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感恩节,上大学一年级的儿子回家,跟我们说的话明显多了起来,高兴得他妈妈眉开眼笑,给他又是买水果,又是买衣服,差点忘了自己没有“小棉袄”的遗憾。只是在厨艺上仍然展不开手脚:儿子不吃家里做的饭菜,从小学开始,他就拒绝吃中国饭菜。每每说起这点,他妈妈就悻悻然,觉得是自己人生的一大失败。 一天,儿子跟我们说起他小时候的事情,说他第一次赚钱,是赚得那么的开心,那么的容易,他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我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节,上大学一年级的儿子回家,跟我们说的话明显多了起来,高兴得他妈妈眉开眼笑,给他又是买水果,又是买衣服,差点忘了自己没有“小棉袄”的遗憾。只是在厨艺上仍然展不开手脚:儿子不吃家里做的饭菜,从小学开始,他就拒绝吃中国饭菜。每每说起这点,他妈妈就悻悻然,觉得是自己人生的一大失败。
一天,儿子跟我们说起他小时候的事情,说他第一次赚钱,是赚得那么的开心,那么的容易,他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我笑了笑,心想:我到底是你老子,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你那点感受,我是早就预料到了的。
那年暑假,儿子九岁或十岁。一天,他跟邻居小孩伊生两人,从书房到车库,从车库到书房,忙进忙出。忙完了,儿子拿一张打印出来的纸头,要我签名,说是为了公证。我一看,是一张合同书,上面写着他和伊生两人成立T
其他文献
11月18日下午,江苏省慈善总会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京举行。省委副书记冯敏刚、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艳、副省长王湛、省政协副主席陆军等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江苏省慈善总会章程》,选举了理事、监事和第一届理事会领导成员。会议选举俞兴德担任省慈善总会会长。省慈善总会第一届理事会邀请梁保华担任省慈善总会名誉会长,冯敏刚、张艳、王湛、李仁担任省慈善总会顾问。会议还聘请了
从杂志上看到一个故事,每每想起,都会让我泪流满面。 一位六十岁的老太太,老伴去世,儿子儿媳突然在某一天遭遇车祸,不幸双双身亡,只留下一个八个月大嗷嗷待哺的小孙女。 这样大的变故,让老人家徒四壁;这样大的变故,让老人一病不起。但八个月大的孙女需要抚养,她不能倒下! 老人没知识,没文化,唯一的手艺是纳鞋垫。这八个月的小孙女该如何养大? 老人思来想去,突然有了精神,对别人说:“我
(一) 1990年初一个晴朗的早晨,王健林曾经工作过的大连西岗区领导找到他,面带愁容地和他谈起区里幼儿教育面临的困境。那个年代,因为新生儿的增加和幼儿园建设的缺口, “入托难”问题十分突出。区领导特别和王健林谈起,区里许多有小孩儿的教师因为孩子无人照看,而影响了工作。教师的工作受影响,这事非同小可。区委、区政府早就计划着要建一座教师幼儿园,无奈区财政拿不出这笔计划之外的资金。 为难之时,
在《慈善读本》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几张“站着上学的孩子”、“一场春雨过后,教室一片泥泞”、“风雪中露天的课堂”、“破烂不堪的教室”“我想上学”等图片。 对于我们,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桌椅,取暖、降温设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均是学校应该具备的条件呀!上学的一切费用均是父母提供的。但对于那些山区孩子,学校是那样的简陋,家庭是那样的贫穷,他们别无选择真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 爸爸也是来自山区的孩
以《慈善读本》赠阅为代表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国开展以来,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响,从表面看,主要得益于各地慈善组织和行政职能部门的有力推动,更深层次地,其实也和我国社会公共事业发展面临的两大挑战分不开:一是慈善事业的永续开拓,二是德育教育的普遍困境。作为一名扎根教学一线的小学教师,对于后者我有切身的体会。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专家将德、智、体并举且以德为先,既是
中国人常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恐怕得倒着说。早在世界卫生组织发表《2014年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中,就把70岁之前死于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定义为“过早”死亡,也就是“早死”。 据新鲜出炉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以下简称《报告》),我国正在通过实施和促进一系列的规划措施,降低由慢性病所导致的“早死”,以应对由迅速加快的
长春市慈善会自1993年建会以来,经过多方面努力,全口径慈善募捐总额1.87亿元,有40余万人次的城乡孤、老、残、幼、贫、病人员受到资助,各项管理和社会宣传等工作有序进行,慈善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借中华慈善大会和吉林慈善大会东风,在刚刚过去的激情五月,长春市慈善会以“八个一”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了首次长春慈善月和5t19长春慈善日活动,全市各界共同迎来长春慈善事业又一个春天。 成功召开
虽然工作已有两年多了,但我恍惚间感觉自己还是刚刚毕业。我一直很庆幸大学一毕业就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成为一名慈善工作者。在这里,我感到每一天的工作生活都很充实,并在工作中得到很多真切感触,让我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也让我意识到了在当今社会还有许多阳光照不到角落,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关怀和帮助。特别是今年夏天的一次走访,让我的心再一次震动。 2007年7月22日,星期天,本来应该休息的日子,但
对付传染病,我们有什么新武器?除了科研工作者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探索和发现之外,对于普通人而言,了解相关知识,消除恐惧,坦然面对,也是我们必须拥有的武器。为什么会恐惧 现代社会,就算传染病的病死率非常低,普通大众的恐惧依然非常普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除了可怕的历史记忆以外,还有其他因素导致了公众的不安。 首先,大部分传染病非常容易传播,比如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场景可能是面对面交谈
年轻人不堪职场压力的报道并不鲜见,奔溃大哭,或者身患抑郁,甚至轻生。现实中一些职场中“996”的工作制,工作群时时刻刻的微信轰炸,逢年过节还要随时待命的节奏等,的确让不少职场人心力交瘁,处于心累远远大于身体疲惫的状态。 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在职场高压状态下,崩溃也许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年轻职场人的焦虑不是来源于考核指标、领导的施压,更多是由于对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对自身的不满意。敏感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