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教学:问题、原因、建议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28380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把握不准确,新的教学方式运用不足,难以胜任选修课程、校本课程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还不够合理,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合理;教师在课程资源方面开发也不够。教师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教育理念、学科专业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相对滞后,缺乏课程和课程资源意识和研究能力。
其他文献
原本以为,在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会水到渠成。出乎意料的是,在测试中发现学生整数乘法笔算的正确率不高,能全对的更是寥寥无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一、整数乘法笔算的常见错误  教材关于整数乘法的内容主要有4个部分,分别是表内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两位数。其中表内乘法是整个乘法体系最基础的知识。而除了表内乘法,另外3个
数学解题课是高中数学被普遍重视的一种课型,是以学生进行“解决问题学习”为主的课,解题课的教学过程应着力展现解题思维的全过程,注意对解题策略、思维方法、解题技巧等进行分析归纳与评价,这其中蕴含着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使学生提高思维水平,懂得数学价值,建立科学的数学观念,从而发展数学、运用数学的重要保证,也是现代教学思想的重要方向。以下通过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这既是适应改革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的必然。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通过内容、方法、环境等方面的改革,在学习内容上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条件,从教学方法上提供了保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巧设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问题是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它赋予了家园共育以新的内涵,强调了我们要与家庭双向互动,既要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又要请家长配合我们的教育与管理,这将成为我们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资源。  一、提高认识,丰富家教知识  1. 开发家长的教育资源。通过建立《家园联系手册》,我们发现在家长中
在初中历史学科的若干学科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是其中最基本的一部分。时空观念包含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是指将事物与特定时空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形成历史的时序性和特定空间观念是认识和评判一切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特定的历史时空条件,便是离开了历史的真相,也背离了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活动价值。   部编七年级历史《原始农耕生活》一课是描述距今约6000-7000年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发展,为学生认识、参与及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和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
对东西部4所高校391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自强意识、家庭环境、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贫困大学生的自强意识水平一般,其中社会取向自强意识显著高于个人取向自强意识。(2)
所谓微课,指的是通过视频录像的方法将老师在课堂内或课堂外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内容进行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其包含教学设计、课件材料、教学反思及学生反馈等辅助性的教学资源并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内容,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同时为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展示了教学的内容和精髓,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  一、利用微课,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