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钒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无机材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制备了掺钒TiO2中空微球,并用FT-IR,SEM,TEM,XRD,UV-Vi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掺杂少量钒到体系中,TiO2微球形貌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得到壳层厚度约为20-30nm的TiO2中空微球. 但钒的引入使得TiO2中空微球从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 随着掺钒量的增加,TiO2中空微球吸收边向长波方向移动增强. 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实验结果表明,掺杂1.0%钒的TiO2中空微球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性能.
其他文献
采用顶部籽晶熔融织构法制备了Y-Ba-Cu—O(YBCO)准单畴超导块材,研究了Y2BaCuO5(Y211)粒子在块材中的分布及其对临界电流密度(上)和磁悬浮力性能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发现,Y2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猛,铁路工程大断面隧道开挖工程也愈来愈多,在目前的铁路工程大断面隧道开挖技术中,主要有CD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等,但是,由于
以异丙醇钛为前驱体,采用溶胶-水热方法合成了TiO2纳米晶.采用XRD和TEM等测试技术研究了合成条件对TiO2纳米晶的晶粒度、结晶度以及相转变的影响规律.研究显示,通过控制前驱液的
岩土工程勘探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带动了波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波速检测技术在岩土勘探领域的应用,能够更加充分的对岩土结构进行分析。波速检测技术,是实现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中波速检测技术的原理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究波速检测技术的工作方法,深入分析其在岩土勘察中的应用,以期为岩土工程勘察中波速检测技术应用领域或同行提供可借鉴的意义。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以Pt(111)/Ti/SiO2/Si为衬底,制备了具有电阻转变特性的TiO2薄膜.X射线衍射(XRD)分析未发现明显的TiO2结晶峰,薄膜呈纳米晶或非晶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
在当前多型号生产并存、生产任务繁重、生产周期紧迫的严峻形势下,物资供应质量的重要性就显得异常突出。然而,航天系统目前原材料供应质量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现状已成不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