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目前高校图书馆现状,对现有的新生入馆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新生入馆教育进行阐述,同时,对未来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模式提出新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新生 入馆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251-01
高校每年都有一届新学生入学,为了使新生能尽快了解和熟悉图书馆,减少图书馆乱架和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效率低现象,各高校图书馆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新生入馆教育活动。如何提高新生入馆教育活动的整体水平,也已成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同仁共同关注的一大问题。
1 高校图书馆现状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现阶段的高校图书馆大多采用借、阅、藏、网一体化的开架服务模式,刚刚步入高校的大学生大多数之前几乎没进过图书馆,对图书馆比较模糊,面对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册藏书,往往不知所措。[1]一些城市的学生曾经有过上网实践,却极少涉及图书馆内容,对网络提供的图书预约、续借、催还及信息检索等服务更是一无所知。由于新生对图书馆的馆藏布局、图书分类排架、规章制度不了解,常常出现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如有的学生不知道自己一次可以借几本书,借限多长,造成超借超还;有的不会检索馆藏信息,不知在哪个书库能借到自己所需的书刊,随意、盲目地取阅书籍势必造成乱架现象;有些学生阅览图书不规范,取书时经常一拿一大摞,看后就随手乱放,也会造成严重乱架现象。还有一些同学不文明阅览,对图书馆的书籍撕毁、划线、开天窗,不注意保护图书,如淋雨、湿水、污损,甚至把书窃为己有,这不仅影响了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图书流通、利用,降低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不利于图书馆的管理。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通过入馆教育引导读者正确利用图书馆,自觉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爱护图书,按时归还图书,养成文明利用图书馆的好习惯,做文明读者。入馆教育也是图书馆自我宣传的良好时机,通过入馆教育及时宣传图书馆,让新生及时了解图书馆各种功能和所能提供的各項服务,积极引导读者学会利用图书馆,让新生了解图书馆是给所有读者提供服务的,使其在大学期间合理的、文明的利用图书馆资源。
2 现阶段入馆教育模式和存在的问题
2.1 现阶段入馆教育模式
入馆教育主要安排在军训期间或军训结束后的一两天进行,由图书馆向各个院系发出通知,以班为单位流水式分批进行,也有学校采取各班派代表集中学习,回去后口头传达。讲解内容主要为图书馆概况、图书馆馆藏布局、图书馆开放时间、文献检索方法、图书分类排架规律、借还书流程及各项规章制度等,同时进行了一次思想品德教育,使新生从多方面了解和熟悉图书馆,减少乱架、破坏图书等不文明现象。
实地参观在理论讲解之后由馆员按图书馆布局带领参观图书馆主要服务区域。图书馆一般会事前准备好参观路线,读者听完理论知识后有专人带领到下一个部门参观,部室会安排专门人员讲解本部门的具体操作流程,必要时还会配合做一些演示动作,使新生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有个初步的、直观的理解。实地参观新生可以基本了解图书馆的结构布局、服务内容和一些基本操作流程。
读者手册和讲解内容大致相仿,只是在手册最后一般会附有图书馆分类法及本馆藏示意图,手册内容简介明了,图文表齐全,易于记忆和掌握。作为新生入馆教育的自学教材,它更利于新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让新生对图书馆布局和服务内容有更多的认识。
2.2 现阶段入馆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组织的新生入馆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读者的借阅行为,形成文明借阅,避免书库乱架错架及超借和超期等现象,减缓了因新生对图书馆的陌生给各部门带来的工作压力。但是单凭一次新生培训,不可能使他们全部都快速的掌握图书馆功能,目前的新生入馆教育还存在种种不足。
对新生入馆教育不够重视,首先在时间安排上不能保证充足的时间进行。由于新生人数多,各部门的参观讲解时间明显不够,倘若有工作人员讲解超过预计时间,就会造成前一批读者还未离开下一批读者已经到了,引起拥挤和混乱。另外造成下一批讲解时间不够用,粗粗一带而过,而且大家拥在一起,后面的学生根本听不到讲解的内容和操作过程。其次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教学内容不断变化并逐年增多,加之扩招引起的新生人数增加,每堂培训课的人数高达三百多人。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各个图书馆尽量将新生按文理科或专业设置分开,针对文理科和专业不同讲解图书馆知识。这种靠工作人员讲解的方式,许多精力浪费在重复劳动中,而参加入馆教育的老师多是图书馆在岗人员,他们还要兼顾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量明显加大,入馆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3 新生入馆教育模式新思考
