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主要化学品质的遗传研究

来源 :中国烟草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YM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6个不同类型的烤烟品种(系),按部分双列杂交设计p(P+1)/2配成-套包括亲本和F12个世代的供试材料。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发育遗传模型进行遗传和相关分析。估算了烤烟总糖和烟碱含量在发育时间(0→13)或某一特定发育时间段(7|5、9|7、11|9、13|11)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总糖和烟碱在非条件遗传方差分析中,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基因共同控制烤烟的动态变化,多集中在第7叶和第9叶表达;在条件遗传分析中,加性效应基冈起微效作用,而显性效应基因起主要作用,且集中在第7~9叶和第9~11
其他文献
对Sandra Knapp提出的烟属植物学新分类系统进行描述,包括对烟属下组的划分方法、分类特征、烟属中增加的新种,及烟属植物学分类的演化过程等。
采用显微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烟草叶面腺毛的形态变化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将腺毛发育过程划分为生长期、成熟期和分泌期3个阶段。生长期腺毛进行旺盛的细胞生长和分裂活动,细
结合烤烟实际,阐述了烤烟生产科技进步的内涵,并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以我国1983-2007年烤烟生产的有关数据为例,测算了科技进步、生产要素等对烤烟生产的贡献率,分
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定位技术,对昭通市昭阳区布嘎乡花鹿坪现代烟草示范区的土地利用、烟田分布、水利设施和烘烤配套设施等进行地理信息数字化
综述了基因芯片在卷烟危害性评价中的应用,基因芯片可以从全基因组转录水平分析卷烟烟气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可通过差异表达基因寻求生物标志物。卷烟烟气导致差异表达基因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