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飞起来的男孩都有双很轻的翅膀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rasc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男孩,好像长了一双翅膀,能够随时在这世间飞起,知道自己要把握怎样的尺度,去哪里,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
  同事阿风就住在我家附近,有时傍晚从学校回来,我会看见他站在阳台上给自己栽的花浇水、除草、施肥。
  他很爱笑,常常我还没看到他就先听到他的招呼。我一抬头,就能看见这么一个身形清瘦、理着板寸头、笑容和善的人,被黄昏涂上一层非常明亮的色彩,像站在旷野上的人。
  我去过阿风的家,他跟我一样,都是一个人住。
  他家房子的户型和我的相似,50多平方米,一室一厅。但每次我走进去,总觉得他那里异常空旷。客厅里只有一盏挂灯,一排沙发,一桌两椅;卧室中是一张单人床,书桌挨着窗户,桌上有一个相框、一束瓶中花及几本摆放整齐的书;打开壁柜,空空荡荡,不像我家塞满了大大小小的纸盒跟超市塑料袋。
  阿风比我入职早,工资比我高很多。当我看到他家的配置,有点被逗乐了,笑着跟他说:“你啊,别太省了,多买点东西回来,你家太空了。”
  阿风看着我,只轻轻地说了一句:“够了就行,我不想要太多东西,我只想生活足够简单,这使我快乐。”
  那次听阿风这么一说,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生活甩出一个巴掌,拍在了我脸上。
  在逝去的许多日子里,我似乎都被物质重重包围着,没有快乐可言,所谓的“富足”只停留在物品簇拥的表面,是一种拥挤,甚至是一种窒息。
  而我真正向往的精神高地却无比荒芜。
  二
  我经常会因为找不到需要的物品而发愁。记得早先明明在眼前出现的东西,再去找时,发现这些事物都隐遁了。
  有一回半夜起身,睡眼惺忪去找学生名册,翻遍卧室,又跑到客厅,最后还钻进厨房,无果。我有些着急,又找了第二遍,依然不见其踪。这时一甩头,看见桌上闹钟的针脚已迈过凌晨1点。我打了个哈欠,感觉自己实在太困了,于是放弃了第三遍的寻找,身心疲惫地躺在床上,却又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我像枚失去针尖的图钉被搁在床上,窗外的月光把我照得锃亮。我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包括阳台在内55平米的面积里,自己找一份材料竟然这么费力?
  清晨,我简单洗漱后再次开始搜寻。秋末,天色未亮,我打开了房间里所有的灯。这下把自己平常生活的空间看得清清楚楚:大大小小的物品横七竖八地摆放着,把房间堆得满满当当。床边是下晚课回来后随手撇下的大衣,下面压着前两天未清洗的衣物;沙发上是取回快递后没有及时扔掉的箱子和塑料包装袋;墙角有办完社团活动没舍得扔的广告板;书架上是一沓取出后就没归类整理的图书,它们歪歪斜斜放着,好像稍微一动就会从架子上摔下来;还有充电器、数据线、发票、纸张散落在房间的四处。
  突然间,我才发现自己平常除了应对学校里的事情,很少把心思放在家中物品的收拾上,现在要从这繁杂的空间里找寻自己想要的东西,真有点难度,耗费的时间也要比自己预想的长。而这些,都得怪自己。
  D曾经就跟我说过,想要生活过得简单些,就不能在物质的占有上随心所欲。他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一天需要搬家时,那个场景会是什么样的?
  D很注重物品的质量,宁愿花上一笔钱买个“其貌不扬”的品牌货,也不贪便宜在淘宝上购置一堆花花绿绿的便宜货。除此,他购物还有个原则,不买功能重复的东西。
  长期坚持下来,你会发现当别人家里拥挤杂乱得像个仓库的时候,D的家仍然保持得很干净,也像阿风的家那么开阔。人一走进去,是很舒服的。一旦搬家,D也轻轻松松,不会消耗自己太多的精力。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是,在他那里,你想要什么,他总能第一时间给你提供。
  三
  我喜欢这些在物质追求上有态度并能坚持下来的男孩,他们是懂得生活的人,活得格外轻盈自在,好像长了一双翅膀,能够随时在这世间飞起,知道自己要把握怎样的尺度,去哪里,成为什么样的人。
  得到或占有太多用处不大的事物,并不是幸福,有时它们甚至会成为一种负担,让我们在生活中喘不过气来。
  我们可以设想这些场景:当朋友一次次打電话约你去爬山或散步的时候,你正在取快递;当他们在阳台上跟你打招呼的时候,你正提着从超市买来的打折商品气喘吁吁往家走。你可能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否真的对自己有用,你可能只是在享受当时拥有它们的那种感觉,像是在寻找一种被物质环抱的安全感。
  但拥有就是幸福吗?不妨也问问自己,当你在路上汗流浃背、跌跌撞撞地搬回一堆物品时,你幸福吗?当你一大早起来用本来可以睡觉的时间找一张表格时,你幸福吗?当你看着此刻房间里堆满摆放无章、又脏又乱的杂物时,你幸福吗?
