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教育课程设置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2676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中和大学的扩招,许多人进入高中和大学就相对容易,大学的门槛越来越低,这样,选择中职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少,这给中职的招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中职教育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加强中职教育的改革,优化课程,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 课程分析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学体系中的核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结构,社会组织,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当今的中职教育体系课程已经不能更好的去满足市场的需求,这样,对中职教育课程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求,对中职教育的现状和课程的设置,进行以下分析与思考。
  一、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指导思想
  (一)中职教育的指导思想
  中职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对中职教育都有明确的规定,对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以我国的《职业教育法》为依据,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指导,加强创新,坚持实践的重要性,把就业当成导向,让服务成为宗旨,加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社会的需要,全面提升教学课程的设置,更好的迎合社会的需要。
  (二)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初级的专门人才,当下的中职教育以培养综合性职业人才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人群,培养应用型的专门性的人才,培养的人才无论是专业还是文化上,都应该达到合格的标准。培养技术型人才,充分掌握技术,将技术转换为自己的技能,寻找自己合适的工作,为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做一名高素质的技术性人才。
  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分析
  (一)课程取向的问题与分析
  在课程的取向上,有些课程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往往也忽视了课程创新的价值,课程的目标也缺乏针对性,缺乏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和专业培养。造成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课程设置存在问题,而当下一直沿用老的传统模式,对课程的设置没有创新,对课程的要求很低,没有将课程的正确取向重视出来,培养的方向不明确,观念陈旧,因此,造成课程设置中的课程取向问题。
  (二)文化课设置的问题与分析
  在中职教育中,文化课的内容往往被忽视,对文化课内容的删减也比较严重,有些学校甚至只开几门主要的文化课,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很多人认为中职教育并不需要加强对文化课的学习,学生们之所以去选择念中职类院校就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而中职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一项职业技能,而文化课和专业技能根本就沾不上边,认为学文化课就是浪费时间,有些学校对文化课的学习往往出于形式主义,有的学校甚至认为,如果过多的去加强文化课的学习,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影响到专业课的学习,这种想法很显然是不对的,中职教育应该培养综合性,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加强对文化课的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分析
  很多院校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存在问题,对培养的定向目标也不够准确,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实践能力的教育不够重视,在课程的教育中,理论往往大于实践,在学科的学习中,重点问题突出,学科的学习体系并不完整,缺乏学科之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对学科之间的衔接并不明显,有的专业课并没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学校的实习基地往往没有法律之间的依据,缺乏可持续发展。中职教育应该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了解市场的就业情况,培养市场中急缺的专业性人才,合理规划课程,加强对专业课和文化课的设置,加强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初级性专业人才。
  (四)教材问题与分析
  中职教育的学生对教材的依赖程度不是很高,个别老师的授课与教材脱节,他们完全凭借自己的经验去授课,很多老师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经济发展对新职业的要求,很多的理论已经过时,有些理论与实践脱节,很多教材的理论与实践没有得到很好的结合,实践性的教材稀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有些新职业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强,很多学校的技术设备落后,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因此,造成有些课程的学习与实际相脱轨,有些课程的设置缺乏科学性。
  (五)教师队伍的问题与分析
  在中职的教育中,很多学校的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结构的分配很不合理,有的教师任务过轻,有的教师的教学任务确很重,还有很多年轻老师的增加,很多年轻的老师往往经验不足,但也担起教学的任务,很多老师的专业格局低,知识掌握的单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中职院校招生扩大,学校规模扩大,教学资源匮乏,然而,给教师的培训经费不足,缺少交流机会,很多老师都是在摸索中前行,因此,在中职教育中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加强中职教育的教学。
  三、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加强课堂设置的思路
  加强中职教育应树立正确的课堂设置思路,以国家教育体系为方针政策,合理规划课程,加强创新,不断地去调研市场,在市场中寻找稀缺的热门职业,作为自己培养学生的目标,加强实践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以社会为基础,把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让课程的设置符合实践,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满足职位多样性的需求。
  (二)创新课程设置的观念
  树立正确的课程设置观念,对人才的培养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这要求我们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去转变。首先,完成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加之庞大的就业压力,单纯的掌握一项技能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因此,加强人才復合性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其次,由操作型向智能型转变,传统的企业是以操作型为主,然而,在当今的社会智能化越来越普遍,传统的操作型企业已经逐渐升级,单纯的操作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应加强对智能化人才的培养。最后,由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变,加强人才建设培养,鼓励青年创业,不断培养创业型人才,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加强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三)课程设置的建议
  完善课程的设置,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规划课程,加强对文化课的设置,加强文化课的学习,丰富课程的多样化,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的去改革创新,加强教育理念,使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有方向,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培养全面的人才,加强对文化课程的设置,提高思想文化建设与道德修养。
  四、结束语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组成的一部分,是我国培养初级技术人才的有效方式,加强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才的培养,可以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创造性的人才,合理优化中职教育课程的规划,不仅可以改善不合理的课程设置,而且还有助于更好地培养人才,加强中职教育建设,是符合国家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符合人才的发展需求。因此,合理优化课程设置,合理规划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潘定国.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思考[J].上海电机技术高度专科学校学报,2004,(06).
  [2]潘群.中职课程体系中岗位课程模式的构建[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11).
  [3]林启豫.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建材工作研究,2009,(01).
其他文献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0岁。主因"反复咳喘10+年加重1年伴恶心3+天"住院。患者是过敏体质,10年前因"反复喘"确诊为"哮喘",每年春季打农药时加重。一年前因淋雨后出现咳嗽、喘息,活动后
目的进行临床观察,探讨舒适护理在心肌梗死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患者86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
"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髓,提出"仁、义、礼、智、信",意思为"仁爱、忠义、知礼、智慧、诚信",对于进入职场的中职学生来说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非凡的实用价值。在中职学
白手起家,13年创业,一座占地1300多亩的现代中药城矗立在天津北辰科技园区。这是天土力集团总裁闫希军带领47名转业军人创造的奇迹。  风雨13年,集团资产总额达到77亿元,累计实现利税32亿元,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被全国工商联等单位联合评选为“中国最具生命力企业”。    “军人的使命告诉我:创业就要勇往直前!”    “天士力集团的成功靠的是主打产品复方丹参滴丸;而复方丹参滴丸的问世,是靠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