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

来源 :中学英语之友·下(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k8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首。德育在一个人人生观、情感价值观,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思想品德教育才会成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本文中的英语教学中的“德育进行时”就是在英语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英语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语言,对德育工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键词:德育进行时 德育因素 渗透
  新编牛津初中英语教科书是一套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设计精美的系列教材,以话题为纲,注重能力培养。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有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具有时代感、思想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那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怎样渗透德育呢?具体做法主要是:
  一、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挖掘德育因素
  一节课是否是好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只有认真备课才能很好的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德育亦如是。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出潜在的德育素材,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教8A Unit1 Friends 第一课时的时候,笔者就考虑本课时主要是关于好朋友的一些美好品质的描述,潜在的德育因素就是我们应该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那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个Free talk: What is a true friend like?让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也就是说一个好朋友应该是对我们产生良好影响的人,无关于金钱、相貌、地位等其他的因素。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友观。
  二、课前热身,畅谈体会,进行德育渗透
  拿课前的warm-up(热身)为例,每节课为了调动学生情绪,我会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以不同的形式开展Free talk、Daily report、A humor、A song、A play或格言、谚语、名人轶事及其他一些智力竞赛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英语谈论与当天所讲课程相关的在生活中遇到的话题。这样创设英语学习情境,既可以避免学生从下课状态进入上课状态的不适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也加强了学生生活与课文的联系,使生活和课文对照,等完成了课堂任务,学生都会很自然地作出自己应有的判断,有不同的感受。
  三、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加强德育渗透
  在课堂上,采取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师生互动,根据每一堂课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德育思想进行对应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节日。那么在学习这些单元的时候可以通过利用一些节日如:Teachers’ Day, Women’s Day, Mother’s Day, Father’s Day等,布置学生用英语向父母、老师表达祝福或者制作祝福卡片并写下祝福语,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以致用,还使得他们学会关心身边的人,感受到亲情的可贵。如在教学八年级8A Unit1 Friends, Unit2 School life等相关单元时,可以让学生讨论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应该怎么做?让学生体验到一个好朋友的美好品质以及学校生活的美好,同学相处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与同龄人交往的能力,为以后其他人际关系的发展做好了铺垫。
  四、课后作业,发散创新,延伸德育渗透
  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切忌不可让学生抄写书本,因为机械的抄写只会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长此以往,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法:提供一些富有情感的爱国歌曲和具有时代感的范文,这些都具有感染情感、启迪人和教育人以及指导人际关系的作用。此外,通过看英文版《音乐之声》,学唱饱含爱国情感的《雪绒花》,还有像Country Road等歌曲,使学生增强民族意识,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深化德育渗透
  英语课外活动可采用与课内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就课文进行活动:如快速阅读、复述口述、口头表达、背诵段落及课文。此类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2.配合课文的活动:如角色扮演。还可以进行歌舞比赛、开party、拼词组句游戏、课本剧表演等等。组织活动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明确德育目的,使德与智有机结合。例如英语小品比赛,要求小组全体成员一起根据所学口语,创造性编小品,然后进行熟练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等,歌舞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集体主义精神;拼词组句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爱动脑、爱学习、细心等品质;开圣诞节party时,要求学生亲手制作圣诞卡片,写上Merry Christmas!Happy New Year!等圣诞和新年祝福之类的话语,并赠送给亲朋好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同学、尊敬老师的美德以及热爱劳动、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珍惜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美好情操。这些活动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个性,在实际操作中活用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成功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实践表明,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效果很好,它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还会增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注意适度。要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的关系,不能主次不分,要避免牵强附会。对学生的德育要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只有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德育,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之中,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2.《江苏教育》许元新主编 江苏教育报刊社出版 2005年8月
  3.《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其他文献
非谓语动词是中学英语语法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中的必考项目。本文主要对非谓语动词的解题方法作一个介绍和探讨。本文把解非谓语动词的方法分五个步骤,称之为“武功秘笈”,即“确定作用——判断逻辑主语——分析主/被动——明确时间关系——牢记特殊情况”,此“五步骤”的具体内容如下:  1.确定作用:分析句子结构, 确定“谓语还是非谓语”,如果是非谓语动词,分析非谓语动词在句中所起的作用,如充当主语、宾语、
谁都想在社会中有立足之地,作为一个平凡的学子,高考便是唯一出路。整天抱怨成山的作业,可怜的睡眠时间,这恐怕是所有高中生的问题。可是荆棘阻拦不了勇士,石块永远压不住大树,云朵永远遮挡不了太阳。高考只会堵住弱者,堵住小草,遮住星光。  汉代时的察举,自隋以来的科举难道都是公平的?难道古代科举的录取率会高于当今的清华北大?答案是否定的。古代多少有才之士无法被录用,只能流离一生亦或自己著书,蒲松龄就是一个
对一个人来说,人生其实就是长征。如何炼就美丽人生呢?我想只要你认真研读毛主席长征时期诗词,那雄伟壮丽的史诗旋律,定会开启你人生新的长征。对此,我想谈三点体悟。一是领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是中阐明“养生”的一则寓言.短文以细致繁复的笔触描述疱丁出神人化的解牛之术,并通过“解牛”之“技”来喻示“养生”之“道”.但笔者认为,庄子在这篇寓言中其实还蕴含了一
阅读理解考查的是学生快速获取文章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既要求快速,也要求准确。英语阅读理解的题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如下几类,即主旨题、推断题、细节题、语义题、判断题。下面,围绕这些不同的题型分别介绍一些解题技巧。  1.主旨题:题目基本围绕main idea, best title, purpose, conclusion进行问答,在考试中所占比例仅次于事实细节题和推理判断题。常见的提问方式如下:  
中国医学史是关于中国医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过程、发展规律的学科,是中医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了解医学史也是中医研究者应具有的基本素养.在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全国遗
多少莘莘学子寒窗苦读近十年,希望考取理想的高中,但将近50%的学生不能踏进高中的大门。分析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英语学科已成为许多学生的瓶颈学科,很多学生因为在英语上低了几分而考不取高中,有的本可以上重点高中的,最后只能上普通高中,很是可惜,可到时后悔,为时已晚。中考英语笔试题总分是120分,其中完形填空为15分,阅读理解为30分,任务型阅读为10分。这三个部分总分有55分,占总分的45.8%,可见
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并不意味对某个问题的探讨的结束,而应当是新思考的开始.有效的教育到底由谁来完成呢?应当由学生自己,由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完成,尤其是儿童每天面对的正
一“课程模式”是指某一课程开设的大体样式。中学语文目前是一种什么样的样式?从教与学的侧重上来看,是一种“教语文”(或曰“以教为主”)的样式。这一样式贯穿于语文课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