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l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吸收者,相反,它要对外部主动地选择和加工。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交流与合作便是当前常用的一种。教学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探究;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考力的发展,使他们勤于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使他们善于探究。
  【关键词】合作交流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究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围绕中心议题展开合作与交流,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发展思维能力,又能给学生一个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地发展与提高。
  一、 合作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知和了解事物的途径与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而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学生的智慧火花,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为了探索三角形三边有怎样的关系?我课前让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准备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小棒。在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过程:①小组合作摆三角形:任意取三根小棒,记下小棒的长度,看是否能摆出三角形?②讨论交流:什么样的三根小棒能摆出三角形?③得出结论: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④验证结论:画出一个任意三角形,量得各边的长度,看是否符合结论。这样的教学,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整个过程,和谐融洽的氛围,充分的探究时空,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使探究的有效性得到了可靠的保证。
  二、 合作交流用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考力的发展,使他们勤于探究
  提高课堂教学率是教学改革追求的一个具体的目标,而课堂教学的合作与交流可以说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具体实现。在因为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相互的启发和诱导,学生的思维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从面达到提高,从而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例如,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时,首先提问学生:“同学们想认识负数吗?在生活中你遇到过那些负数呢?”在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其实负数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交流课前准备好的天气预报资料。通过小组讨论来了解什么是负数,接着引导合作“在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遇到过负数?”让学生充分的交流,并展示各小组的交流成果。全班交流评议,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很快了解了负数。这样的教学,通过学习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成现在的主动探究,既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又进一步促进了他们数学思考力获得有效发展,实现了学生由“要我探究”到“我要探究”的转变。
  三.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使他们善于探究
  学习成功得到的快东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教学中如果能设计好合作交流的台阶,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拾阶而上,“跳一跳摘到果子,”体验到不同程度的成功,学生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满意足的同时,树立学好教学的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出2008年奥运会的视频,播放优美的旋律,以充沛的感情亲切地问“大家还记得上次校园运动会的事情吗?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回到当时快乐的场景好吗?” “同学们给老师拍了张照片,老师非常喜欢,想给它镶条漂亮的花边,这条花边至少要多长?”这样,就把孩子极其感兴趣的“运动会”与数学新知学习巧妙地结合起来,学生马上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探究中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又有小组愉快的交流。这样的课堂,人人都在参与,人人都获得发展,人人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总之,我们教师在开展“合作与交流”的活動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他们主动探究的意识,同时给他们提供发展个性的机会,促进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董维阳: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主动发展[J].小学数学教育,2010(4)
  [2]尹启泉;论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培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3)
其他文献
很荣幸能够参加县局组织的这次教研、教改听课观摩活动,通过20名教师的认真作课[其中语文课18节,数学课2节],结合“国培计划”所学到的知识,对照自己所在学校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略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良好育人环境,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校园文化建设是师生从事教学、學习的重要环节,一所好的学校,从校园的整洁程度,校园文化墙的合理利用,班级标语的醒目张贴,将启迪孩子们幼善的童心,让他们从中受到美的熏
【关键词】教师学生教材媒体  教师、学生、教材、媒体是课堂教学的四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进行协作学习,通过媒体向教师反馈学习信息,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与教材之间的信息交往,达成教学目标。可见,教学媒体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既是教师的辅助工具,又是学生的认知工具。教学媒体多种多样,功能有异有同。  現代多媒体教学与老式黑板加粉笔兼教鞭的教学,其实他们所
【摘要】课改以来,学生的作文能力却未见有多大提高,应找出症结所在,从目标、开源、导流等方面入手,具体指导小学生的“自由表达”,让学生作出真情的文章,进而逐渐提高写作能力。  课改以来,人们喜欢用“自由表达”来表达作文教学新理念,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但学生的作文能力却未见有多大提高。笔者认为,必须重新审视“自由表达”,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小学生习作“自由表达”的特点  小学生习作能够“自由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健,在教学中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教学兴趣创新  一、兴趣的必要性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感兴趣的事就愿意做,做得再多也不觉得苦和累,不感兴趣的事就不愿意做,若勉强去做,即使事情不多,也感觉是件苦差事。兴趣何以有这样奇特的作用?按照心理学的分析,兴趣是一种同愉快情绪相联系的
【摘要】学生的学业负担,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理厌学的感受,缺乏对所学内容应有的兴趣。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笔者采用“即兴导入”方法充分营造了学生新课学习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导入有效性学习心理  一、案例呈现  时间:2010年12月16日,上午第4节  对象:高二(19)班  背景:2010年12月15日夜,下了大雪  课堂环境:因为下了雪,加上早上课间操时间