  答案是否定的。在这个极速飞奔的时代里,许多人都以物质作为自身信仰,他们表面上都乐于享受生活中物品带来的充实感,却忽略了内心的承受能力,导致自己痛苦抑郁也无法知道原因。
  我承认我曾经也是其中一员。但现在,我知道了世间万事都讲究一个度。过度地拥有或占有,并不能得到幸福,它只会让你感觉疲乏、困顿、煎熬,活得不自在,容易丧失自我,而成为物质的附庸、奴隶,使你远离那些原本属于自己的美好与快乐。
  所以及时放下,懂得为生命做减法,是我们需要学会的事情。扔掉无用的杂物,清空内心的房间,重拾轻盈的自我,每一个男孩、每一个女孩都可以回归简单的生活。
  愿我们都有双很轻的翅膀,飞往更远的未来。
其他文献
2006年11月9日上午,中国烹饪之圣伊尹墓碑揭碑仪式暨拜谒厨祖大典在河南省虞城县店集乡魏固堆村伊尹祠举行。  伊尹是我国历史上奴隶出身的一位贤相,是人们公认的中国烹饪之祖。11月9日,来自中国烹饪协会、河南省餐饮行业协会、河南省酒店业商会、商丘市豫菜文化研究会及虞城县的有关人士,参加了虞城县人民政府在伊尹祠举行的伊尹墓碑揭碑暨拜谒厨祖大典仪式。来宾为伊尹墓碑揭碑,宣读了祭祖文,并在厨祖墓前敬献了
党婕  笔名漱石,原甘肃静宁一中青春文学社副主编,现就读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喜爱诗歌、音乐,热衷于创作,启蒙于顾城的诗,喜欢将缕缕情愫寄情于诗歌之中,也在不断学习其他创作风格,希望日后有新的突破。  没有大风、少了喧嚣  记忆里的夏天很干净  我记得清晨的露水和傍晚的凉风  曾带走年幼无知与纯真  十年九夏,旧人走、新人归  我的情绪一半孤独  阳光只给半个夏天  一杯冰沙半个西瓜  剩下一半留给泪
  
关于孔子饮食之道,说过许多话,比较集中的收录在《论语·乡党篇第十》,古人古奥难懂。  众所周知,《论语》为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实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名著,在过去的学术界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说明《论语》的重要性。确实,《论语》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始基。从《论语》的各方面来说,孔子不仅是位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而且还是位美食家,正如明代张岱在《老饕集》所述:“世有神农在,而天下鸟兽、虫鱼、草木之
茶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饮茶外,茶肴也以其独特的口味,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大受欢迎。茶叶入肴的方式一般有四种,一是将新鲜茶叶直接入肴;二是将茶汤八肴;三是将茶叶磨成粉入肴;四是用茶叶的香气熏制食品。茶肴的特点在于利用茶特有的清香调味除腻,还可以通过茶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增强菜肴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    一、绿茶为豆腐
一  鸟在院子上空不住乱叫,好像在商量如何将太阳从山那边拎出来。  我掀开窗帘的一角,寻找它们的踪迹。但叫得好听的鸟大多是“藏身专家”,我每次都看不到它们,只能看见一些寻常的鸟类。麻雀三三两两落在柴垛上,像枯叶子,与柴火融为一体,不易被发现。喜鹊拖着长尾巴从高处跳下来,扭头看看这里,又看看那里,挑选搭窝用的材料。它们把窝安在一旁的梧桐树上,一棵树上有3个窝,是一个大家族分成了几个小家庭。与其他的鸟
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沙河梦功德。  译文:人生如梦,有什么好追求的呢?什么都不追求,我心如止水。可是,就在一個梦到另一个梦里,我为人间留下数不清的功德。
教室里的小脑袋,本来按桌椅分布得横平竖直,放学铃响,大家离开座位,迅速形成新的聚落。要好的,已挽手臂互换零食;住得近的,商量结伴回家。女孩子们约着同上厕所。一群群放笼的小雀,叽叽喳喳从教室飞出去。等学生散尽,办公室里的老师也陆续收拾东西。只有宋老师任凭所有文具摊在桌上,茶杯敞开,呼呼冒着热气。她趴在走廊的栏杆上,看大家离校。  来接小孩的家长们一仰头看见宋老师,都挥手打招呼。等走出学校一段,家长聊
烧菜,是中国菜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菜肴中的代表品种。烧,作为中国菜肴一种运用广泛的烹调方法,在各大菜系中均很常见,由此而来的烧菜可谓是成千上万,口感多样。各地的烧菜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对人们的餐桌影响很大,是中国菜中的一朵奇葩。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饮食交流日益加强,烧菜的发展更加成熟,品种更加丰富多彩,已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足以体现中国菜的正宗风味,雅俗
牛蒡学名Arctum Lapal,属菊科两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牛莱、大力子、牛子、蝙蝠刺、东洋萝卜。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华东、华中尤其是江苏丰县金陵镇——被誉为中国牛蒡之乡,种植尤为广泛,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它是一种以肥大肉质根供食用的蔬菜,叶柄和嫩叶也可食用。牛蒡肉质根细嫩香脆,可炒食、煮食、生食或加工成饮料。牛蒡原产我国,公元920年左右传入日本,在日本栽培训化出多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