在图书馆主页设置新生专栏,传统的入馆教育一般采取集中授课方式,听课人数和课程内容多,时间紧,根本没有答疑解惑的时间,在图书馆主页设置新生专栏,借助校园BBS,常见的问题由经验丰富学长们及时的答疑和指点,专业馆员每天定期查看并回答没有解决的问题。
视频短片是现阶段入馆教育的一个新趋势,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急剧上升,新生入馆教育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视频短片和集中授课内容大致相同,将图书馆的历史沿革、馆藏布局、开放时间、排架规律、借还书操作过程和应注意事项编成视频小短片,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或高一年级的学生现场做示范,增强培训的效果。
由于手机和网络的普及,现阶段新生对于网络虚拟游戏普遍比较熟悉和热衷,图书馆可利用新生的这一特点,开发一种虚拟的图书馆游戏系统。将系统设置在图书馆网站上,让新生凭借好奇心进入虚拟系统,模拟体验利用图书馆的各种活动。比如他可以到流通部借阅图书,可以到自习室找座位,还可以到咨询台咨询问题等。[2]
将新生入馆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图书馆自己开发新生入馆教育网络培训和在线考试系统,新生通过网络进入系统接受知识培训,进入考试界面进行答题。考试结束后系统自动阅卷评分,审核通过后系统将开通图书证权限,未通过者则返回上一界面重新接受教育学习,直至考核通过完成入馆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不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接受教育,这也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新举措,深受读者和馆员欢迎。
总之新生入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既要以传统入馆教育方法作为基础,又要根据各校的历史背景和专业设置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 任晓琴.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之我见[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6,36(4):50-51.
[2] 陈靖,郑宏.普通高校新生入馆教育方法新探[J].图书馆情报工作,2009(12):52,95-9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新生 入馆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251-01
高校每年都有一届新学生入学,为了使新生能尽快了解和熟悉图书馆,减少图书馆乱架和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效率低现象,各高校图书馆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新生入馆教育活动。如何提高新生入馆教育活动的整体水平,也已成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同仁共同关注的一大问题。
1 高校图书馆现状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现阶段的高校图书馆大多采用借、阅、藏、网一体化的开架服务模式,刚刚步入高校的大学生大多数之前几乎没进过图书馆,对图书馆比较模糊,面对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册藏书,往往不知所措。[1]一些城市的学生曾经有过上网实践,却极少涉及图书馆内容,对网络提供的图书预约、续借、催还及信息检索等服务更是一无所知。由于新生对图书馆的馆藏布局、图书分类排架、规章制度不了解,常常出现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如有的学生不知道自己一次可以借几本书,借限多长,造成超借超还;有的不会检索馆藏信息,不知在哪个书库能借到自己所需的书刊,随意、盲目地取阅书籍势必造成乱架现象;有些学生阅览图书不规范,取书时经常一拿一大摞,看后就随手乱放,也会造成严重乱架现象。还有一些同学不文明阅览,对图书馆的书籍撕毁、划线、开天窗,不注意保护图书,如淋雨、湿水、污损,甚至把书窃为己有,这不仅影响了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图书流通、利用,降低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不利于图书馆的管理。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通过入馆教育引导读者正确利用图书馆,自觉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爱护图书,按时归还图书,养成文明利用图书馆的好习惯,做文明读者。入馆教育也是图书馆自我宣传的良好时机,通过入馆教育及时宣传图书馆,让新生及时了解图书馆各种功能和所能提供的各項服务,积极引导读者学会利用图书馆,让新生了解图书馆是给所有读者提供服务的,使其在大学期间合理的、文明的利用图书馆资源。
