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新体验

来源 :科学时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szk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仅能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而且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不足天生就有的,关键在于后天的培养和引导。那么从哪些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在教学中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 抓住一个“奇”字。
  
  小孩都有一种好奇心,对各种新鲜事,都希望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或为什么。例如在教学《两位数的认识》时,课前从家里带来很多大豆,准备好信封,每个信封里放10—100粒豆子,放在学生的桌子上。学生感到很好奇,挺新鲜的,老师要干什么呢?于是我告诉学生今天要进行数豆子比赛,而且还要摆好后让老师一眼看出是几粒。学生兴奋的不得了,数学课上要数豆子是从来没有过,于是热烈地讨论起来,行动起来,每个学生参与了进去,气氛非常热烈,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时老师看到有的学生以“十”为单位,就马上告诉他们:“老师知道这堆豆子有几粒,还知道哪位同学的豆子有几粒……”学生很惊讶,一下就安静下来,陷入了沉思,怎么摆呢,激起学生的思考后,然后引出数量较多的时候,以“十”为单位比较合适的方法。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自愿地进入教学情境,自发地引起讨论,没有老师的指令,教学气氛自然亲切浓烈,学生易于接受,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2 抓住一个“真”字。
  
  数学老师习惯用教具,学生也习惯成自然,毫无新鲜感。在数学课中我尽可能让学生用真实的物品来操作演示。如我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让学生用真实的人民币去操作,去买真实的物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致非常高,而且还会互相商量出不少具体实际的好办法。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用书上的图片效果好的多。
  
  3 抓住一个“美”字。
  
  数学课也要让学生欣赏美,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课中的美从哪里来?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用反面有粘性的彩色腊光纸剪好各种形状,然后让学生来贴在黑板上,学生看到这么漂亮的图形,都抢着要贴,我让学生任意地贴,于是有的斜贴,有的横贴……这样学生会得到结论:任何一种图形无论怎样贴,形状都没变,只是改变了方向。这样学习,学生加深了对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同时也知道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可以斜放正放,也可以横放或竖放,这样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很美的板演中得到启发。再让学生用各种色彩鲜艳的任意大小的图形去拼出自己想象的图形,让他们自由发挥,进一步认识某些图形的特殊性……这样的教学往往会收到会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4 抓住一个“新”字。
  
  如果是新鲜事物,学生肯定很感兴趣。以批改作业为例,现在学生已习惯作业批改用优、良、中、差等级制,大多数学生对作业正确与否满不在乎。我设计用多种有趣的图案或文字,如在中秋节那天学生的作业中画个月饼,既让学生知道今天是中秋节,又让学生知道今天作业是否正确。每逢节假日写上祝语或画上图案。开学的第一天的作业,送上一句名人名言,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等,过一段时间再换一句。有时在学生的漂亮作业旁打个五角星,贴上学生喜欢的卡通粘纸或进行旁注,写上一行让学生感动的文字。花样不停地翻新,过一‘段时间换一换,在学生感到“习以为常”前及时更换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教师要充分挖用教材生活中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用兴趣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过程。
其他文献
一、课堂教学是动态的过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尽管我们在预设时考虑很周到,但由于学生对文本的困惑、认知的偏差,不可能穷尽课堂的变化。"动态生成"要求教师用动态
全价颗粒饲料:用蒸汽调制或加水挤压而成,大部分微生物和害虫被杀死,且间隙大,含水量低,只要防潮、通风、避光贮藏,短期内不会霉变,维生素破坏也较少。  全价粉状饲料:表面积大,孔隙小,导热性差,容易返潮,脂肪和维生素接触空气多,易被氧化和破坏,故不宜久存。  浓缩饲料:含蛋白质丰富,含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其导热性差,易吸湿,微生物和害虫容易繁殖,维生素也易损失。贮藏时应在其中加入防霉剂和抗氧化剂,一
在自谋职业前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更新就业观念,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②综合分析自己的能力和个性特点及发展潜力,分析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③要注意调查研究,了解市场,找准切入点,提高抗风险能力。④了解有关政策,特别是要了解当地政府制定的一些鼓励自谋职业的政策,享受到应该享受的优惠政策。⑤学习掌握相关法律法规,遵纪守法,诚实守信。⑥积极参加职业培训,提高自身素
创新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 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培养。  例如:教学“图画应用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首次提出"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概念,受限于技术发展水平,当时并未引起业界重视。近年,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物联网技术随之
日本教育家大田尧在清华大学作了一场精彩报告。他指着苹果中的种子讲到: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设计图,应完全让种子自由发芽、成长,让它按照自己的设计图长成一个优质的苹果。联
【摘要】数学文化是数学的精髓,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是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随着我国教育步伐的不断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也愈来愈严格,新的高考数学改革也对其教学提出了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想与文化的标准.本文从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以培养高质量、高技能型发展人才为目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如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个
通识教育是一种厚基础、宽口径的素质教育,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西方,它是从自由教育理念发展而来的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其核心的内涵是通过对自由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