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ge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人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为骨髓细胞移植组(48例)和标准药物治疗组(32例).骨髓细胞移植组将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在冠状动脉造影时经导管注入冠状动脉内.标准药物治疗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用超声心动图、血浆脑钠肽(BNP)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和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结果 骨髓细胞移植组和标准药物治疗组治疗前LVEF分别为(42.1±5.8)%、(43.9±6.7)%,术后1年随访分别为(54.1±4.8)%、(49.8±7.7)%;治疗前BNP分别为(699±101)ng/L、(687±95)ng/L,随访分别为(305±78)ng/L、(3994-89)ng/L;治疗前心肌灌注缺损面积分别为(26.8±8.6)%、(26.3±6.5)%,随访分别为(15.8±4.3)%、(20.5±7.8)%,两组随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骨髓细胞移植组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安全可行,术后能改善心功能及心肌血流灌注。

其他文献
提高临床能力是内科学实习医生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临床能力包括临床思维和临床基本技能.培养临床能力的方法包括:注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应用循证医学的思维,主动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强化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法律意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移植物排斥反应仍然是影响肾移植存活的一个主要问题.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在移植物的排斥反应中起到十分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有关抗体介导的体液排斥反应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完全性大血管错位患儿行Switch术后,肺动脉狭窄、新主动脉瓣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狭窄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中肺动脉狭窄最常见,发生率差异较大,且与术后随访时间相关,也是大动脉转位术(ASO)术后再手术的最常见原因;冠状动脉狭窄与ASO术后病死率明显相关;多排CT血管造影术、心导管造影及血管内超声的运用在术后患儿冠状动脉的随访中应予以重视;新主动脉瓣反流的发生率低于前两者的发生率,其发生具有明显的危
目的 观察胃炎萎缩边缘区域形态变化及组织学上的特点,探讨内镜下观察该区域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美兰对比染色先确定萎缩性胃炎区域,观察交界处的结构,然后分别在交界处和中央区取活捡来比较二者在组织学土的差异.结果 萎缩中央区和边缘区的肠化检出率分别为81.90%、90.52%.中-重度异型增生检出率为13.80%、33.62%,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萎缩的边缘区域比中央区可见更多异性增生结构,同样
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世界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的各分段50m成绩与总成绩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分段50m与400m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当今世界优秀女子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