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第二课堂的开展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mallsta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黄金分割”为例谈数学第二课堂的开展。通过探索黄金分割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受数学文化的浸润,感悟数学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数学科学素养。
  【关键词】第二课堂;黄金分割;数学文化;数学素养
  一、开展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背景
  1.新课标高考的需求
  2019年高考的断臂维纳斯和2020年高考的“胡夫金字塔”模型题目,以古代世界建筑奇迹胡夫金字塔为依托,将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文化有机结合,运用黄金分割比体现了数学的美。如果对数学史和数学文化没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就只能通过传统方法建模再运算,运算量大费时间不说,还不能顺利完成。而位于第3或第4题的位置花太多时间做题显然不合适。基于这些考虑,开展数学第二课堂文化之旅非常必要。还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并不遥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数学科学核心素养。
  2.现实教学的需要
  现实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不同的教师对于在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存在差异性。此外在数学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考试的功利化追求,使得在教学中很容易弱化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素养,单纯让学生成为做题工具。这些教学现实,促使我们亟需开发校本第二课堂。
  二、开展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1.精准定位,选定主题
  (1)数学第二课堂选题依据:①我们在素材取舍方面,不追求面面俱到,只求选择内容能适合学生,贴近学生生活;②尽量贴近高考热点,满足新课标需求,立足于学生的认识实际,又高于学生的认识;③选择内容新奇有趣,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
  (2)选题途径: ①到图书馆翻阅资料,学习文献,如,《数学文化》《数学大观》《数学传奇》《数学简史》《我们身边的数学运用》《数学与生活》《感悟数学美》《欣赏数学之美》等;②通過微信公众号如“乐学数韵”“长风数学”“好老师在线数学”等途径寻找数学兴趣话题;③通过浏览器搜索,我们从理论学习,到定位,再到具体选题要求,进行了多次的研讨,结合近两年高考热点需要,最终筛选确定“黄金分割”作为研学对象。
  2.成立兴趣小组,教师引领指导
  兴趣小组由高一、高二的学生报名组成,以小组为依托,各组学生合作探究完成黄金分割的信息的收集和研究,每组负责一项内容。由于学生学力较差,所以由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先开办黄金分割的专题讲座,并完成《黄金分割》的顶层设计。黄金分割的内容包括黄金分割的概念以及黄金分割的应用。先由教师讲解概念和例谈其中一个应用,为学生做个引领。
  (1)黄金分割的概念: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
  如图,AC :AB = CB :AC=(-1):2≈0.618,就是将1分割为0.618和0.382。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柔和,因此称为黄金分割。这个数字十分地有趣,经计算发现:0.618的倒数是1.618,即0.618×1.618=1。1÷0.618≈1.618≈( 1):2。
  (2)黄金分割与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34、55、89、144…这个数列后面的每个数都是它前面的两个数之和,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有趣的是当n越来越大的时候,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之比,趋近于黄金分割比0.618;而后一项与前一项之比,趋近于1.618;斐波那契数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松果、蜂巢的排列、等角螺线、十二平均律。像花瓣数:蝴蝶花和百合有3个花瓣、金凤花有5个、翠雀花8个、玫瑰13个等。与杨辉三角:如图:将杨辉三角左对齐排列,我们发现同一斜行的数加起来,即得斐波那契数列:1、1、2、3、5、8.
  (3)黄金分割与植物:近几年盛行养多肉植物,因为多肉植物确实给人以美的享受。多肉顾名思义叶片肥大,而且叶片排列有序。这么多肉嘟嘟的叶片挤在一起可不能胡乱生长。怎样生长才能比较节省空间,才有生存优势从而多繁殖?
  如图,多肉相邻的两片叶片,可构成一大一小两个夹角,这两个角什么关系呢?经研究θ1≈1137.5°,较大的角θ2≈222.5°,那么θ2/θ1刚好是黄金分割,等于0.618。
  没错,叶片在生长素的作用下,按照黄金分割的角度绕着中轴生长,有序而美丽,我们不禁感叹,植物真“聪明”啊。每个花瓣严格按照0.618的黄金比例来放置,才能保证花瓣最大限。
  度地暴露在阳光下,享受阳光与雨露。下图标出来叶片的生长顺序:
  3.分工合作,放手实践
  为了培养学生的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实践能力,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索发现身边黄金分割的例子。内容分工: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依托,每组负责黄金分割的一项应用。应用内容包括黄金分割与植物;黄金分割与建筑;黄金分割与股票;黄金分割与音乐;黄金分割与养生;黄金分割与摄影等。收集资料: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身边黄金分割的例子进行拍照,或通过杂志、报刊或通过网上搜索、数学微信公众号等采集相关文字、图片。例如黄金分割在建筑上有广泛应用,在北京故宫、古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帕特农神殿、法国巴黎铁塔、印度泰姬陵、上海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等著名建筑物的构图布局设计上都可以找到黄金分割的影子。该小组学生可每人选取一个建筑,附上说明文字和图片,在图片上自己标上集体的比例说明。像黄金分割与股票,学生可与有炒股的家长取经或互相商议,认识一些黄金分割软件以及怎样用它来对股市行情进行预测分析,并将方法整理成小论文。筛选资料:将资料汇总,教师和同学们开小组会议,从刊登篇幅、材料的准确性、有趣性、实用性等方面筛选完善材料最后确定内容。
  3.宣传内容,展览成果
  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创办学生自己的数学刊物;可以通过班内的数学墙报宣传,为吸引更多学生可设立点将台,有奖征集等栏目。我们主要选择在校园内通过系列板报和宣传海报向全校学生展示成果,同时组织“黄金分割”数学征文比赛。在欣赏这些精美的图片和文字时许多参观的学生纷纷表示,原来数学是这么有趣有用,这么美的,以前从来不知道的。学生看到了数学的重要作用和广泛应用。
  三、开展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总结反思
  数学文化需浸润,校本第二课堂的开发要反思。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靠长时间慢慢地培养的。特别是在现实的教育环境或是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于数学文化的认识,抑或是数学素养的提升,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在活动过程中,数学教师也得到了很大的成长,只有数学教师通过自己的专业阅读,多了解点数学史、数学美,才能在自己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同时去影响学生。教师是照明灯是引路人,教师的参与使得活动更高效。由于墙报展板形式,只适合于校内阅读。所以,学生们将相关文字、图片做成“美篇”转发到微信家长群,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互动,体味数学美。
