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医学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医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h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将19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的采集,同时记录其既往病史和采集中医辨证信息,予行颈动脉彩超和生化指标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既往病史、血脂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情况的关系。结果:(1)主要复合证型为5种:气虚痰瘀、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风痰瘀血、气滞血瘀,并将复合证型细分为5个单一证型:血瘀型、气虚型、痰浊型、阴虚型、气滞型;(2)单一证型中血瘀型、气虚型、痰浊型多见于70岁以上年龄组;血瘀型、气虚型、痰浊型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P<0.01);(3)气虚痰瘀证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脑出血、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最高,其中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证型间LDL-C、TG、TC都偏高,HDL-C则偏低,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颈动脉超声显示有斑块的患者总共有174例(91.10%),各复合证型的单双侧斑块病变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单一证型气虚、痰浊和血瘀证型占多数,复合证型以气虚痰瘀多见,在气虚痰瘀证中的各种合并病患病率最高,符合颈动脉粥样硬化本虚标实的特点。血脂异常(高LDL-C/TC/TG,低HDL-C)覆盖颈动脉硬化的所有证型,而动脉斑块厚度及长度各个证型间比例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在预防持续腰大池引流非计划脱管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临床意义。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品质管理手法管理神经外科持续腰大池引流患者。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持续腰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术后应用地奥司明的疗效,以及对精索静脉内径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78例V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
中国当代留学生文学思潮和世纪初的留学生文学相比,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它提供了遭受文化冲突的“边缘人”(文化边际人)的心理经验;并且大陆留学生文学因为融合了“经济中心
从整体上看,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发展总布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它不可能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割裂开来,而是与后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需要构
在英语教育越来越全民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相对滞后的。通过对目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及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正>"专补命门,治诸虚百损,得阴阳之气全也,药性温和,老少病虚者皆宜食用"……冬虫夏草的珍贵价值,在《药性考》、《本草纲目拾遗》等名著中被记载传承。执著于它的宝贵价值,
主要讲述了信息给予题的信息获取的几种方法,及其它们在实际解题中的运用。
<正> 苦辛配伍法是以苦寒药与辛温药配伍应用的一种方法。中医临床应用由来已久,张仲景《伤寒论》首立泻心汤,以寒热并进,补泻合参,用以治疗邪热内陷、胃虚而寒热互结之痞证,
<正> 近年来,闵行区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地区已达到140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71.6%。部分从事种植业的农民逐步退出传统农业,转向其它产业。由于我区农业生产基础和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我国文化产业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应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明确文化产业在“一带一路”格局中的战略价值维度。审时度势,加快供给侧调整,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