口服……语言美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三、示范美
示范是体育老师以自己的动作为范例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是提高体育能力的教学方法。示范美就是体育教师的准确熟练、轻松自如、姿态优美的动作示范所体现的美感。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形象,而且能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感受并产生完成优美动作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走、跑、跳、投、球类、体操、武术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正确的掌握走、跑、跳、投等动作的要领,达到学生举手投足动作规范,并且给人以美感。体育教师除了提高正确示范能力外,还要通过对比示范、分解示范、快速示范等示范形式,使学生加深对动作技术的理解。如走的动作要求是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前后摆臂,四肢配合协调,如果老师能对比的示范给学生看,学生就会很快的领悟到什么是正确的动作,怎么认真做才具有美感,通过示范培养学生的动作美效果显著。
四、组织美
组织在体育教学中尤为重要。要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就要做到教学的组织美。所谓教学的组织美,是指为了使学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学生的性别、人数以及场地器材等情况,使体育教学的组织得当,错落有致,井然有序,队列变化多样,有利于观察、有利于学习。体育教师精心设计的组织形式,不仅可以将教学内容系统化、条理化,有的还具有直观性、艺术性,既便于学生管理、掌握、巩固所学知识,又给学生以融会性的把握和赏心悦目的艺术熏陶。如教师引导集体练习武术操,形神兼备,动静结合,整体一致;田径的分组教学,有的是最后出手动作充满凝聚力的神采;队形变化,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以是横队、纵队,还可以是圆形、扁形……运用体育教学的组织美,既能提高上课的质量,又能培养学生行为美、心灵美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个性。
五、场地器材的布置美
课堂教学过程布局合理、结构完美,会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感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布置美是非常重要的。场地器材的布置美就是根据体育课的内容、要求、学习情况,季节气候等实际进行新排列、垫子的放置、标线的画法、多彩的颜色创造一个美的教学环境,学生通过视觉刺激产生鲜明的美感,从而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篮球教学中,场地红砖白线,篮球的排放合理得当;体操教学中,金黄色的双杠排列整齐、墨绿色的垫子组成各种图案。类似于这些场地器材的布置怎么不给人以美感?又怎么不吸引学生跃跃欲试呢?采用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与观赏艺术作品相媲美。
事实证明:美育在体育教学中无处不在,体育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充分挖掘体育教学中“美”的素材,丰富育人的方法;其次用美学原理和方法来激发学生锻炼的激情并注重健身方法和技能的传授,使学生终身受益,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