2 现阶段入馆教育模式和存在的问题
2.1 现阶段入馆教育模式
入馆教育主要安排在军训期间或军训结束后的一两天进行,由图书馆向各个院系发出通知,以班为单位流水式分批进行,也有学校采取各班派代表集中学习,回去后口头传达。讲解内容主要为图书馆概况、图书馆馆藏布局、图书馆开放时间、文献检索方法、图书分类排架规律、借还书流程及各项规章制度等,同时进行了一次思想品德教育,使新生从多方面了解和熟悉图书馆,减少乱架、破坏图书等不文明现象。
实地参观在理论讲解之后由馆员按图书馆布局带领参观图书馆主要服务区域。图书馆一般会事前准备好参观路线,读者听完理论知识后有专人带领到下一个部门参观,部室会安排专门人员讲解本部门的具体操作流程,必要时还会配合做一些演示动作,使新生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有个初步的、直观的理解。实地参观新生可以基本了解图书馆的结构布局、服务内容和一些基本操作流程。
读者手册和讲解内容大致相仿,只是在手册最后一般会附有图书馆分类法及本馆藏示意图,手册内容简介明了,图文表齐全,易于记忆和掌握。作为新生入馆教育的自学教材,它更利于新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让新生对图书馆布局和服务内容有更多的认识。
2.2 现阶段入馆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组织的新生入馆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读者的借阅行为,形成文明借阅,避免书库乱架错架及超借和超期等现象,减缓了因新生对图书馆的陌生给各部门带来的工作压力。但是单凭一次新生培训,不可能使他们全部都快速的掌握图书馆功能,目前的新生入馆教育还存在种种不足。
对新生入馆教育不够重视,首先在时间安排上不能保证充足的时间进行。由于新生人数多,各部门的参观讲解时间明显不够,倘若有工作人员讲解超过预计时间,就会造成前一批读者还未离开下一批读者已经到了,引起拥挤和混乱。另外造成下一批讲解时间不够用,粗粗一带而过,而且大家拥在一起,后面的学生根本听不到讲解的内容和操作过程。其次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教学内容不断变化并逐年增多,加之扩招引起的新生人数增加,每堂培训课的人数高达三百多人。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各个图书馆尽量将新生按文理科或专业设置分开,针对文理科和专业不同讲解图书馆知识。这种靠工作人员讲解的方式,许多精力浪费在重复劳动中,而参加入馆教育的老师多是图书馆在岗人员,他们还要兼顾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量明显加大,入馆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3 新生入馆教育模式新思考
在图书馆主页设置新生专栏,传统的入馆教育一般采取集中授课方式,听课人数和课程内容多,时间紧,根本没有答疑解惑的时间,在图书馆主页设置新生专栏,借助校园BBS,常见的问题由经验丰富学长们及时的答疑和指点,专业馆员每天定期查看并回答没有解决的问题。
视频短片是现阶段入馆教育的一个新趋势,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急剧上升,新生入馆教育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视频短片和集中授课内容大致相同,将图书馆的历史沿革、馆藏布局、开放时间、排架规律、借还书操作过程和应注意事项编成视频小短片,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或高一年级的学生现场做示范,增强培训的效果。
由于手机和网络的普及,现阶段新生对于网络虚拟游戏普遍比较熟悉和热衷,图书馆可利用新生的这一特点,开发一种虚拟的图书馆游戏系统。将系统设置在图书馆网站上,让新生凭借好奇心进入虚拟系统,模拟体验利用图书馆的各种活动。比如他可以到流通部借阅图书,可以到自习室找座位,还可以到咨询台咨询问题等。[2]
将新生入馆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图书馆自己开发新生入馆教育网络培训和在线考试系统,新生通过网络进入系统接受知识培训,进入考试界面进行答题。考试结束后系统自动阅卷评分,审核通过后系统将开通图书证权限,未通过者则返回上一界面重新接受教育学习,直至考核通过完成入馆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不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接受教育,这也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新举措,深受读者和馆员欢迎。
总之新生入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既要以传统入馆教育方法作为基础,又要根据各校的历史背景和专业设置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 任晓琴.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之我见[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6,36(4):50-51.
[2] 陈靖,郑宏.普通高校新生入馆教育方法新探[J].图书馆情报工作,2009(12):52,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