  数学第二课堂的开发不能止步,而应该不断地发展,应以不同的形式向学生、向外界去传播,比如微信、视频、书刊等。第二课堂是学生获取数学文化内容方式之一,黄金分割只是数学文化内容的一个小缩影。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寻找更加有趣的话题继续开展活动,例如,“大自然创造的数~e”“勾股史话”“素数之恋”神奇的“142857”等,继续让学生感悟数学文化,提升数学素养。
  通过数学第二课堂的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数学文化,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们学好数学的信心,让数学文化渗透于校园,让快乐和智慧走近学生,提高了全校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提升学生数学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大潜.黄金分割漫话[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郑毓信,王宪昌,蔡仲.数学文化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4]陈梅,陈仁政.奥妙无穷的黄金分割[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5]吴振奎,吴旻.数学中的美[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李文林.数学史概论(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应用题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教学应用题的时间大概占了数学总课时的2/5。应用题作为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因此,分析小学生解答应用题困难的原因,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正确率。造成小学生解答应用题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解答的思路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而,本文主要从影响学生的应用题解答思路的因素进
现行人教版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课文《唐诗三首》的编排顺序是杜甫的诗《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前,白居易的诗《卖炭翁》在后.很显然,杜诗在教学意义上占有重要地位。笔者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通过阅读大量资料,经过分析辨别和思考积淀后,形成了对《石壕吏》的多视角解读。  一、对《石壕吏》的史实视角解读  杜甫的诗是诗史。“三吏三别”是“诗史”的代表。在杜诗“三吏三别”中,《石壕吏》居首位,
【摘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说,要想学习好,必须心情舒畅,学得愉快,即“乐学”。我们如何学习、借鉴先贤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乐学”思想政治课呢?笔者在多年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践行“两点一线”:联结知识点,让学习效率“快”起来;调动兴趣点,让学习过程“乐”起来;围绕育人主线,让教学过程“动”起来。  【关键词】思想政治;两点一线;教学探究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
【摘要】时下,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不但受到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而且得到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教师在小学生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中,要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优化课堂练习,坚持做到:明确练习目标,兼顾全面性;结合生活经验,注重应用性;尊重个体差异,体现层次性;重视训练思维,注意开放性。本文对如何建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作了探讨。  【关键词】课堂练习;全面性;应用性;层次性;开放性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文化的核心在哪里?我们的学校是否有爱、有思考、有灵魂、有人心?能否让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  在广州市白云区有这样一所学校——金沙第二小学。成立于2015年9月,时为广州市白云区金沙小学(北校区)。2019年9月,与金沙小学拆分独立,更名为广州市白云区金沙第二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6824平方米,建筑面积10061平方米。目前,学校有29个教学班,学生1300余人,教
近年来,生涯规划教育愈来愈受重视。受欧美国家的影响,加之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以及一大批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开展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前置到中学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也越来越多。因此,在初中阶段给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和学业规划的教育,意义重大。  一、何谓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即是对影响我们生涯发展的经济、社会、心理、教育、生理等各种因素的选择和创造。它通常建立在个体对自我全面、深刻认识的
【摘要】学习英语的前提是要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培养的主要目标,跨文化交流意识作为语言运用能力的主体,应加深对跨文化交流意识的重视程度。本文就2012部审人教版7年级英语教材展开分析,分析中学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现状,探究其对策,以期能够为中学英语跨文化交流意识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  
摘 要:“什么样的校本课程既能传承国学魅力,又能深化语文课程改革,还能解决全面育人目标与个性张扬现实间的矛盾”,始终是课程开发者和一线教师思考的基本问题。本文以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六联小学(以下简称“六联小学”)为研究案例,基于国学教育创建语文特色课程。通过探索研究,六联小学确定从古诗词传承国学文化、成语点亮国学经典、节日活动推进国学普及三个方面展开,实现育人、立人的目的。  关键词:国学教育;特
【摘要】生活中,德育无处不在。学生一日生活里的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因素。作为老师,不放过任何一个德育的细节,真正把德育要求落实到每个学生。基于此,结合小学生校园生活的特点,简单阐述了小学日常生活融合德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日常生活  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小学生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习惯会影响人的终生。因此,作为老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德育。生活中,德育无处
【摘要】 整本书阅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笔者在教育实践中,重视对学生整本书的阅读引领,开展切实有效的阅读指导,以激发学生兴趣为起点,努力推进阅读的步步深入,重视阅读后的分享,有梯度地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语文素养;指导策略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式”浅阅读盛行,许多学生为追求轻松、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